都是觀點與角度, 各有千秋?
-------------------------------------------------------------
謝百三:駁斥謝國忠幾個不符合中國國情的觀點
---兼與謝國忠先生商榷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教授
一貫語出驚人的謝國忠先生,新年伊始就將一盆冷冰冰的水潑向狂熱的中國股市。他發表了《警惕股市泡沫》一文。
筆者細讀,覺得他有的觀點有道理,但有的意見不符合中國現實,做不到也行不通的。以下,隨著他文章的思路,我們逐點進行討論。
一、中國的股市已形成泡沫了嗎?
"香港和上海的股市可能已經出現了泡沫的苗頭。"但他後來又在文章中談到"泡沫與正常牛市之間的區別何在?對此永遠都不可能有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根據定義,泡沫是一種非理性的現象,當許多人變得非理性時市場泡沫就會發生。"
連謝國忠自己也說不清"泡沫"的定義。其實一國股價的整體高低是有多種因素決定的。如美國的利率為4-5%時,其股票市盈率就為15-20倍。而日本利率僅為0.3%(甚至為零),其股市市盈率就為60多倍。那麼日本股市在8000點時是否算有泡沫呢?何以從3.8萬點跌到8000點,又回到1.6萬點呢。
確實,中國股市近幾月上漲很快,但是否完全是泡沫經濟呢?中國股市上漲原因如下:
(1)政府的呵護支持;從2004年4月"國九條"起,中共中央、國務院一直希望股市走出熊市的陰影。
(2)2005年5月9日起,中國證監會在國務院七部委及幾千萬投資者支持下,搞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股權分置改革,將長期侵佔中小股東的制度性惡疾剷除,搬掉了人們心中的一塊巨石。
(3)本屆證監會是中國五屆證監會中能力最強、水平最高的領導班子:清除莊家、追回大股東占款、大刀闊斧地興利除弊,難能可貴,使人們信心得以恢復。
(4)股權分置改革後,上市公司高管已有試行股權激制機制的,把過去"往外掏"變成了"往裡裝",相當部分上市公司質地出現根本性好轉。
(5)人民幣升值引致人民幣資產---股票、股權及不動產等成為全世界人民關注、爭先購買的財產。無論國內國外市場,中國新上市公司十家九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心中的黃金股。
(6)人民幣緩慢升值導致大量外資熱錢頑強進入,中國外匯儲備從原來的每年增長200億美元猛增到2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高達1萬多億美元;世界第一;與此同時外匯占款也急劇上升,即出現了嚴重的流動性過剩。
(7)中國城鄉居民存款上升為15.9萬億,加企業與金融機構存款為32萬億;利率僅2.52%,扣稅後僅為2%;而民間除股市外,投資渠道很少,人們急於尋找保值增值渠道。
(8)在日元升值時,日本的房地產是同步上漲的;但中國房地產市場受到了嚴厲調控,約1萬多億炒房資金已大部分退出,正在進入股市。
(9)中國經濟已持續28年穩步高速增長確實有一批好公司好企業。
(10)中國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在與國際接軌,實行新的會計制度準則,相當一部分企業所擁有的資產,如土地等都將得到重新估值。它們的價格將會回歸上漲。
(11)中國股市目前指數嚴重虛高,如果扣掉新上市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盤股的虛增成分,目前真正的指數約為2100點左右,至今沒有創出真正的歷史新高(調查顯示,2006年還有30%的投資者是虧損或不盈利的)。日本是4年多以後股市漲到3.8倍時政府才予以猛烈干預的,目前中國也需要謝國忠先生所說的〞政府干預〞嗎?
總之,完全將這輪牛市視為泡沫經濟,是不妥的。只不過是其中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當然,股市狂漲也不好,希望它溫和上漲,蠕動向上。當然,我們對泡沫經濟應保持高度警惕。
二、股市溫和上漲、走牛是疏導流動性過剩的唯一最佳選擇。
退一步講,即使有泡沫也要小心翼翼的疏導,凡是魯莽的捅破泡沫的,都沒有好下場。環顧世界各國(地區)均是如此。謝國忠先生一向以大膽、直率,語不驚人誓不休而著名。但方式上的驚人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是否在揭示真理。比如:流動性過剩確實是中國股市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它是怎麼形成的呢?即每天10多億美元到中國來(經常項目下),你不讓它兌換行嗎?央行不是一直在以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發行央行票據,提高準備金率,用"中立化"政策在努力化解它嗎?流動性過剩根源之一是人民幣的內在含金量太高了。人民幣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相差太大了,人民幣升值已成為廣泛共識。中國不好進,就去香港買H股、紅籌股,人之常情。
三、化解流動性過剩辦法無非是如下幾個:
(1)全面通脹。
即允許過剩貨幣向所有商品流動,造成全國全面10%以上的通脹。而這必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損害,是全國人民、各級政府及央行所難以容忍及反對的。而在現實生活中,中國絕大多數中、低擋商品供過於求,城鄉居民在醫療、教育、養老、買房上還有很大的潛在需求,大多不敢過多消費,因此,目前並無出現需求拉動型全面通脹的可能性。因此,流動性過剩只能從某一個資產領域進行疏導、宣洩。
(2)大幅度,快速提高利率(加息)。(吳敬璉老師也是此意)。
但加息是明顯的錯棋。2004年10月29日及2006年兩次加息時,筆者都寫文章批評過,指出在人民幣升值時加息,等於將明明要漲價的房產再加上空調、彩電去促銷;加息一定會鼓勵、加速海外資金湧入中國,它們即賭升值又賭升息,何樂而不為。這兩年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加息,只能發生在通脹、貨幣貶值之時。而人民幣在升值,存貸差10萬多億,還加息,瘋了嗎?
(3)再次提高準備金率;這是有可能的,也正在這麼做。
在國外,連續使用這一重型武器,股市早以成為熊市了。在中國卻不能影響股市太多,主要是資金太充裕了。
(4)另外尋找一個分洪洩洪之地,在中國能與股市分庭抗禮的只有房地產市場,讓房地產市場再度亢奮?目前上海的房地產是縮量微跌,京、穗、深、珠江三角洲等地還在漲,難道還要火上澆油嗎?
(5)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一步快速到位,宣佈幾年之內不升值了。
比如,像1993年那樣,從1:5.7一步到位貶值到1:8.3,現在也一步到位升值到1:6左右,然後宣佈5年之內不升值了。則外資湧入立即停止。但中央政府一定會擔心此舉會造成成千上萬家外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出口、外商投資都會銳減,失業問題可能變得極為嚴重,造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中國的匯率改革---實際上是在走物價改革的蠕動到位的戰略。
(6)讓股市溫和走牛,擴大直接觸資比例,減少商業銀行的存貸差。
眾所周知,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其實,讓股市溫和上漲走牛,吸引大量資金進入,適度加快新股發行(但新股必須保證質量)是當前在吸收、疏導、宣洩流動性過剩的無奈的又是唯一的最佳選擇。如果說會形成泡沫,那也是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列車走到十字路口時的唯一較佳選擇。除此以外別無他途。適當加快新股發行、上市速度就行了。這個問題到2008年全流通後就會緩解,形成新的供求平衡。
四、駁斥謝國忠先生的幾個不符合中國國情的觀點。
(1)謝國忠認為中國股市市盈率應在15倍左右。
確實有一批企業質地不好,但也有相當一批企業質地甚好。如:萬科、寶鋼、招商銀行、長江電力等等及一大批成長性很好的中小企業。否則中國經濟年增9-10%從何而來?新興國家的成長型企業年遞增20-30%是不罕見的。為什麼美國,歐洲標準一定是全世界的標準呢,它們的經濟很成熟了,歐洲多數國家(除愛爾蘭外)都發展很慢,市盈率當然不能高。
(2)謝國忠先生還說要教育股民降低風險偏好,認識到開放式共同基金也是風險很大的,並舉耶魯大學基金會首席投資官之言,說:"共同基金在長期中表現比指數差。"他是認為中國由於過多地成立、創建新的基金而造成了股市狂漲。
其實,中國學者及投資者都知道是股市走牛在前,基金受歡迎在後。基金發展只是股市上漲的原因之一,但並非主要原因。無論美國的大衛斯文森怎麼說,中國基金中從2006年6月至今的運作、表現,比很多個人投資者要好得多,這是婦孺皆知的。很多工薪一族忙於工作,又急於投資,去買基金,委託理財是理所當然的選擇。當然,在熊市裡,一元基金跌到0.5-0.6元,比比皆是,人們也都看到過,何需借美國人來指教。
(3)謝國忠先生還有一點是錯的,說"中國股市雖然大多數法人股現在已經是可流通的,但由於其所有者是政府實體,因此不大可能大量出售其股份"。
實際不是,中國股市中目前可流通的大約為48%左右;另52%國家股法人股將在今後的兩年中逐步流通10%。2008年後方可全部流通。可見長期為外國投行工作的謝國忠對中國國情瞭解還是不夠的--而不瞭解情況是沒有發言權的---中國人都知道這一名言。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謝國忠先生雖然作過一些正確的分析判斷,但也誤差甚大的。如:2004年加息前後,他認為中國銀行利率應加到10%才合適。而我們則撰文(2004年11月《價格理論與實踐》)認為中國不可能進入加息週期。至今中國利率還在2.25%。
五、對於中國股市,我們的態度是:
(1)牛市是中國經濟在十字路口唯一較好的選擇;
(2)關注與防止泡沫,理解與正視之,呵護與監管它,千萬不要魯莽地對待它;
(3)加快股指期貨的模擬試行和推出,不能因為局部的動盪而動搖這一正確戰略決策的實施,只有推出科學合理的股指期貨,形成做多與做空對沖機制,才可以增加中國股市的風險防範手段和全市場的理性氛圍(世界各國股指期貨推出前後都有一段震盪過渡期,不必驚慌失措)。
(4)牛市可以發行上市大量嗷嗷待哺的國有和民營企業,可以化解通脹壓力,可以化解銀行存貸差壓力,可以多收幾十倍的印花稅,可以化解嚴重的流動性過剩,為人民幣緩慢升值,保持中國經濟穩定高速增長爭取寶貴的時間。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會計 銀行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