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燒成名-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 ∼1850年11月22日 ),字元撫﹐又字少穆。1785年8月30日 出生於福建侯官(今天福州市)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裡。
林則徐剛滿三歲,就被父親帶到自己教書的私塾裡讀書,七歲開始作八股文,十三歲便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1805年,進京會試落選後﹐他先是教書,後在廈門海防同知房永清和福建巡撫張師誠的幕府中任書記、筆札。1811年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來,曆任編修、監察御史等職。
1820年初秋,林則徐外放任浙江杭嘉湖道員。自1823年至1836年,先後以按察使、布政使擢升為河東道總督、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在此期間他大興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救災賑濟、改革漕運鹽政、整頓吏治、查禁鴉片,成為"一時賢名滿天下"的封建官吏,贏得了"林青天"的美譽。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鴉片危害日益嚴重,林則徐多次上書道光皇帝要求查禁鴉片。
1838年11月9日 ,林則徐奉召進京﹐12月31日 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煙片,並節制廣東水師。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到達廣州,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協力合作,查封煙館,捕捉煙販,下令外國鴉片販子繳煙,同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迫使英、美等國侵略分子交出約二百三十多萬斤鴉片,並從6月3日 起,將收繳的鴉片在虎門海灘全部銷毀。在辦理禁煙過程中,林則徐開始感覺到了解外國情況的重要性。他一面派人搜集情報﹐組織人力翻譯西方書報,一面積極備戰,增設西洋大炮、改造戰船、訓練水師。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等毅然舉起抗英旗幟。在林則徐嚴密設防和打擊之下,英侵略軍在廣東海面不能得逞,轉而進攻廈門,被鄧廷楨擊退。7月5日 ,英軍攻陷定海,8月竄入天津海口,提出種種要求,恫嚇清政府。清政府內部投降派,散布投降論調,攻擊林則徐。這使原來對禁煙就游移不決的道光皇帝改變了態度,派琦善赴天津談判,謀求妥協。10月3日,朝廷以誤國病民,辦理不善之罪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
林則徐被撤職後,英軍於1841年1月7日 乘虛侵佔沙角、大角炮台﹐2月攻佔虎門要塞。林則徐以戴罪之身積極參加廣州城防禦工作,自募水勇千人,抗擊入侵之敵。4月,林則徐以四品卿銜赴浙江聽候諭旨,提出了許多禦敵之策。他多次上書請求留浙江隨營效力﹐不獲批准,6月28日 被革去四品卿銜,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
在離開鎮江去伊犁前,林則徐把在廣州譯編的《四洲志》交給好友魏源﹐委托其以此為基礎,編撰《海國圖志》。到揚州,他又把收藏的《炮書》鈔本付刊。這時因黃河決口,黃水淹沒了豫、皖所轄六府十餘縣。林則徐奉命赴河南,協助欽差大臣王鼎辦理河工。1842年3月19日 ,河工告竣。王鼎本想把林則徐留下繼續辦理河工,但未能如願,因奕經在浙東反攻英軍失敗,道光再次遷怒於抵抗派首領林則徐,下令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但林則徐身在戍途,心係前線,8月11日 在西安與妻子離別時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悲壯詩句。
1842年12月10日,林則徐抵達伊犁惠遠城戍所。協助伊犁將軍佈彥泰興修水利,致力墾荒,兩三年間開墾了近百萬畝荒地。他把北疆群眾使用的"坎井"推而廣之,擴大了新疆地區的灌溉面積。他還推廣過紡車,這些被新疆人稱為"林公井"和"林公車"。更可貴的是,林則徐在新疆時已十分敏銳的洞察到沙皇俄國對中國侵略的野心,曾撰《俄羅斯國紀要》一書。後來,林則徐更明確地指出:"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
1845年10月,林則徐因在新疆導墾荒實邊有功﹐被清廷重新起用。此時林則徐已是六十高齡了。他以四品京堂回京候補,在進京途中,又奉命以三品頂戴署理陝甘總督。1846年4月,任陝西巡撫。1847年4月,升任雲貴總督。1850年春,因病辭職,回到已開辟為對外通商口岸的福州原籍。
1850年,他和福州的士紳共同商議,驅逐了違背條約規定、強行遷入城內居住的英人。為了防止英國人騷擾破壞,他親自乘扁舟至五虎門和閩安海口察看地形,提出了調兵、演炮、募勇以加強海防建設的建議。當時廣西天地會起義武裝正在蓬勃發展,洪秀全等組織的拜上帝會也在積極准備舉旗起義。為了撲滅農民起義烽火,清政府於1850年10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11月5日 ,他抱病從福州起程,22日死於廣東普寧行館,終年六十六歲。
在國家民族存亡的危急時刻,林則徐所體現出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所提出的以弱勝強的戰略防禦思想和"師夷長技"的思想,足以使他成為近代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富國強兵的先驅。
年表
乾隆五十年八月三十生於福建侯官(今福州)
嘉慶三年(1798年)中秀才
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人
嘉慶十六年(1811年)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起,先後外任浙江杭嘉湖道員、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
道光十年(1830年)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東河道總督
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任湖廣總督,同年十一月受命為欽差大臣,負責廣東禁煙,並節制廣東水師,查辦海口
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抵廣州;同年四月二十二(6月3日 )起開始在虎門海灘銷煙(史稱「虎門銷煙」);在此期間,林則徐注意了解外國情況,組織翻譯西文書報,供製定對策、辦理交涉參考。所譯資料,先後輯有《四洲志》、《華事夷言》、《滑達爾各國律例》等,成為中國近代最早介紹外國的文獻;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0月3日 ,朝廷以誤國病民,辦理不善之罪名,被革職查辦;
1841年6月28日被革去四品卿銜,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離開鎮江去伊犁前,因黃河決口,林則徐奉命赴河南,協助欽差大臣王鼎辦理河工
1842年12月10日,林則徐抵達伊犁惠遠城戍所,協助伊犁將軍布彥泰興修水利,致力墾荒
1845年10月,林則徐因在新疆導墾荒實邊有功,被清廷重新起用,他以四品京堂回京候補,進京途中,又奉命以三品頂戴署理陝甘總督
1846年4月,任陝西巡撫
1847年4月,任雲貴總督
1850年初因病辭職,回福州原籍;因洪秀全等組織的拜上帝會正在準備舉旗起義,同年十月受命欽差大臣,前往廣西鎮壓,11月5日 他抱病從福州起程,11月22日 逝於廣東普寧行館,終年66歲。
相關搜索目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