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1912年3月16日在
川崎重工業神戶造船所動工。
1913年12月14日下水、
1915年4月19日以巡洋戰艦(即西方的戰鬥巡洋艦)身份竣工,並入籍
橫須賀鎮守府。同年12月與3艘同型艦共同編入第二艦隊第三戰隊。
1916年,率先從
英國海軍引入方位盤射撃瞄準裝置(但為試作機),並為日本海軍中首次裝備。該裝置能使所有砲門預備攻擊同一目標時,統一砲門的指向及發射,為一種遙控操縱系統。
這時正值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而日本因身為協約國一員而跟隨參戰,「榛名」亦前往
中國方面、北支(中國北部)方面、
俄羅斯方面進行警備活動。
1920年9月12日,為準備對
西伯利亞出兵作出支援,因此在
北海道後志支廳近海進行戰鬥訓練,期間1號砲塔的右砲內因榴彈破裂而發生「炸膛」事故,導致15名人員死傷,亦令艦體各處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因需要進行修理而返回橫須賀。另一方面,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日德蘭海戰的經驗,使戰鬥巡洋艦在遠距離砲戰時,其水平防禦在抵禦垂直落下砲彈時的脆弱性開始受到重視,並成為必須要改善的問題,在「榛名」返回並入渠修理時,順便為此進行防禦強化及主砲射程延長的工程。在改裝期間,各海軍列強於
1921年簽訂了
華盛頓裁軍條約,為此,計劃中以取代金剛型的金剛型代替艦方案不得不停止,而建造中的
天城型亦要停工,因此只好將金剛型近代化試圖維持第一線的戰鬥力,這時已稍微改裝並脫離現役成為練習役務艦的「榛名」,於
1924年進行延續之前的近代化大改裝。結果「榛名」成為第一艘實施
第一次近代化改裝的金剛型巡洋戰艦。這改裝是將舊有的煤炭與重油混燒鍋爐更換為重油專燒鍋爐,以及將上部構造物及船體作全面近代化改裝,亦此將由司令塔與船櫓這一低一高組合構成的艦橋,改造成後來日本戰艦獨有的「
城郭型檣樓」(Pagoda mast),而「榛名」即為第一艘使用該設計的戰艦。不過,改裝使重量大增,令速力降至25節,亦因此於
1931年6月1日,「榛名」與另外3艘姊妹艦的艦種由巡洋戰艦改為戰艦。另外,金剛型全艦原本準備將所有混燒鍋爐更改為專燒鍋爐,但由於預算所限而令這時的「榛名」仍留下部份混燒鍋爐。而這一連串改裝的結果,使「榛名」成為日本海軍中少有脫離現役達8年的異例。
全部的改裝於
1928年完成後,於同年的
12月4日,為記念
昭和天皇即位而舉行的大禮特別
觀艦式期間,「榛名」作為供天皇乘坐的御召艦
[1]。亦因昭和天皇即位的關係,該年的觀艦式為
明治以來最多艦船參加的一次,當中亦有不少由外國到來的參列艦。
1931年11月8日,
天皇進行
熊本行幸期間再次作為御召艦
[1]。
其後由於發生
滿州事變令日中關係緊張﹐而於
1937年日中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榛名」亦經常在中國方面進行警備活動。
在這形勢下﹐亦趁機為義對空及航空兵裝等進行細部的追加改裝,於
1933年9月、海軍軍縮條約失效後更進行第二次的大規模近代化改裝,而這次「榛名」在同型之中艦也是第一艘進行改裝
[2]。在整整1年的
第二次近代化改裝中﹐不但更新了動力部份,亦進行了船體及上部構造物的近代化改裝,動力上與新造時比較下,馬力不但倍增,速度上亦達到30節而成為高速戰艦(雖然在官方分類中早列為「戰艦」,但在這以後金剛型戰艦在一般情況下也是稱為高速戰艦)。最早完成近代化改裝的「榛名」,因對應砲戰距離延長的關係而升高了後部艦橋,但亦因太接近後部煙囪而阻礙了其排熱,在後來改裝的「
霧島」等艦為此對後部艦橋進行向後傾斜的修改以免阻礙排熱,這亦成為「榛名」與其餘的姊妹艦在外觀上其中一個與別不同的特徵。另外相對於「
金剛」及「
比叡」帶綾角的主砲塔側面,「榛名」與「霧島」在比較上為圓滑,這亦為金剛型各艦在メ外觀上另一個不同的特徴(在「榛名」兩支煙囪之間的空間為與其他同型艦為闊也是其特徴之一)。
在第二次近代化改裝完了後於1934年移籍到佐世保鎮守府。
已確定無法避免對美戰爭的
1941年10月期間,為艦上加設以擾亂磁氣誘導魚雷的舷外電路,另外亦使用水密鋼管來充填船腹(為舷側水線下突出的部份,用以防彈及防止入水)以作為出師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