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
成就=獲得好成績,
動機=行動原因。
成就動機,
每個人先天俱備有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動力,並從活動中希望獲得優異和超越他人的快感。
動機來自需求,但不是所有需求都引發"成就動機。
在"心理學家,馬斯洛"激勵理論中,人生五大需求層次,包括;
1,生存、2,安全、3,歸屬、4,尊重、5,自我實現、*6,繁衍傳承(本人認為,人生最終需求)。
當中1與2屬保健因素,不會產生"成就",
3、4、5和6屬激勵因素,會衍生四種成就動機,包括;
1,歸屬的親和動機、
2,尊重的權力動機、
3,自我實現的能力動機、
4,繁衍傳承的延續動機。
一) 親和動機
人是群體生物,當生命得到保障就會與人交往和集結起來達致親和。
"親和"的"成就"就是希望在社會中獲得更多更密切的交往關係,如;親情與友情。
*越沒安全感者親和需求越大,如;長者及幼兒*
表現形式有二,
1,積極地去愛,
2,消極地留戀。
二) 權力動機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亦希望推已及人,甚至創造一個自己構思的群體。
"權力"的"成功"就是希望在群體中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和增大改變環境能力,如;職位或職力。
表現形式有二;
1,積極地爭上位,
2,消極地保江山。
三) 能力動機
完成工作後,就會尋找工作中新技術或者新工作,來自我刺激引領探索,這是天賦本能。
"能力"的"成就"就是希望獲得某領域中的技術,使得自己能完成更高質量工作。
引發動力有二;
1,卓越的快感,
2,好奇心驅使。
四) 延續動機 (包含親和、權力與能力等三個動機)
如擁有的一瞬即逝(包括記憶) ,人根本不會努力追求,當擁有好的東西後,便想辦法保存。
"延續"的"動機"是指把自己的所有延續下去,使它們不會隨著個人生命結束而消失,包括;人、事、物。
表現形式有三;
1,繁衍後代、
2,保留物質、
3,傳承思想與技術。
影響成就動機的因素有:
1) 家庭教育、
2) 師長言行、
3) 天賦條件、
4) 安全心不足、
5) 理想與實際距離、
6) 社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