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俄首批航母艦載機簽約 烏克蘭攪局或不多買
中國購俄首批航母艦載機簽約 烏克蘭攪局或不多買
俄羅斯觀察員普加安斯卡切夫日前表示,關於中國購買俄羅斯首批兩架蘇-33戰鬥機部分議案已經簽署完畢,但中國可能不會再大批購買。原因是中國早前曾從烏克蘭購買了兩架俄羅斯遺留的T10K型蘇-33原型實驗機,而且中國正在研製自己產權的戰鬥機。
據報道,購買的這兩架蘇-33戰鬥機將用來在實驗性航母「瓦良格」號上進行模擬試飛,而大批購買協議至今還處於遲疑中。中國很可能在等待自主產權戰機的研製成功。
來自俄羅斯的消息說,而中國代表團目前以「蘇-33沒有反隱身能力」為推托的理由,此外,來自烏克蘭消息稱,中國在其中一架T10K上,試圖安裝中國自行設計的高端掃瞄相控陣雷達,以提高戰機的反隱身能力。
雖然俄羅斯武器銷售方面公司已經多次對中國表示,目前俄羅斯正積極在蘇-33上加裝相控陣雷達技術,可以使得蘇-33掃瞄距離提高到120-140公里。同時發現跟蹤15個目標,同步攻擊選擇6個。可以完全在適應距離上,反擊美國F-22這樣的隱身戰鬥機。而且還增加1個外掛點,掛載1增程油箱,擴展作戰半徑到500-600公里。
但是,中國希望所獲得蘇-33是直接具有反隱身能力的,這可以無需改進。如果要大批銷售蘇-33,很可能要看中國自己的戰機研製速度。如果俄羅斯速度落後於中國,中國在2008以前先期製造出自己的艦載戰鬥機,那麼中國可能會減少或者最終取消。
不過,具有中尉軍銜的人民網軍事觀察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生部邢蓬宇日前翻譯的一篇稿件透露,「今年11月早些時候,北京與莫斯科達成一項購買蘇-33型艦載戰鬥機的協議」。而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華盛頓著名智囊機構哈特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韋茨(Dr. Richard Weitz)博士,該研究所主要向美國國會議員提供政治、金融、軍事、科技等方面的調查報告,為其在法律的制定上提供依據。
報道稱,烏克蘭正在想辦法來毀滅這次的未來大批交易,烏克蘭在俄羅斯即將與中國開始談判之前,隨即將T10K型廉價賣給中國,這說明了烏克蘭的企圖。
報道還指出,由於俄羅斯在戰鬥機的研製經費上處於嚴重短缺狀態,這也將延遲戰機的研製和生產速度,中國可能沒耐心等待。另外,中國並不缺乏研製經費,他們缺少的是「設計」。以測繪與仿製技術起家的中國航空製造業,他的測繪仿製技術可以說是世界最超前的。一旦中國決定仿製,那麼時間不會很長就可以拿出自己的新型產品,而且性能上會完全符合他們自己的需要。
近來,關於中國發展航母的報道不斷湧現。 據瞭解,關於此次中國蘇-33型艦載戰鬥機的討論源於俄羅斯《生意人報》幾個月前一篇報道。報道說,中國計劃在2010年前建造第一艘航空母艦,2016年至少建造三艘航母。因此,中國要用從俄羅斯獲得的技術來製造自己的艦載機。俄羅斯軍火出口企業目前正在與中國談判,一旦談判達成,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口五十架蘇-33型艦載戰鬥機。有關中國引進蘇-33戰機一事,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此前也有簡短報道。
有媒體分析說,中國向俄羅斯採購蘇-33戰鬥機標誌著中國正在加緊為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進行準備。俄羅斯軍備問題專家皮亞圖什金認為,從理論上來講,中國國力膨脹想成為未來的超級大國,因此中國確實需要航空母艦。而且中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研製航空母艦已經不是秘密。
有分析家認為,中國購買蘇-33的深層目的不是讓海軍航空兵快速形成類似美俄的艦載機實力,而是通過對該機技術的研究與消化,摸清與航母戰鬥群有關的關鍵技術,從而為增強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鋪平道路。
相關搜索目錄: 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