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調解員課程 | Makeup Course | Hypnosis course | English course | NLP training | cissp cisa cism | 營養學課程 |

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佛法實踐 part 3

轉貼:佛法實踐 part 3

時代因緣
     在選擇法門之前,首先應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自身根機。
      一、時
     世尊在諸多經典中預示佛法流傳的三個時期: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求法時期。
     (一)正法時期:佛滅後五百年間,有教、有行、有證。
     (二)像法時期:五百年後一千年間,有教、有行、無證。
     (三)末法時期:一千五百年後,一萬年間,有教、無行、無證。
     時至末法,眾生去佛遙遠,無真實的行與證,所以聖道門不振。



     二、處
     我們生活在娑婆世界。世尊稱此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在此污濁的世界裡,世人沈迷於自己所創造的夢魘之中,抱著令人傷心的幻想,傾力頌揚自我,頌揚那些毀滅世界的力量,深陷愚癡之中,還自以為學識淵博,就像盲人被盲人引領著,漫無目的地東奔西走。具有神聖意義的觀念遭到否定,生命的終極探索困難重重,只有少數人踏上精神之路,週遭沒有人支持他們的選擇。要想淨心修習甚不容易,能夠用來修持的時間很少,傳法的善知識也很難找,處處都是退轉之緣。在此惡世之中,縱然是未證不退轉位的菩薩也會因一時不察或一念之差而落入惡業羅網,以至於前功盡廢,所以,濁世依自力修行是否能夠證得道果,實在是未知之數。



     三、機
     生在末法娑婆穢土的眾生,皆是業障深重、根基陋劣之人。經中有云:釋迦本師於娑婆世界人壽百歲時示現成佛,其間眾生「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摒棄,以重業故。」「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悉皆充滿娑婆世界。」「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末法眾生積習如山、心動如猿、意志薄弱、根機下劣、欲靠自力而得精純之戒、定、慧甚難,經言「重如舉三千大千世界」。佛在世的時侯,眾生天性淳厚、根機猛利,十人修行,九人成道。到了後來,業障逐漸增加,根機也逐漸陋劣下來,在晉唐,尚有仗自力了脫生死的人,現在已沒有了。



2、聖道難證
     聖道即此土入聖之道。根據猛利的眾生聽聞正法,發起出離六道之心,拋棄自我的知見,止息一切慾念,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遠離顛倒,嚴持戒律,斷惡修善,努力精進,返妄歸真,深入正定,不再作能起染污束縛的業,消滅再生於六道的因,以智慧劍斷煩惱根,心自然與真實相應,最終必能超越世間法的桎梏,證得超越生滅的寂靜涅槃。
     聖道修行最基本的原則是戒、定、慧三學:
     戒:恪守佛所制定的各種戒律,守住感官的入口,小罪亦見其可畏的不犯。
     定:心的統一。遠離愛慾與不善,逐漸趨入心的安定,寂然不動。
     慧:瞭解並遵循四聖諦,觀察思惟,證得與真實相應的智慧。
     自力修行的道路是極其艱難的。經中比喻說:修道的人像一頭牛,背上負載著很重的東西,走在泥沼當中,雖然身體已經很疲倦了,但仍不敢左顧右盼或稍停片刻,一定要不停地努力,等到從沼澤走出之後,才可安心休息。
     聖道八萬四千法門是佛觀機而說的,除了密宗兼以佛力而外,皆仗自力,若有一絲煩惱未斷,則生死即不能免。在無量法門的修習過程中,若無明師指點,若無真實持戒,若不熟悉解脫的方法,難免迷失、墮落。即使生生不退,也要經過長得不可想像的時間方能斷惑證真。正如一位尊者所說:「不要有證悟的希望,卻要一輩子修行。」這對於鞭策修菩薩行的人下恆久不懈的決心來說,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對普通人而言,卻是「佛道懸遠,聞者生畏」了。
     很多人自身煩惱未斷,欲於五濁惡世救助眾生。其發心難能可貴,但其做法卻是不切實際的。



3、淨土易往
     淨土法門是世尊無問自說的他力易行之法,以信順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救度為要。念佛人即使煩惱絲毫未斷,只要信靠阿彌陀佛,一向念佛,終將承蒙接引,成就佛道。第十八願是一代佛教的主旨。淨土三經皆說念佛往生之事:《大經》有「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誓言,《觀經》有「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付囑,《小經》有「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明示。
     念佛法門無不可行之時,無不能行之人,因此普應群機,無論上中下根,皆可修學,世尊親口勸導,十方諸佛證誠護念。經中道:末法時代,單靠自力修行,很少有人證得果位,惟依念佛法門,仗阿彌陀佛本願往生西方,才可度脫生死。《大經》說:末法萬年之後,佛經漸漸流失,釋迦牟尼佛哀愍邪惡熾盛的滅法眾生,特留此《無量壽經》住世百年。若有眾生聽聞、拜讀了這部經典,「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利根之人修習任一法門皆可得益;鈍根之人則宜選淨土門。
     世尊應化之時,眾生親聞佛法,自力修行容易成就;佛滅後兩千五百年之今日,眾生心力微弱,又不能見佛聞法,則應依止他力救度的淨土門。
     生值末法,萬萬不可自恃才高,輕視淨土法門,豈不知連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薩尚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文殊菩薩發願偈云:
      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印光大師曾開示說: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令其淨盡無餘,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如登天,非吾單具縛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比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然一生西方,則生死已了,煩惱不生,已與在此地久用功、斷煩惱淨盡了生死者相同。」
     開顯此稱名念佛法門的,是唐朝善導大師。大師繼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的淨土他方果教理念,融匯自己淨業修持的證悟,集成了以「他力本願」為核心的淨土思想體系,成為淨土宗的實際開創者。其淨土思想具有乎民性、超越性的宗教特色,把一度曲高和寡的殿堂佛教普及到社會現實當中,使凡夫眾生也能得到人生利益。由淨土信仰所衍生的誠信、謙卑、報恩、安貧樂道、嚮往光明等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對安定社會人心發揮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師所提倡的「凡夫念佛往生成佛」的理論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信眾,以至於當時的長安城出現「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盛況。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然,處是娑婆,時是末法,機是    愚惡;八萬四千法門中,堪應此處、此時、此機的,唯有稱名念佛一法。

佛不度無緣人,你能看到此經書,已證明你宿世善根深厚,當下還不斷惡修善待何時

TOP

Thanks for sharing.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