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uanghuagang.org/issue09/big5/41.htm
一九四九年底,毛澤東剛跨進莫斯科的大門,見到斯大林就卑躬屈膝的說:「維持雅爾達協議的合法性是必要的」。他堅決維護雅爾達協議,完全喪失一個中國人應有的骨氣,成為一個卑微的賣國小人。
早在一九四五年六月九日,當杜魯門總統在白宮接見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宋子文時,宋子文院長當即對杜魯門總統提出中國政府對雅爾達協定中有關中國問題的若干保留意見。同時宣稱:「中國政府絕對不能同意讓蘇俄按照雅爾達協定的規定,在東三省行使這樣程度的控制權!中國一旦具有充分的力量,一定要以軍事行動來解決這一爭端——在今後五百年之內隨時都可以這樣做」。鏗鏘有力地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決心和態度。表達了炎黃子孫,世世代代都不會忘記蘇俄帝國主義者侵略、割裂中國領土的罪惡,以及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恥辱和傷害,即使幾百年之後,中國人民也要報仇雪恨。
*********************************
一、俄侵外蒙與外交野心
1.俄國覬覦外蒙
A.武昌革命時
a.庫倫活佛受俄人威迫利誘,宣布獨立
b.要脅外蒙簽訂俄蒙協約及商務專條,排除中國一切權利,外蒙幾已成為俄國的殖民地
B.袁世凱總統時期
a.未經國會同意,與俄國成立協定,承認外蒙自治及俄蒙條約,中國不駐兵、不設官、不移民,輿論大譁
b.中、俄、蒙重訂恰克圖協約,名義上外蒙取消獨立,但中國只爭回宗主權等虛譽細節,實際上俄國仍宰制全局
C.共產革命發生後,蒙古發起取消自治運動,並於民國8年復歸中國版圖
D.蘇俄時期
a.民國10年樹立「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庫倫為烏蘭巴托(紅色英雄),同時唐努烏梁海也宣布為獨立國
b.中國雖不予承認,但外蒙實際上已脫離中國,成為蘇俄的第一個附庸國
2.蘇俄的外交企圖
A.建國
a.民國6年爆發兩次革命,帝俄傾覆,共產黨奪得政權,建立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後改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簡稱蘇俄、蘇聯
b.以推動「世界革命」為目標,但西進受阻於英、法、美等國,乃偽裝親善,迂迴東進
B.民國8年於莫斯科成立第三國際,並以中國為推動世界共產革命的重點國家
a.發表兩次對華宣言:加拉罕
民國8年:聲明放棄中東鐵路及帝俄時代的所有掠奪品;目的在甘言誘惑中國以博取好感
民國9年:重申前項承諾,但要求通商及外交承認;因紅軍襲陷庫倫,交涉遂告中斷
b.成立中國共產黨:民國10年
3.中俄的外交關係
A.中俄重新建交與絕交
a.背景:民國12年山東臨城發生火車被劫(津浦路事件),列強擬兵干涉,引起全國憤慨,加拉罕乘機發表第三次對華宣言,大肆抨擊列強以示好中國
b.民國13年簽訂中俄北京協定,正式建交
外蒙為中國的一部分,撤退紅軍
不在本國境內有圖以暴力反對政府之團體存在,不作與對方秩序及社會組織相反之宣傳
c.結果:外蒙紅軍始終不撤,蘇俄扶植中國共產黨則更為積極,民國16年北京政府與俄絕交
B.中國國民黨的聯俄容共
a.原因:孫中山在革命多次受挫之後,唯有蘇聯向他伸出了援手
蘇聯革命的成功,給了孫中山相當大的啟示,乃決意借重蘇聯模式以徹底改造國民黨
b.措施: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民國12年,蘇共顧問鮑羅廷抵華,並被聘為國民黨首席顧問,正式落實了聯俄容共的政府
民國13年,在鮑羅廷指導下改組國民黨,完成了以蘇聯為典範模式的政黨體質改造,建立了嚴密的黨部組織
c.結果:北伐期間,俄共不斷在中國策動諸項暴動,民國16年國民政府乃宣布對俄絕交
在鬥爭的進程中,約於1918年底或1919年初在Orgoo成立了兩個蒙古革命的秘密團體。他們以平民與社會中階層──小職員和軍官為代表。
1920年6月這兩個團體在蒙古人民黨(MPP)的名稱下,合併為一個統一的革命組織,該組織將為了從中國佔領下解放國家與消除封建壓迫並恢復民族獨立設定為其任務。
蒙古革命者的代表得到了堅定的支持。他們獲得了俄國工農鬥爭的經驗,在紅軍的指揮官學校接受軍事訓練,通訊機關的建立以及與蘇聯政府領導者的會面與談話,而這些都在作為未來人民革命的領導力量之蒙古人民黨的發展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1921年4月10日,人民臨時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一個共同抵抗Ungern勢力的計畫。蘇聯政府給予正面的回應並同意援助平定在蒙古領土上的白黨。在列寧的倡議下,進入蒙古的蘇聯紅軍被要求嚴格遵守蒙古民族解放與自決的愛好並且尊重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傳統與習俗。
蒙古人民的軍隊在蘇赫巴托爾的指揮下與蘇俄的工農聯軍一同抵抗白黨,並於1921年6月6日進入蒙古首都。
**********
中華民國玩得幾耐 同認賊作父 係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