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ht have some raise in day 1 becoz IPO is hot, but I won't buy any 老千股.
Strategy is don't buy, or subscribe some but sell all in day 1.
大昌行套現味濃
誠興銀行投資及風險硏究中心今期的分析對象是即將上市的新股大昌行(1828)。大昌行由中信泰富(267)分拆出來,主要業務為於中港澳等地區從事汽車、食品及消費品的分銷及零售,以及提供相關的物流服務,○七上半年來自中國及港澳地區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46%及42%。以招股價上限每股5.88港元計,○七預期市盈率為26倍,有市場人士認為較衆多內需股的四、五十倍市盈率有折讓,因此定價便宜,但筆者並不認同。
大昌行算不上是內需股。現時公司來自中國業務的收入比重雖然佔總收入近半,但以毛利計則只佔總體三成左右,原因是中國業務競爭較港澳地區激烈。以汽車業務為例,在港澳地區,一個汽車品牌只委任一名分銷商,價格競爭較小,而且分銷商多兼任汽車零售商,因此大昌行的港澳業務毛利率高達20.2%。但在中國地區,分銷部分多由汽車製造商負責,而且一個品牌會有多名零售商,價格競爭較大,以致毛利率只有7.9%。
港澳業務雖然“利錢”較好,但市場已呈飽和狀態,過去三年大昌行港澳業務的營業額和毛利年複合增長分別只有3.9%和5.3%。至於中國方面,毛利年複合增長27.3%,但主要受惠於毛利率的提升,營業額年複合增長只有單位數字的7.8%,與其他內需股如李寧(2331)、蒙牛(2319)等比較實在是差天共地。
同業比較方面,暫時沒有可與大昌行直接比較的香港上市公司,筆者認為可用於香港及中國從事凍肉及其他食品分銷的四洲食品(060)及於新加坡從事汽車分銷的陳唱國際(693)來作比較。撇除非經常性收益,四洲及陳唱的歷史市盈率分別為9.2及11.6倍。以大昌行預期○七年賺4.07億元計,筆者假設汽車、食品、物流業務分佔盈利的55%、43%及2%以及給予9.2、11.6及20倍的市盈率,那麼大昌行的合理市盈率為(0.55*9.2+ 0.43*11.6+0.02*20)=10.4倍,合理價應為2.34港元,較招股價上限低60%!
事實上今次中信泰富分拆大昌行上市,母公司高價套現的味道甚濃。在發售股份當中,近八成為中信泰富出售的舊股,發行新股的集資額只有十億左右,而公司上市前更以借貸形式派發了九億元的股息予母公司,因此大昌行透過上市實際獲得的新資金只有一億元。大昌行的投資價値如何,相信已經不言而喩了。
[ 本帖最後由 b4321 於 2007-10-9 23:57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銀行 物流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