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8.2
親疏有別 政治分贓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常常說“親疏有別”,不過最近已經很少在說了,因為受到他人抨擊。那麼為何要說“親疏有別”呢?這明顯地是要告訴大家,一向以來支持政府、屬保皇黨的自由黨和民建聯以及一些親政府、親北京的獨立議員,是為親”,而那些已經被定位為反對派的泛民主派,是為“疏”。
而所謂的保皇黨經常都支持政府,甚至因為要支持政府而要付出代價,民建聯就經常都說,支持政府通常都要付出代價,並沒有好處,當政府的民望低下時,這些保皇黨的民望也低。因此,只是嘴巴說他們是屬“親”的是不夠的,還要給他們一點“著數”(好處),那麼給他們什麼“著數”呢?
最近,曾蔭權就發明了新的政治任命,就是在原有政治體制中的主要官員問責制之政治任命作出延伸,加設一些副局長和局長助理,不須由北京任命。大家都知道,目前香港整個政治架構是一個行政主導的政治架構,“三司十一局”的主要官員即三位司長和十一位局長,全是政治任命的,而這政治任命是由行政長官提名,然後由北京行使所謂的任命權。
其實,這個北京任命權只是一種形式,就如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時,政府成立也要得到英女皇的認可,這只是一種形式,作為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是沒有可能,不為一個有人民選擇結果的政府去背書。如果有一天,香港的行政長官是由直接選舉產生的,難道北京可以不承認他所成立的政府嗎?不過,現在這個任命權就引起一些爭議,民建聯認為這些副局長和局長助理都應該由北京中央去任命,但是以特區政府目前的設計是不須由北京任命。
再說回有關於“親疏有別”,目前特區政府要多花六千萬去加設這些副局長和局長助理的位置,目的就是要給自己人好處,這是“政治分贓”。目前,在立法會中有三十二個功能組別的議席,是間接的選舉,基本上已經是“政治分贓”。至於由選舉委員會選舉行政長官的選舉,也是 “政治分贓”。現在曾蔭權要在公務員架構上加上新的政治任命,又是另一種的“政治分贓”,就是要把這些位置分給一些“親我者”。為何我要這樣說呢?因為在這個所謂副局長和局長助理新任命計劃推出時,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清楚表明,要選擇那些與政府政治理念相同的人,去當新任的副局長和局長助理。十分明顯,那些所謂的泛民主派、反對派以及在社會上經常批評政府的人,根本是不必去想,而這些新任命職位的薪水是十分高的。“親疏有別”就在實際的“政治分贓”上體現出來。
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到最後香港會全部“歸邊”,沒有人膽敢跟政府作對,而且他朝一日,泛民主派都會爭相去當保皇黨。這樣的政治局面對香港又怎會有好處呢?因此,目前香港基本上就是缺乏旗幟鮮明的反對派去制衡政府,香港真的須要一個旗幟鮮明的反對派。而我和一群朋友籌組“社會民主連線”,就是希望可以發生一種所謂的制衡作用。
反對派就是反對派,不當反對派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因此,當行政長官不是由普選產生、立法會不是全面直選,在一個政府與議會的認受性都不足的時候,實際上是須要民間的自力救濟。目前的政府已經是不避嫌疑,“親疏有別”由言論變為實際,甚至連媒體都全部“歸邊”,就連最後一份由人民辦報的《信報》也要賣給大資本家,香港電台又生死未卜,而商業電台也變了一個不是為民請命的民營電台,新城電台是屬於李嘉誠的。整個香港媒體生態和政治形勢的發展都趨向保守,而趨向保守對香港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沒有好處,對社會和諧也更加沒有好處。
Source:
http://yukmanfans.org/modules/mydownloads/index.php
佢評論時事真係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