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華語片困境求存
						
						
																						
	【明報專訊】2008年過了一半,大雪大風大雨大地震的中華地區忙於救災,演藝界也熱心賑災,但影壇陷於困境,難以提供歡樂與鼓舞。
其實災難時期也需要娛樂。上月香港電影發展局開會時,我聽到曾往四川地震災區的導演陳嘉上說,災民最愛看大打大笑的香港舊片,成為苦中作樂的重要消遣。
現在港片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據說內地還因《色,戒》問題對合拍片收緊審批尺度,影響甚大。不過華語片始終要市場化,有號召力的香港影人仍然吃香。上半年本港最賣座就是周星馳賀歲片《長江7號》,描述內地貧苦民工父子,雖然淚多於笑,好在有現實意義,收入超過五千萬港元,遠遠拋離其他華語片,台灣紅星周杰倫主演的《功夫灌籃》也只是票房中等。
劉德華主演,李仁港編導的《三國之見龍卸甲》總算收入不差,勝過陳慧琳、黎明、甄子丹合演,程小東導演的另一古裝戰爭片《江山美人》。
葉念琛編導的新世代愛情片繼續在本地叫座,《我的最愛》收入千多萬。其他小本青春片不少,包括《愛鬥大》、《六樓后座2》、《嚇死人》、《愛情萬歲》、《圍城》、《無野之城》等,但往往很粗糙。
陳冠希裸照風波,使青年一輩的星光大受打擊;余文樂在《軍雞》、《花花型警》、《青苔》的形象偏於黑色粗暴,不大叫座。目前缺乏重振港片聲威的接班人。至於資深導演方面,張艾嘉《一個好爸爸》和杜琪萿滿m文雀》都在江湖險惡中拍出懷舊情義,但不能突破困局。徐克的現代幽異片《深海尋人》過於複雜,票房很不理想。
國際化方面,王家衛拍西片《藍莓之夜》只是普通,周潤發演西片《戰火逃城》不佳,成龍與李連杰合演西片《功夫之王》也不及荷李活動畫《功夫熊貓》成功。
現已踏入下半年,華語巨片《赤壁》上陣,幾乎孤軍作戰。下月北京奧運的重要性壓倒一切,看來要度過驚心動魄的這一年,或許到明年塵埃落定,才知道大中華影壇能否多難興邦地出現轉機。
石琪
   相關搜索目錄: 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