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與北約的利益交換
俄國與北約的利益交換
06/04/2008
文: 楊達
北約組織之東擴,特別是烏克蘭和格魯吉亞能否加入北約,是早前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最為世人關心的問題,結果兩國不能如願以償,其申請遭北約組織否決。這結果本來就是意料中事,因為如法國等老會員國擔心損害西歐和莫斯科的關係,故決心抵制烏、格兩國的申請。
事實上,烏克蘭、格魯吉亞兩國的申請有違國民的意向,尤其是在烏克蘭,這個國家存在面向東方和西方兩大取向,基本上只有總統尤先科之流的精英分子對西方抱有無限幻想,才執意申請加入北約。
阿富汗問題有共同利益
北約東擴一直是俄國和西方關係的主要矛盾,西方在蘇聯解體後曾向俄國人保證,北約不會東擴,但該組織竟不斷東擴,破壞了莫斯科對西方的信任。俄羅斯總統普京針對北約的言論和行動,不只是跟西方針鋒相對的表現,而是俄國人認為西方毫無信用、不守諾言的反擊行動。
其實,東擴不只是布加勒斯特峰會唯一討論議題,在東西方表面上針鋒相對的背後,北約和俄羅斯實在存在合作空間,說明俄國的北約政策不是如西方傳媒所指,被東擴行動拖幵走的,而是根據國家利益和具體形勢制訂的理性考慮。
西方媒體不傾向報道的,就是俄國與北約就阿富汗問題存有共同利益,北約實在急需莫斯科的支持,以方便他們在阿富汗日益面臨困局的軍事行動。俄國一方面反對北約勢力插入中亞,但同時十分關心伊斯蘭激進勢力在中亞的發展,也關心因阿富汗的亂局所引發的跨境運毒問題,因此俄國十分願意開放其鐵路系統,讓北約的「非軍事物資」順利運往阿富汗,為北約部隊補給;同時,莫斯科可能願意容許美軍重返烏茲別克,增強西方部隊在阿富汗的作戰能力。
助打擊伊斯蘭激進勢力
北約部隊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並不順利,他們實在需要俄國人的支持。另一方面,鎮壓伊斯蘭激進勢力是俄國國家安全政策的重中之重。俄國人知道西方國家逐漸失去對阿富汗的興趣,而自己又不能出兵,所以希望北約部隊盡可能延長其阿富汗軍事行動,為他們打擊伊斯蘭激進勢力。
克里姆林宮決策者當然不喜歡西方勢力插入中亞,但他們希望利用西方部隊對付極其麻煩的「三股勢力」:極端主義、分裂主義、恐怖主義;甚至希望利用西方的力量,某程度上重建阿富汗,從而穩住俄國漫長的南方疆界。俄國人在阿富汗與西方有共同利益,西方人也要拿出東西跟北極熊交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