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戰車王牌車長 (2)
[隱藏]
3、米切爾﹒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擊毀138輛坦克,132門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戰斗,阻止了英軍對德軍側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劍橡葉鐵十字勛章,一時名气大噪。
魏特曼1914年4月22日出生于上普法茲(UpperPfalz)拜爾恩格里斯(Beilngries)附近的福格索(Vogelthal)﹔1934年2月1日到8月1日間,服役于“德國勞動軍”(German Labour Corps,納粹組織 )﹔1934年12月30日到1936年9月30日間,在第19步兵團第10連服役﹔1937年4月5日加入武裝党衛軍,并接受駕駛員培訓,波蘭戰役中晉升為中士,指揮1輛8輪裝甲車(Sd.Kfz.231)﹔1940年2月被調往党衛軍“阿道夫﹒希特勒”旅突擊炮營,指揮6輛III號突擊炮,后調往希腊,但未參加戰斗﹔1941年7月1日赴東線參加了南線對蘇作戰﹔8月,在烏曼會戰的一次戰斗中,魏特曼指揮III號突擊炮A型在28分鐘內擊毀了7輛T-26,后又在羅斯托夫(Rostov)一次擊毀6輛坦克,遂于9月8日晉升為上士﹔后在頓河防御戰中,魏特曼受重傷,傷愈后進入巴德﹒特爾茨(Bad Tolz)軍官學校進修,畢業后進入武裝党衛軍的坦克替補營﹔1942年8月,“阿道夫﹒希特勒”旅擴編為武裝党衛軍第1裝甲擲彈兵師,并成立了裝備“虎”I坦克的第13連,魏特曼則于1942年12月在法林博斯特爾(Fallingbostel)加入該師,同月21日晉升為少尉,成為第13連第3排指揮官,1943年1月回到東線。
1943年7月5日,魏特曼指揮“虎”I在南線參加庫爾斯克戰役。第一天魏特曼擊毀二輛突擊炮和13輛T-34﹔7、8兩日擊毀2輛T-34、2輛SU-122和3輛T-60﹔12日,擊毀8輛坦克,3門火炮。至17日行動結束時,共擊毀30輛坦克和28門火炮。
1943年8月,隨部隊到意大利執行收繳意軍裝備的任務,至10月,武裝党衛軍第1裝甲擲彈兵師改名為武裝党衛軍第1裝甲師(Leibstandarte SS Adolf Hitler)。1943年12月,該師回到基輔,到次年2月,魏特曼戰績總數達到88輛坦克,晉升為中尉。
1944年2月底,該師前往比利時的蒙斯(Mons)休整,并以第13連為主力,組建了新的武裝党衛軍第101重坦克營。至4月,魏特曼成為該營第2連的指揮官。5月,第101重坦克營到達諾曼底,在此換裝了新出厂的后期型“虎”I。
1944年6∼12日,第101營前往戰場的路途中,魏特曼的第二連因空襲損失了6輛“虎”I。6月13日在卡昂西南方,瑟勒河以南蒂伊地區(Tilly-sur-Senlles)的波卡基村地阻止了英軍包抄德軍的企圖,擊毀25輛坦克和28輛裝甲車,一度挽救德軍戰線,并被晉升為上尉。
后魏特曼回到柏林受勛,并有可能成為坦克培訓學校的教官,但被其放棄。7月6日返回法國前線。8月初,德軍試圖奪回卡昂,第101營部署在法萊斯的辛西亞克斯(Cintheaux)。8月8日中午12時,魏特曼借用營長海因茨﹒馮﹒韋斯特哈根(Heinz von Westernhagen)的007號“虎”I坦克,并帶領2輛僚車越過前哨陣地,企圖在卡昂至辛西亞克斯公路之間的高米斯尼(Gaumesnil)地段伏擊英軍。12時55分,在魏特曼小隊后方1000米處的213號“虎”I車長海因林格突然報告:魏特曼在一座山坡前与盟軍交火后,失去聯絡。
魏特曼車組的尸体被草草掩埋在其座車殘骸附近,沒有留下任何標記。1983年3月,在法國13號國道的施工中發現5具尸骨,通過牙齒記錄和駕駛員海因里克﹒雷墨斯(Heinrich Reimers)的身份識別牌才知道這里沉睡著30多年前的大王牌。隨即殘骸被移到諾曼底的伊斯尼南郊(Isigny-sur-Mer)和拜尤克斯(Bayeux)之間的德國軍人公墓(De LaCambe)。
据原101營的老兵回憶:魏特曼似乎有第六感,在戰斗中能快速找到敵人坦克的位置。這話也許有一定道理,但當德軍大勢已去的時候,“第六感”也救不了魏特曼。
4、波爾特﹒倫道夫(Walter Lohndorff):擊毀106輛坦克.火炮不詳。
他于1943年6月幵始在第503大隊第3中隊服役,其第334號座車非常有名。
5、阿爾博特﹒科舍爾(Albert Kerscher),擊毀100輛坦克.火炮不詳。
他在第502大隊第2中隊任小隊長,1945年4月21日,其指揮“虎”I式坦克在東普魯士防御作戰中達到個人戰績最高峰,并成功延遲了蘇軍的進攻,掩護數萬難民在波羅的海登船逃往德國本土。
6、赫爾慕特﹒文德羅夫(Helmut Max ErnstWendorff),擊毀坦克95輛
1920年12月20日生于格勞溫克(Grauwinkel)的施韋德尼茲(Schweidnitz,今波蘭的希維德尼察)。1931年隨母遷回德國,來到其父在烏克馬科(Uckermark)的達米(Daimme)租种的農場定居。
1939年9月4日加入“元首衛隊”。1940年1月,他被調往突擊炮部隊,后來參加了入侵巴爾干和蘇聯的戰斗。1941年11月1日,被晉升為上士并前往巴德﹒特爾茲培訓。
1942年圣誕節,在法林博斯特爾加入武裝党衛軍第1裝甲擲彈兵師的第13連第2排(与魏特曼為戰友,魏特曼稱其為“Axel”-挪威著名滑冰運動員的名字),他以靈活而大膽的戰術著稱,善于指揮和培訓。
1943年圣誕節在基輔附近的戰斗中一天擊毀12輛坦克,1943年12月28日晚,指揮4輛“虎”I在安托普-搏哈卡鎮掩護部隊撤退,任務完成后,他讓部下先行撤出。此時一支20輛坦克的蘇軍部隊殺未,他指揮“虎”I獨自回到鎮中阻擊,擊毀了其中11輛,迫使蘇軍后撤。此時擊毀坦克總數達58輛,成為該師中最著名的王牌(當時戰績領先魏特曼)。文德羅夫与魏特曼兩個車組經常暗中較勁,以求超過對方。
1944年初的另一次掩護撤退中,在普羅斯庫羅夫(Proskurov,今赫梅利尼茨基)和捷爾諾波爾(Ternopol)之間的一個鎮子內,他指揮3輛“虎”I擊毀了8輛蘇軍坦克,己方無損失。
1944年2月起,文德羅夫指揮第13連-“文德羅夫連”。4月,他被調入SS第101重坦克營。魏特曼戰死后,文德羅夫接任指揮第2連。
1944年8月14日(魏特曼戰死6天后),在阻擊英國坦克的戰斗中,文德羅夫寡不敵眾,其座車于梅茲雷(Maizieres)以西3000米處被擊毀,他与机電員和裝填手一同戰死,炮長重傷被俘,駕駛員逃脫。
文德羅夫未能實現他的愿望-戰爭結束后,回到父親的農場務農。
7、卡爾﹒布雷曼尼(Karl Brommann),擊毀92輛坦克,火炮不詳。
布雷曼尼在武裝党衛軍第103/503(SS103/503)重坦克營服役,其在1945年2月2日至3月18日的戰斗中共擊毀敵坦克66輛、火炮44門及卡車15輛,但他的大多數戰績是在駕駛“虎王”時取得的。
8、埃里希﹒雷茨克(Erich Litzke),擊毀76坦克.火炮61門。
雷茨克是第509大隊第2中隊的小隊長。
9、約翰尼﹒穆勒(johann Muller),擊毀72輛坦克,火炮不詳
穆勒是第502大隊第3中隊的小隊長,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戰線,該中隊3輛“虎” I一次戰斗共擊毀41輛蘇軍坦克,其中穆勒“包辦”25輛。
10、海因茲﹒毛斯伯格(Heinz Mausberg):擊毀57輛坦克,火炮不詳。
服役于第505大隊第1小隊,部分戰績是駕駛“虎王”時取得的。
另据西方非正式資料顯示,第503大隊的庫特﹒內斯佩爾(Kurt Knispel)的戰績為168輛坦克。由于其中大部分戰果是其作為裝填手和炮長時取得的,故按照當時德軍的統計慣例,擊毀數字都記在車長頭上。他后來成為“虎”I和“虎王”式坦克的車長,轉戰東、西兩線,直至1945年4月底陣亡,又締造了擊毀42輛坦克的戰績。許多戰史學家認為他的總戰績應該超過195輛坦克,但均無确認。
出處:軍事文摘
相關搜索目錄: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