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78# 的帖子
竹園BB兄,多謝你的專業知識解答這廢堡之謎,但從相片看不見風車之設,再講風力是否足夠每個月令6000噸小麥磨成8000袋優質麵粉,現場看,内外地方非常細小,容不下風車,運輸設施,就算有風車,這樣單頭風車設備怎能吸任投資?Rennie能夠自設水塘設引水道供应所需,發電的設施不是太難了.試看下文的介紹:
1899年英國同大清租埋新界,呢度就咁歸入香港管。響呢個時候,有好多西人住響香港,亦都好多華人轉食麵包,咁就好需要麵粉。咁加拿大人Alfred Herbert Rennie就睇準呢個機會,想響香港發展呢門麵粉廠生意,佢就同當時香港名人摩地同遮打夾份開間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而香港政府見呢門生意亦都幫到駐港英軍同全人口所需,尤其係想畀人斷糧都夠全部人四個月食,咁就響呢個灣口北岸,填塊地(New Kowloon Inland Lot No. 4),畀佢起麵粉廠。響當時地圖睇,呢塊地響1905年已經填好,塊地有435頃。呢間廠好先進,電器化廠房,有碼頭設施,有員工宿舍。響1908年年鑑堶惘麥縑A佢可以一個月用6000噸小麥生產8000袋優質麵粉。自始呢塊地就響地圖上面英文寫做Rennie's Mill或者Rennie's Flour Mill,即係Rennie麵粉廠咁解。不過好境不常,因為生意失敗,呢位老闆1908年響廠側邊跳海自盡。
閣下的論點一一解答如下:
"絕對是磨坊非古堡因圓型一角是用作支持風車軸磨用"
這一角是金字頂屋頂及圓型堡壘屋頂破落做成,現場所見亦沒有任何重型裝置痕跡,外牆石塊末見特別鞏固能承担風車或其磨坊機械的重量
"開窗口是運輸槽連接山下貨倉利用地心吸力運一袋袋之麵粉以省人力運下山"
這已看圖自明,沒有任何運輸軌道由山上往下御,這亦非恰當做法,試想下雨天時怎樣,衛生怎能保障,怎樣防止昆蟲的滋擾,現場所見窗口就是窗口,沒有任何加建的痕跡,古堡窗口特多,怎樣進行磨粉工作呢?
"上山一定有winch位或 S 型山路運原材料上山,所以當時工人應有一百數十人()足以成村成鎮"
當然有S 型山路但非常狹窄,非常費力,這樣浪費人力的古法,不會吧!
"選址在山背中部是那處最食風位"
距離山頂其實不遠,那堣~是最食風,山背中部的風只是涼風,令人舒服,但要推動風車,既不穩定(風力强弱有变,冬天和夏天風向亦有变)成效不化算,成日要望天打卦,保佑不下雨,吹順風,况且香港常有颱風,在山上設風車有沒有危險亦成疑問!
[ 本帖最後由 kintsun 於 2009-6-15 10:46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