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打誤撞 因禍得福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聯儲局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的種種措施,在過去兩年意外地賺取了140億美元費用和利息收入,而《紐約時報》亦報喜,稱財政向銀行注資的「頭痕資產紓緩計劃」(TARP),亦從8家已歸還貸款的銀行身上賺取了40億。相比起政府今年財赤多達1.58萬億,利潤可謂九牛一毛,但已足以回應政府救市資金會如泥牛入海的批評,為政府挽回些少面子。
自從次按危機挑起信貸風暴以來,聯儲局連環出招,推出了林林種種的放水措施,包括TAF(定期拍賣工具)、PDCF(初級交易商信貸工具)、TSLF(定期證券借貸工具)和TALF(定期資產抵押工具)等,又與其他國家央行進行貨幣互換,以提供足夠的美元資金,伯南克亦因其創新招數層出不窮而贏盡掌聲,成功換取總統奧巴馬提名其連任。
能為聯儲局賺取可觀回報,可算是意外之財。據統計,若把同樣數額的資金投放於3個月國債,回報只是50億,今次足足多了3.8倍。
至於財政部向多家銀行提供資金應急,收取的40億美元盈利其實並不理想,有批評指若非當時的財長保爾森慷納稅人之慨賣大飽,以高價購入銀行的優先股和認股證,政府所能賺取的會較現時更多。以大摩為例,財政部當時注入100億,以每股1000元向其買入優先股,另加在市況好轉時可以收取5%利息的認股證,但同日私人投資者卻可以用平均價523.6美元購買大摩的優先股,縱使後者不附帶認股證,但以大摩回購的同樣價格計算,後的利潤為66億,回報率達92%,遠高於政府所賺的13億和17%回報。
其他獲注資銀行亦出現似情況,政府賣大飽的潛在損失為US Bankcorp 6.11億、高盛14億、BB&T 1.1億、紐約梅隆6.14億、北方信託1900萬,但政府亦非全做蝕本生意,從美國運通和道富(State Street)身上賺取的,便較私人投資者合共多出4.18億。
財政部賺取的40億,與已投入救市的金額無法相比,當中包括承諾300億補貼私人投資者購買銀行毒債的公私合作投資計劃(PPIP)、把兩房國有化的956億及救通用和佳士拿兩家車廠的778億。當然,有一些無形得益是無法用金錢量化去衡量,例如避免了金融體系崩潰,以及救助金融機構而避免的企業倒閉潮和蒸發的天文數字職位。
值得一提的是,財政部誤打誤撞的救市方式,正好符合「在眾入恐懼時趁低吸納」的投資大原則,何況財政部亦是唯一有足夠能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實體,能錄得盈利,是絕對不足為奇的。
王 冠 一
資料來源
王冠一財經頻道
wongsir.hk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美國運通 貸款 銀行 認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