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開蓬車頂維修翻身 | Email Hosting | Online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Wedding Photography Tip | Bordeaux Red | English learning | 銅鑼灣乾炒牛河 |

發新話題
打印

名伶舊譜懷當日,法曲仙音響徹天

回復 98# 的帖子

家父亦為一粵曲愛好者,此事由他告之;BTW,曾述@@師曾淪為漢奸一事,老父亦應知一二,可惜老父為其粉絲,祇云生活所逼,也無何大奸之事哉。
而小弟前妻亦為花縣畢氏一族,故對白玉堂之事較上心,據云畢氏一族祖於山東,廣東祇有花縣一枝畢......

TOP

引用:
原帖由 antoine90 於 2009-12-4 22:18 發表
家父亦為一粵曲愛好者,此事由他告之;BTW,曾述@@師曾淪為漢奸一事,老父亦應知一二,可惜老父為其粉絲,祇云生活所逼,也無何大奸之事哉。
....
呀哥話, 此人之紅船曾被劫, 一走了之. 置船上其他人不顧....

d 大天二起初以為佢會另錢黎贖...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09-12-4 22:56 編輯 ]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1888 - 1964

粵劇在本世紀20年代鼎盛時期,名伶輩出,群星璀燦。
在多種行當中,尤以小武行當人材最盛。
其中,著名小武靚元亨,便是繼粵劇第一小武周瑜利之後躍起的一顆最耀目的新星。
靚元亨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獲得了“全才小武”、“寸度亨”的美譽.....靚元亨原名李雁秋,1888年出生於廣東肇慶永安蜆崗村,父親李廣勤,母親方氏,靠佃耕為生,有三男五女,靚元亨排行第八。
因家境困難,兄弟妹妹相繼死亡,只有二姊和雁秋僥倖生存。
雁秋3歲時,父親因積勞成疾去世,留下孤兒寡婦在飢餓與死亡線上掙扎著過活。
雁秋8歲那年,被地主強拉去看牛抵債,受盡折磨。
一次,因為牛吃不上帶露水的青草,被地主關在柴房裡,打得皮開肉綻,昏死過去。
幸得長工家山娣(即世代為奴者)斬柴回來發現,才把他救過來,並設法讓小雁秋脫離虎口,連夜送他到碼頭,要他去廣州河南海幢寺求老禪師收留。

8歲的雁秋,帶著一身傷痛,別母離鄉,到了廣州海幢寺。
老禪師見他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卻瘦骨如柴,衣衫襤褸,一身傷痕,便動了惻隱之心,決意把他收留下來。 (一)

未完待續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12-13 12:03 編輯 ]

TOP

回復 103# dw194711 的帖子

成日唔記得講比你聽, c6 (半個番鬼) 好鍾意聽你擺上黎既 "客途秋恨", 話好好聽.

佢話白駒榮唱出個種味道, 反而新馬冇...

thanks.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09-12-12 17:26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09-12-12 17:15 發表
成日唔記得講比你聽, c6 (半個番鬼) 好鍾意聽你擺上黎既 "客途秋恨", 話好好聽.

佢話白駒榮唱出個種味道, 反而新馬冇...

thanks.
100% agree.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棲身海幢寺
雁秋求得棲身之地,生存有賴,開始嚐到了人生的溫暖,恢復健康後,顯得更是英俊聰慧,頗得寺內老、少和尚的疼愛。
老禪師更愛他的忠厚、勤奮,便教他練拳習武,學少林武術,抄經認字,背誦經文。
雁秋從而練得一手好書法,能文能武,能動能靜。
老禪師不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良師。

雁秋時刻惦念著母親,把3年積蓄下來的300個銅錢,託人送回鄉下給母親。
母親雖然早已得知兒子的下落,幾次想到廣州看望兒子,但苦於無盤川路費,如今得了300個銅錢,便立即進城。
母子在海幢寺相會,禪師特別給雁秋放假半天,陪母親遊廣州城。
這個偶然的機會,使雁秋看到採南歌劇校招收粵劇學員的街招(廣告):凡12歲至16歲有志學藝者,均可報名投考,錄取的學員,免費提供食宿。
雁秋立意去應考,母親也覺得做戲總比做和尚好,也欣然同意了。
母子回到寺裡同禪師商量,老禪師早已看出雁秋聰明、剛毅,是個可造之材,便贊同他去應考。

應考時,老師首先驚奇雁秋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特別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非凡氣質,更是引人注目。
考武功時,雁秋耍拳舞棍嫻熟自如,馬步穩定,出手有力,使老師們頻頻點頭;考唱功,更是有趣,雁秋從沒有唱過,只誦了一段經文代替唱功,但卻受到老師們的一致稱讚,說他音色亮而美,高低抑揚有致。
結果以理想人選收為正式學員。
12歲的雁秋,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拜別恩師和寺內師長,踏進了梨園。

採南歌劇校原叫“天演公司”,創辦人程子儀、李紀堂、陳少白等。
他們思想進步,曾參加過孫中山發動的早期革命活動。
他們認為,宣傳革命僅靠文字,實難收到普及效果,於是建議創設戲劇學校,編寫愛國劇本,招收幼童,授以相當教育,俟其學業有成,乃出而表演,如是方可以滌除優伶平時不良的習慣,一新人之耳目。
李紀堂出資2萬元,還有粵中富紳黎國廉等捐款1萬元,辦了這間戲劇學校,由陳少白任校長兼編劇,招收學員80人,教授戲劇表演技巧等。
一年後開始演出,稱為採南歌劇團。 (二)

未完待續


相關搜索目錄: 武術 廣告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苦心學技藝


雁秋入學時剛好12歲,從禪院到梨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轉折。3年禪院生活,對一個孩童來說,生活無疑是單調、孤寂的,但卻又培養了他專心的學習精神。來到採南歌劇校,學習項目繁多,生活充滿朝氣,使雁秋嚐到人世的歡樂。練鞠魚、起虎尾、打大翻……等硬功,要流大汗,腰酸骨痛,同學們都暗自叫苦,但對捱過地主鞭打的雁秋,真是微不足道,況有3年少林功,就比別人練得好,練得勤,練得全了。他還利用時間學鑼鼓和各種樂器。
他抓緊一切機會,苦練基本功。比如練左右單腳,粵劇稱為“定金力”,是必學的功夫,有了這一基本功,在台上,才能站得穩,行得正,身段功架美。他遵照老師的指導,每天洗臉、漱口、看書、練聲,甚至同別人交談,他都起著單腳進行。直到他成名後,演出化妝時也起著單腳,持續到把妝化好為止。因此雁秋的單腳功夫穩如磐石,為全行之冠。他學打鑼鼓,又別出心裁地用兩支筷子作鼓竹,在自己的雙腿上當鼓敲打,用一條繩掛著一塊硬紙作大鑼,邊打邊唸鑼鼓口訣。因此靚元亨在演出上,節奏感特別鮮明,戲行稱“食正鑼鼓”。在樂器方面,除吹奏樂器外(按照行內習慣,演員為了保氣保聲,通常不學吹奏樂器),他是件件皆學,件件皆能,演出時常常能隨時頂缺,而且勝任自如。
採南歌班以1年時間,教學員練基本功和粵劇基本知識,同時也按行當學演幾出必演的戲,行內稱“嫁妝戲”。如小武行當,就有呂布的《轅門射戟》、《泗水關》、《獻美》、《窺妝》、《鳳儀亭》;周瑜的“一氣”,“二氣”、“三氣”、《蘆花蕩》、《歸天》;趙子龍的《趙子龍催歸》、《趙子龍保主過江》;武松的《武松打虎》、《戲叔》、《殺嫂》、《醉打蔣門神》、《大鬧獅子樓》、《飛雲浦》、《蜈蚣嶺》等。也排演新編的《兒女英雄》、《俠男兒》、《文天祥殉國》等戲,多是表揚忠義或諷刺時政的。雁秋在學習時以排傳統戲為主。老師教第一個戲是《醉斬鄭恩》,派角時同學們怕掛鬚,不樂意演鄭恩武生應工,唯獨雁秋卻認為這是學掛鬚的好機會,便毅然表示“我演!”後人因此傳說他是先學武生,後來才轉學小武;其實靚元亨是工小武行當的。
採南歌劇校開學一年後,便正式成立採南歌童子班,到四鄉、港、澳等地演出了。 登台之前,老師親自給雁秋選定藝名為靚元亨,“靚”字在當時藝人取藝名最常用,“元亨”兩字取其昌盛之意。靚元亨正式登上粵劇舞台,剛好13歲。
有一次,下鄉演出,飾演高懷德的演員突然急病不能登台,老師正在焦急中,又是他提出“我來頂”。老師見他如此勇敢和自信,便指點一二,讓他登台了。演出時,老師在“虎度門”(側幕)緊張地觀看,生怕他出亂子。誰知靚元亨一出場,觀眾就喝彩了。只見他眼神飛揚,出手乾淨利索;幾段口白,念得鏗鏘有力,字字圓正,聲音嘹亮,有權有眼;接著念:“罵昏君,你醉了……”然後食住“開邊鑼鼓”,“鏟椅”、“火上面”(運用內功發氣,使面部呈現出血色)、左右車身、閂城,動作準確,觀眾隨之連連叫好。老師也認為比原來演的還好,是小武人材,從此,就讓他擔綱演小武的應工戲。
採南歌班也演新編劇目,如《地府革命》、《兒女英雄》、《俠男兒》……等,內容多是宣傳反帝反封建。每台演九個劇目,其中新編劇目演一至二十。靚元亨則以演傳統劇的小武擔綱戲為主。

  一般來說,老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模仿的居多。但靚元亨卻不滿足,他向老師提問劇中的周瑜、武松、羅成等歷史人物出自何經何典,有無記載。老師經此一問,更愛靚元亨的好學精神,便向他逐一介紹。靚元亨聽後,記在心裡。自此,他的零花錢多用在買書本上。他對書中的描寫看得津津有味,仔細琢磨他所演的人物,難怪人們說靚元亨演戲有心思了。
靚元亨登台所演的“嫁妝戲”,所到之處,都受觀眾歡迎和稱讚,在人們中盛傳著:“採南歌班出了個小武仔,演得又好又落力。 ”在行內則引起叔父(老前輩)們的注意。著名第一小武周瑜利還特地到劇場觀看,看罷他演的《鳳儀亭》,確認靚元亨演的呂布很有基礎,功底好,扮相美,有聲會唱,是個好苗子,為粵劇有此後輩而欣慰。當時有“花旦王”之稱的蛇王蘇(男花旦),也抽空去看靚元亨的演出;剛好靚元亨演《羅成寫書》。羅成是唐朝名將,因被三王陷害,受困於銘關之外,自知生命難保,故而寫下血書,射上城樓,命其義子帶回京都長安,交與二王李世民,控訴元吉罪行。後羅成於黑夜中中敵計,身陷淤泥河,羅成寧死不降,而被亂箭射死。靚元亨在演出時,起單腳寫書,邊唱邊寫,悲壯激越;在身陷淤泥時,他連用單腳車身、“大劈叉”連續三起三落,表現了羅成艱難的掙扎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演得十分精彩,觀眾喝彩聲不斷。煞科後,蛇王蘇走入後台,高興地對靚元亨說:“亨仔,你的功底算過得硬,單腳寫書能演到這樣水準,實在難得,只係戲味還未演出來,還差得遠哩。不過,你年紀尚輕,用心學吧,你會成功的。”說罷,給靚元亨留下了地址,希望靚元享常來往。靚元亨得前輩名家勉勵和教導,心裡高興得說不上話來,他激動地接過蘇叔的地址,小心藏好。
不久,採南歌班因為經濟困難,演出1年便散班了,許多演員都轉入別的戲班去。後來,這批演員有不少成了名伶,諸如楊州安、余秋耀、靚榮、大眼錢……等,可見採南歌班劇校確實培養了一批技藝高超的粵劇人材。(三)

[待續]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12-13 12:01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化妝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拜師周瑜利  

年輕的靚元亨高興地接過蛇王甦的住址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訪。
蘇叔見他才15歲,卻長成18歲般的高大身材,可謂要身材有身材,要聲有聲,要長相有長相,真是算得上一表人材;而蘇叔更愛他的勤奮好學精神和敦厚的氣質。
交談之中,了解到靚元亨出身淒苦,如今採南歌班又散了班,還未有去處,使決然地收為義子,把他當作自己的入室弟子,傾盡全力,苦心培養。
自此,他經常隨義父到戲棚看演出,有更多機會同名家接觸,耳染目濡,使他獲得廣泛的藝術陶冶。
當時,蛇王蘇是有名的花旦,與他同班演出的,有著名第一小武周瑜利。
靚元亨工小武,對周瑜利的表演最為欽佩,天天泡在戲棚裡,細看周瑜利的表演,默默地記下周瑜利的每個動作、手勢、眼神,細品著利伯的“戲味”。
蛇王蘇為了使靚元亨能更好地向周瑜利學藝,特意向班主推薦,讓靚元亨做周瑜利的第三小武。
靚元亨自從做了周瑜利的第三小武之後,得到了周瑜利悉心提攜。
他常常勉勵元亨,說:“亨仔,今後你要留心我做戲,一年後,我推薦你到大班擔正印小武,望你能超過我。”周瑜利這番話,給靚元亨以極大鼓舞和信心。

粵劇演出的傳統慣例,凡小武行當擔綱的戲,均安排在日場演出,稱為“正本”,夜場則以演唱功戲為主,稱“出頭戲”。
周瑜利是著名唱家小武,也參加“出頭戲”演出。
這種安排,在當時是一個新的突破,為粵劇演出創開了新例。
利伯有心培養元亨,特意安排元亨與他同演“正本戲”,有時還同演一個角色,使靚元亨有更多實踐機會,周瑜利對靚元亨的要求十分嚴格。
一次,靚元亨演《一氣周瑜》,學足利伯的手腳,很是認真,其中有身背靠旗,左右車身,鯉魚翻水等高難度的表演程式,靚元亨演來輕盈利落,分毫不差。
入場後,大家都稱讚元亨功底好,似利伯手腳;唯獨利伯卻說:“亨仔功底不錯,可惜只係演靚元亨,還不是演一個被氣倒了的周喻。要知道,戲假情真,要做到情真,談何容易呵!小武戲不單單是做出架勢,還要講究真情,否則,你武藝再好,只知瞪眼火爆,人家一眼就看出你的假來。”周瑜利一席話,使靚元亨豁然開朗,明白了自己的表演有形無神的缺點,立即捧上一杯茶跪到周瑜利面前,向周瑜利行拜師大禮。
自此,利伯對靚元亨悉心傳藝,指點他多看多學其他名家小武的表演,豐富和充實自己。 (四)

[待續」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12-14 15:06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博採眾名家  

靚元亨在周瑜利指導下,努力地使自己向全才小武發展。
他廣泛地觀摩和學習眾名家的表演藝術,吸取融合周瑜利的唱做功,靚仙、東山的做、打,金山茂、鬼王標、突眼王等的眼神……

周瑜利在唱腔藝術上,首創了“平霸腔”,粵劇行內稱為“玉帶左”,也有人稱為“利伯腔”。
這種唱腔,突破了小武行當只用假嗓(左撇、霸喉)的傳統唱法,融平喉和假嗓為一體,使唱腔剛柔相濟、陰陽起伏,因此,周瑜利的聲腔高亢剛勁,嘹亮柔和,吐字清晰。
靚元亨吸取了“利伯腔”,成為唱做俱佳的小武,從而改變了“十個小武九個不擅唱”的說法。

靚元亨還認真研究名小武靚仙的表演。
20年代期間,靚仙以其精湛的武功表演,在戲行內風騷獨領,蜚聲四鄉。
他演出的《西河會》特別精彩。
《西河會》是粵劇新江湖十八本之一,描寫武藝超群的趙英強,鏖戰沙場,屢立戰功。
國賊崇安,謀官心切,暗害英強,冒領戰功,致使英強一家慘散,妻子遭人凌辱,險遭慘死。
趙英強為報仇雪恨,同國賊崇安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終於殺了仇人。
靚仙飾演英強,身段矯健優美,動作緊湊,在表現英強與奸人作生死搏鬥時,運用南派武功的高〓功夫,難度很大。
通常演出,多是一張〓上翻躍和搏鬥,靚仙卻用兩張高〓疊起,站在〓上騰空躍起,出雙飛腿,撐準對方胸口,然後連續揪摜,真實生動地表現了勇猛搏鬥的熾熱氣氛,手、眼、身、步,準確傳神。
這些表演,使靚元亨十分佩服,因而下決心把它全部學過來,並且成了他首本戲之一。

小武東山演出的《五郎救弟》,邊唱邊做,起著單腳,連續車身、翻身、掛腳,一氣呵成,然後連續扎八個不同形象的羅漢架,優美而富有特色。
還有小武大和的念白,字字清晰,玲瓏剔透;金山茂、鬼王標、突眼王等的眼神功夫,靚元亨無不作了反覆的學習,從而融匯貫通,運用到自己的表演中去。
在他擔任正印小武之後,經常在他的化裝箱位,掛起帷幕,獨自揣模和探索,細心地學習著前輩們如何運用手、眼、身、步、唱、做、念、打等表演技藝。
直到他成名後,仍然保持著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
班內的人,對他的這種鍥而不捨的學習精神,都十分敬佩,每當見到他放下帷幕,都知道他在研究技藝,不去打擾他。

由於靚元亨表演善於廣泛吸取,精益求精,因此,他的演出深受廣大觀眾讚賞,所到之處,場場爆滿,聲名大振。
宏順公司班主為他專門組成了祝華年新班,以靚元亨領銜,擔任正印小武。
靚元亨的義父蛇王蘇,能演能編,也特意為他撰寫新劇《蝴蝶杯》,作為祝華年開班新戲。

以靚元亨為首的祝華年班一組成,立即在廣大觀眾中傳開了,到處傳誦著:“真攔,真攔,新埋三十六班,靚元亨是第一班!”由靚元亨主演的《蝴蝶杯》,預告一出,就連滿9場,隨後凡是轉台,都連連爆滿。
靚元亨演出臺風很勁,很能吸引人。
每次出場,台下戲迷,無不聚精會神,全場鴉雀無聲。
有一次,他在香港高陞戲院演出日戲,那天是正月初三,時當正午,開場未久,突然發生地震,全港樓宇顛簸欲墮,海面波濤洶湧,正在這時,剛巧靚元亨出場,大擺身形功架,觀眾被他的表演迷住了,竟然沒有覺察到地震,這件事在戲行內傳為佳話。

由靚元亨主演的另一齣戲《可憐閨裡月》的“審女”一場,扣人心弦,十分精彩。
自此,“靚元亨審女”,便成了此劇的代名。
而祝華年班也因有靚元亨擔綱,一躍成為香港大班之首。
靚元亨的表演藝術也被粵劇行內一致公認為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完美境界。
是年靚元亨僅25歲。 (五)

[待續]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得名“寸度亨”



《鳳儀亭》是粵劇傳統名劇之一。
此劇靚元亨在採南歌班時,曾經學過和演過,但都是沿習前輩的演法原樣搬演,沒有獨創。
他擔任正印小武后,便下決心把呂布演好。
為此,他翻閱了《三國演義》,認真細讀書中對呂布的有關描寫,加深對呂布性格的理解。
呂布“膂力過人,號稱飛將”,騎術高明,箭法很準;但是他有勇無謀,容易受人擺佈;品質很壞,好色,反復無常。
由於他是個“有奶便是娘的人,因此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投靠,三改其姓,曾陷入王允所設的連環計。粵劇中的呂布,由長靠小武應功,前輩藝人創造了一套表演程式。靚元亨認為,前輩創造的程式不可廢,又不能死搬,還須根據呂布的性格,靈活運用,有所創新,有所增補,不斷豐富。

經過反復研究,靚元亨在他的表演中,突出地表現了呂布“好色、狂躁、賤格”的性格。
在《獻美》一場,靚元亨是這樣表演的:當貂蟬上前向呂布施禮、敬酒時,呂布不禁為貂蟬豔色而驚呆,他接過酒杯擱置唇邊,呆望著貂蟬,不覺把酒傾灑滿懷,待到王允上前請叫三聲:“溫侯請酒!”他才恍然猛醒,狼狽地舉空杯一飲而盡。
隨後王允喚貂蟬入堂,呂布若有所失地目送貂蟬入場。
這是一場武戲文做的戲,講究表演細緻,靚元亨運用酒杯、翎子等道具,配合著鑼鼓,以細微的眼神變化和做手的準確,很有層次地把呂布見到美色時,那驚、羨、喜、迷的內心活動,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在《訴苦》一場,一開場,靚元亨運用丹田氣,在內場唱一段“士工首板”:“呂奉先,為貂蟬,無心上殿。”唱得清晰嘹亮,帶怨帶忿。
那時,演出條件簡陋,沒有音響設備,但他嘹亮的嗓音卻能傳得很遠,很快便把整個廣場上的觀眾引入劇情。
這時,只見身穿小甲、腳踏高靴、手持畫戟的呂布,食住“大沖頭”鑼鼓出場,跳大架、左右車身,恰似腳如輪轉,輕盈灑脫,身段優美,威裡含恨,念著四句口白,其中說到“五倫顛倒,不仁父”時,眼似火冒,怒不可遏,但立即又把眼神稍斂,繼續說:“口食黃蓮心內苦……氣煞英雄俺呂布,無可奈何鳳儀亭上來訴苦。”接著唱左撇“梆子慢板”,全段以訴說為內容。
他邊唱邊舞邊扎架,唱做念舞功架高度集中。
靚元亨演來,舞蹈、扎架,眼到手到,每個眼神動作,都與鑼鼓齊起齊收,動作、手勢分寸之準確,好比用尺量過一樣,不拖泥帶水,沒有半點多餘。
他在扎架時,單腳站定穩如磐石,前弓後箭低而不坐;車身時輕盈矯健,單腳左右俯仰自如,架式多變造型美。
靚元亨在這齣戲中創造的四個功架,被稱為“呂布架”,一直為行內沿用;他的唱念功夫,也被喻為“用水洗一樣清澈明亮。”

呂布來到鳳儀亭,便拿出一把全新的大摺扇,聽著貂蟬向他訴苦。
開始聽她說只愛他一個,呂布不覺欣喜若狂,搖起紙扇來;接著貂蟬說,董卓要逼她為妾,使她欲愛不能,呂布勃然大怒,用力撥扇;貂蟬又特別強調說:“董卓有意奪呂布所愛”,呂布頓時怒火中燒,手中紙扇越撥越急。
這時靚元亨暗運內功,當即把一把新扇撥爛,從而表現了呂佈內心矛盾和變化。
“撥爛扇”這種突破傳統表演的創新,為粵劇增添了新的程式。

由於靚元亨在表演中,準確完美地活用程式,因此深受行家和觀眾的稱讚,並且給他以“寸度亨”的美譽。 (六)

[待續]

TOP

粵劇一代小武__靚元亨


武技求新巧




粵劇傳統劇有不少武松戲,諸如《武松打虎》、《武松戲嫂》、《武松殺嫂》、《醉打蔣門神》、《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等。
這些武松戲,都富有南派特色。
靚元亨不僅演過,對武松的性格還作過認真的研究,因此演得生動,性格鮮明,被廣大觀眾稱為“生武松”。

在全部武松戲中,靚元亨對《大鬧獅子樓》一劇中武松殺死西門慶一節表演特別考究。
西門慶是個侍富欺人,橫行一方的惡少。
他有非凡武藝,還豢養了一班打手,刁蠻凶狠,自負無敵。
據此,靚元亨首創融南匯北,在充分發揮南派武功的同時,吸收了北派的武打,精心設計了一場相當複雜、精彩的武打,從初次交鋒,到反復較量,直至殺死西門慶,層次分明,每個段落又各具特色。

武松帶著滿腔仇恨,來到獅子樓找到了西門慶,首先運用南派手橋、過〓功夫,打了幾個回合,西門慶便下樓入場,武松跟著翻身落樓,緊追入場;接著西門慶持槍復出,被武松打落,奪槍再打;西門慶的打手們立即蜂擁而上,截打武松,在此,靚元亨融合北派“埋蕩子”的武打程式,連同南派“六星四頭降撲”武打程式,打敗了西門慶的眾打手入場;西門慶持叉,武松持刀牌復出對打,這時武松仇恨壯雄心,越打越勇,以牌頂叉,翻身揮刀劈倒西門慶,為民除了大害。

靚元亨對這場武打,要求十分嚴格,講究節奏明快,既要打得真實、又要優美。
他反復強調,不論用拳、槍、刀、牌、叉,都要次次有度,有勁夠威夠猛,同時還要表現出人物的性格。
他說,西門慶要打出個“頑”字,武松要打出個“狠”字,武松打西門慶,比打蔣門神,難度要大得多。
因此,凡與靚元亨演過《大鬧獅子樓》的第二小武(飾西門慶),都感到自豪和榮幸,獲溢不淺。[完]

TOP

轉貼“金羊網--羊城晚報”

北梅南李兩芬芳
鄧圻同

李雪芳為廣東南海人,是20世紀初廣州著名粵劇全女班“群芳艷影”的正印花旦,擅演悲劇,以唱功著稱,嗓音清脆高亢,氣量充沛,曾以“仕林祭塔”一劇蜚聲一時,與北京的梅蘭芳齊名,有“北梅南李”之譽,首本戲還有《黛玉葬花》、《曹大家》、《夕陽紅淚》等。

梅蘭芳訪粵時,江霞公太史曾撰多首詩歌記其事,對梅蘭芳的演出推薦備至。無獨有偶,李雪芳當時在廣州的演出,亦大受南國詞人陳述叔的青睞。陳述叔名洵,號海綃翁,廣東新會人,時在廣州設館授課,館名“思蛤蜊室”。 1929年經朱祖謀推薦,任中山大學詞學教授。據時人劉斯翰先生在《海綃詞箋注》一書云:“海綃之迷戀李氏,雖值夏天西江水大,街巷水浸盈尺,猶涉足往觀雪芳演出”,又云“述叔曾寫詞十餘闋以贈,皆精心之作。”

1919年2月之春日,陳述叔到海珠戲院看李雪芳演戲,曾賦《絳都春》一詞相贈,詞云:

烘爐潤鼓,漸春到鏡奩,明珠光曙。漢苑洞簫,初試東風,流鶯語。吟壺曾結神山侶,共歡夕,梅邊尊俎。歲華依約,紅裁翠剪,採花釵股。休負,雙鬟為識,乍回首是在,驕塵紅霧。蘸語夜潮,回燭風廊,凌波步。霓震新按雲韶部,便不是,當年宮譜。會看聲動樞南,喚雷啟戶。

後來,陳述叔經友人介紹,與李雪芳會面,傾談中益覺投契和仰慕,此後便陸續賦詞相贈。有一次雪芳到外地演出,他還親到碼頭送行。

有段時間,李雪芳生病,久未登台。陳氏以為她已嫁人不復演戲。後來,李氏重登舞台,叔述無限驚喜,於是賦《探芳訊》一詞寄意,在此詞的前題中云:“雪娘病起,重見江湄,一月訛言,如隔世矣。”可見陳述叔對李氏的關懷和對她復出的喜悅。

李雪芳曾送給陳述叔一幀演《黛玉葬花》的劇照。述叔在劇照旁題寫“世間蕊珠”四字,並用小字附言“世間真有蕊珠人,漚尹贈雪娘詞也。已未除夕海綃題”(見左附圖)。相傳“蕊珠宮”乃神仙所居,“世間真有蕊珠人”有神仙下凡之意。漚尹是大詞家朱祖謀之別號,當時朱祖謀寓居上海,也曾看到李雪芳演戲。陳述叔還在《鶯啼序》一詞中云“想霓裳天上,如今散落人世”。他和朱祖謀一樣,把李雪芳的演戲和扮相比作神仙下凡,真是不謀而合。

數年後李雪芳有意淡出藝壇,述叔聞訊深感惋惜,賦《傳言玉女》一詞挽留,詞云:

蝶粉融酥,殘夢早鶯金谷。鈿簫猶戀,奈東風暗促。梨花閉雨,瀲灩春情盈掬。黃昏應是,怨紅愁綠。一笑香蘭,趁無人,計念熟。鳳箱重綺,理幽單半幅。泉華自澆,翠冷一簪寒玉。心灰長付,玳筵銀燭。

但畢竟雪芳年事已長,去意已決,據云後來嫁作商人婦。詞人與藝人的一段佳話,也到此結束了。上世紀30年代,李雪芳已在藝壇上銷聲匿跡。
“金羊網--羊城晚報”

TOP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09-12-18 14:09 發表
轉貼“金羊網--羊城晚報”

北梅南李兩芬芳
鄧圻同

李雪芳為廣東南海人,是20世紀初廣州著名粵劇全女班“群芳艷影”的正印花旦,擅演悲劇,以唱功著稱,嗓音清脆高亢,氣量充沛,曾以“仕林祭塔”一劇蜚聲一時 ...
聽說李氏嫁作商人婦後, 夫家家道中落, 李氏傾囊相授....

佩服.

p.s. 冇法, 亞 Sue重德輕材...

TOP

武生王__靚榮 (1887 - 1947 )

靚榮  
原名張桂榮,字華泉,靚榮為藝名,篁村亨美人。
少年即在“採南歌舞班”學藝,成名後,先後在當時的粵劇鉅型班“人壽年”、“大羅天”、“覺先聲”、“國豐年”等劇團擔任台柱。
他擅演岳飛、關雲長、楚霸王等威武人物,嗓音宏亮,武功嫻熟,關目(眼功)、身型紮實有勁,每出場時便先聲奪人,被尊稱為“武生王”。
他擔綱演出的首本戲有《岳武穆班師》、《霸王別姬》、《華容道》、《狸貓換太子》等。
1924年,靚榮曾隨“人壽年”班在家鄉篁村演出,莞城一帶及四鄉群眾,莫不爭相購票,一睹為快。

1938年11月,廣州淪陷,靚榮攜妻帶子避居香港,後赴美國三藩市演出,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一直滯留美國。
1946年末,靚榮回到廣州,加入“大龍鳳”劇團,觀眾仍稱譽他“正宗武生唱腔”、“演技不減當年”。
l947年冬,靚榮在演出中暈倒,送柔濟醫院急救,不久病逝。

靚榮在演出和練功之餘,喜愛飼養相思鳥和海南了哥,繪畫、攝影亦頗有造詣。
生前曾親筆精心抄錄有傳統曲本一厚冊,建國後,由其女婿捐贈給廣州市文化局,現存粵劇研究會

TOP

華容道      靚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a-knCKwS6Y/

TOP

貼白駒榮時,漏左呢首名曲。



                        泣荊花__白駒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3d_4Sd2qjA/

TOP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09-12-23 03:03 發表
貼白駒榮時,漏左呢首名曲。



                        泣荊花__白駒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3d_4Sd2qjA/
係LOR, 咁都漏得!
上面撻晤著, 撻NE條..................之參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B4F6hRUuAk/

TOP

何兄,去到109#就唔再落,所以睇唔到你的帖。

TOP

呢個topic經常如此,所以貼重復又唔知,貼漏又唔知,變左盲摸摸。

TOP

開臺至今都係寫掌故__八、九十年前既八股,寫既悶,睇既仲悶。老何話齋:悶我牙!真係sorry!悶親各位。暫且打住,轉下口味,睇下現時中國大陸的優秀紅伶既演出。

   彭熾權,當代粵劇紅伶。勤奮好學,博采眾長,戲路寬廣,扮相英俊,聲腔圓潤柔和,清脆明亮,流暢自如,高音不尖,低音不沉,徐疾有致,字字對板。表演傳神,自成風格。過去他主要效法 “新馬腔”但摻揉羅品超之刚,文覺非之柔,故其聲實腔悠,運氣自然。他的做功,動作爽快,功架扎實,在包捶花上下句鼓點、舉手投足,結合眼神,捶捶食正。
   近年來被觀眾譽為粵劇新秀“四大天王”之一。亦多次出國到美、加、新和港澳等地演出,得到國内外各界人士的讚揚。

   葉幼琪,當代粵劇新秀,星腔第四代傳人。

易水送荊軻    彭熾權 葉幼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0ryD8rgaeE/

TOP

風流天子      彭熾權  葉幼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GSLVxcHC98/

TOP

當年(未知年份)大老倌聚首英京樓頭,你認得幾多個呢?我叫得出名字的有四人,認得但忘了其名字的有二人。

TOP

梁祝恨史(全劇)    芳艷芬 任劍輝 陳好逑 周海棠 靚次伯

http://www.tudou.com/player/outside/player_outside.swf?iid=40972090&default_skin=http://js.tudouui.com/bin/player2/outside/Skin_outside_18.swf&autostart=false&rurl=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0-1-6 14:14 編輯 ]

TOP

再進沈園   羅家寶



沈園  二首       陸游
(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放翁此二首,用情之深,感人肺腑。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0-1-9 04:16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0-1-9 03:57 發表
再進沈園   羅家寶

沈園  二首       陸游
(一)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二)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放翁此二首,用情之深,感人肺腑。
此二首是陸游紀念亡妻唐婉(應玉部)之作。詩人原娶表妹唐氏,感情很好,因不為陸母喜愛,被迫離異。唐氏改嫁,陸游亦另娶。不久唐氏鬱抑病死。四十年後,陸游七十五歲,重過沈園,寫下此傳頌名篇。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