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言:「若蒙古人能繼續本身勇猛善戰之能,元朝便不會被逐北方。」此說當否?
簡單來說﹕
否。
1.蒙古人數少
2.版圖太大,難以控制
3.政治手段不高明
所以就算蒙古軍再強勁,不懂治國也是枉然,遲早也會被轟出中土之外。
詳細分析﹕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撓勇善戰。然而入主中原後,仍學不懂「馬上得天下」卻不可以「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最終民變四起,被朱元璋立明而亡。
元軍入主中原後,軍心開始散漫的確是缺點之一,然而蒙古人數目不多。元代內徙中土的蒙古、色目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全蒙古族人也只佔大約五分之一。所以就算蒙古人勇猛善戰,若全國的反對聲音眾多,也沒有如此龐大的軍力控制民變。除非能把所有反對者也殺死,但反對人數眾多,會影響經濟和社會運作,是殺不完、殺不得的。
再者,版圖太大,軍力分散。版圖幾近遠至歐洲,四大汗國後期各自為政、內部不穩,擁兵自重。就算蒙古兵再強,一來兵力被分散各地,二來被利用為政治工具。既不能集中火力,又淪落自自相殘殺,例如合贊汗死後,察合臺汗國分裂,各部諸侯自立為大汗。槍口對內,也沒有完善的軍隊機制,所以多強也沒有用處。
而且元朝並無長期的政治理想,只專心徵斂財富和防制反抗,把人民分為四等的歧視手段和其他高壓政策,也使中原地區的人民怨聲不斷。而且經濟上不懂節制,入主中原後對外征戰頻繁令國庫耗損極大,唯有開拓稅源,一時科差雜稅大增。順帝為解經濟困擾,濫發鈔票,使物價飛漲。這不是軍隊的強弱所能左右的。
所以,無論蒙古人能否繼續其本身勇猛善戰之能,他本身的政治不穩和經濟失調也足以使元朝元氣大傷,加上因政治手段不高明,惹得民變四起而又沒有大批軍隊對抗,最終滅亡也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