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汽槍 | 軍服 | 直升機 | War Game | 軍用品 | 軍事模型 |

發新話題
打印

二戰德國黨衛軍4

二戰德國黨衛軍4

黨衛軍第十三“彎刀”武裝山地師(克羅地亞第一)
13th WAFFEN-GEBIRGS 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1) Handschar


大量的日爾曼的德裔亦不能滿足希姆萊擴大黨衛軍的要求,促使希姆萊把眼光投向了非德意志族人,早期這些非德意志民族的東歐人起先是在德國國防軍服務,充當治安和集中營看守等職位,但是希姆萊卻有自己的打算:

1943年2月20日,希姆萊下令組建了以波斯尼亞[南斯拉夫地區]的穆斯林志願者(Bosnian Muslim)組成的黨衛軍第13“漢特塞爾”志願山地師(克羅埃西亞第一)[13.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Handschar (kroatische Nr. 1) “Handschar”],併為該師把舊奧地利陸軍的回教團所擁有的飾品都找了回來,該師成員大多佩帶紅色的土耳其氈帽(red fez),成員在隨軍阿訇的指導下,做回教式祈禱,希姆萊甚至找來了耶路撒冷的回教主協助,藉以監督這個師;Handschar是指阿拉伯短彎刀,所以有些資料會翻譯為“聖刀”師,其的主要任務不過是用來清剿遊擊隊

該師的一些基礎骨幹人員來自第7SS“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43年7月-44年2月在法國訓練,在期間還發生了一次暴動。44年3月開始參與在克羅埃西亞的薩菲(Srem)圍剿遊擊隊的行動,44年12月該師解散,剩餘的德意志族人組成“哈格戰鬥群”(Battlegroup Hanke)在匈牙利(Hungary),布達佩斯特(Budapest)南部,在巴拉頓湖(Balaton)奧地利的德拉瓦河(Drava)等地作戰,直到45年5月向盟軍投降。


在克羅地亞語中指穆斯林的一把傳統的阿拉伯式彎刀,傳說中是真主阿拉的先知穆罕默德得擁有。在波士尼亞語裡被稱為“Hanzar”。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克羅地亞的警察部隊也配有這種彎刀。

  該師的標誌即是彎刀“Handschar”。



黨衛軍第十四”加里西亞”武裝擲彈兵師(烏克蘭第一)
14th WAFFEN-GRENADIER DIVISION DER SS (ukranische Nr 1)


由於希姆萊分辨不出加里西亞係和非加里西亞係的烏克蘭人,乾脆把兩者都加以招募,44年6月在德國進行訓練,44年7月趕到東線,隨後在布羅迪-塔爾諾包圍圈(Brody-Tarnow)中,一戰幾乎全軍覆沒,殘於人員回到斯洛伐克(Slovakia)休整,重建。其後,進行了清剿遊擊隊的一些零星戰鬥,45年5月想辦法逃到了西方盟國控制區,並向英軍投降,並設法避免了移交給蘇俄的厄運。

該師大部份成員來自烏克蘭西部的加里西亞(Galicia),該師標誌來自俄皇列夫﹒丹伊洛夫伊維奇(Lev Danylovych 1264 - 1301)統治時期烏克蘭軍隊的軍服上代表王室的徽章,“lev”的意思是“獅子”。


黨衛軍第十五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
15.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


1943年早期,由拉脫維亞(Latvia)人組成的一些治安性質的組織,組成了拉脫維亞志願軍團(Lettische SS-Freiwilligen Legion );1943年3月達到旅級規模,又以此為基礎加上從骷髏旗隊調來一些人員於1943年11月共同建立了黨衛軍第15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一)[15.Waffen-renadier-Division der SS (lettische Nr.1)]。44年初在耐瓦(Nevel)前線作戰,44年夏天參加了納爾瓦(Narva)血戰,44年11月全師經庫蘭(Kurland)向波美拉尼亞(Pomerania)[中北歐波羅地海沿岸地區,現分屬波蘭和德國]撤退,12月撤退到波蘭北部城市托倫(Torun)休整。45年5月部分向蘇軍投降,一部分向美軍投降。


該師大部份由拉脫維亞志願者組成,由此得名。

該師的標志誌字母L和羅馬數字I表示是第一個黨衛軍拉脫維亞部隊。


黨衛軍第十六“帝國元首”裝甲擲彈兵師
16.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Reichsfhrer SS


該師是以黨衛隊頭子希姆萊的警衛營為基幹發展起來的一支部隊,而希姆萊本人也希望其成為自己的“私人部隊”,故由此得名。該師的標誌即是“帝國元首”希姆萊制服的領章。


黨衛軍第十七“古茲﹒馮﹒伯利辛根”裝甲擲彈兵師
17th SS-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Gotz von Berlichingen


古茲﹒馮﹒伯利辛根(1480∼1562)──16世紀德國著名的雇傭兵統帥之一,斯華比亞騎士。

  他在1504年的Landshut之戰中失去了右手,后來裝上了一支鐵手。他在對歐洲一系列城市進行的侵略中壯大了自己的聲望。在1524年∼1526年的農民戰爭中,他很不情願的領導德國南部法蘭哥尼亞的農民起義軍,後來在農民軍被擊敗之前拋棄他們而去。在1542年他加入神聖羅馬皇帝查里斯五世(Charles V) 的軍隊,參加了對土耳其人的戰爭,兩年後又和法國人交戰。關於他最後的結局很抱歉我沒有資料。

  一件很有名的事是:他曾經對蘭姆伯格的騎士們說到“吻我的屁股!”

  另外他的口頭禪是:“是”就應該是“是”,“不”就應該是“不”!

  該師的標記即是伯利辛根的鐵手。

(該師戰史在#7有補上   請參閱)


黨衛軍第十八“霍斯特﹒維瑟爾”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18th SS- FREIWILLIGEN-PANZERGRENADIER-DIVISION Horst Wessel


霍斯特﹒維瑟爾──納粹黨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本是一個頗有名望的基督教牧師魯得維格﹒維瑟爾(Ludwig Wessel) 的兒子,後來不顧父母的反對放棄自己的法律學業參加了衝鋒隊。20年代末任衝鋒隊第五突擊隊(Sturm5, SA)隊長,駐守在柏林的一個共產黨人盤踞的區域,由於領導了幾次騷動因而在納粹黨徒中頗有威望。

  在1930年1月他被共產黨人開槍射傷,在2月傷重不治。德國宣傳部長戈倍爾遂將其吹捧成一位“英雄”人物。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他是在嫖娼時,被身為紅色前線(Rot Front,一個德國共產主義組織) 成員的妓院老板開槍擊中嘴部打傷。

  後埋在柏林公墓區 Nikolaifriedhof 的霍斯特﹒維瑟爾之墓

  在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納粹為維瑟爾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並且每年都要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在戰爭臨近結束前,納粹份子將紀念碑轉移(有資料說維瑟爾的屍體也被運走),具體下落不明。而現在在原地的墓碑是他父親的,但是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

  維瑟爾在死前所作的一首游行時的樂曲《高舉旗幟(Die Fahne Hoch)》被定為納粹黨游行時的非正式歌曲。

  該師原計劃由衝鋒隊志願者組成,但是這個計劃沒有實現,而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該師的標誌就是衝鋒隊的標志。


黨衛軍第十九武裝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
19th WAFFEN-GRENADIER 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


類似第15SS擲彈兵師,黨衛軍第19擲彈兵師(拉脫維亞第二)[19. 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 lettische Nr 2)]是44年初第2個拉脫維亞(Latvia)志願兵師,黨衛隊骷髏旗隊(Totenkopf Standarte)的第2摩托化旅(SS-Brigade mot.2)部分人員建立,1944-45年在.波羅的海岸(Baltic coast)附近和庫蘭(Kurland)作戰,45年5月在米托(Mitau)向蘇軍投降。


該師也是由拉脫維亞志願者組成,標志字母“L”和羅馬數字“Ⅱ”代表黨衛軍的第二個拉脫維亞人部隊。


黨衛軍第二十武裝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
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


而黨衛軍第20擲彈兵師(“愛沙尼亞第一”)[20.Waffen-Grenadier-Division der SS (estnische Nr.1)]是第一個加入黨衛軍作戰序列的東方志願軍團,以在42年8月建立的愛沙尼亞軍團為基礎(Estnische Legion),後期加入第5SS“維京”(Wiking)裝甲師。可是該組織一直沒有停止招募過愛沙尼亞(Estonia)人,44年1月正式命名為師,44年4月至8月在納爾瓦(Narva)作戰,後突破庫蘭(Kurland)包圍圈後,其殘存部隊向東普魯士撤退,一直戰鬥到1945年5月在普魯士(Prussia)向蘇軍投降。

波羅地海的三個小國家所編成的這三個師,儘管在大戰的後期前途暗淡,好夢成空,仍然抱著最後的決心與德軍共生死,與血海深仇的蘇俄血戰到底,其後,所有的師都遭到了重創,劫後餘生者被趕進蘇俄的集中營過去了最後的悽慘歲月。

該師由愛沙尼亞志願者組成。 標誌上上的”e”字母代表愛沙尼亞的縮寫。


黨衛軍第二十一“斯坎德培”武裝擲彈兵師
21st WAFFEN-GEBIRGS DIVISION DER SS Skanderbeg


以阿爾巴尼亞科索沃(Kosovo)地區穆斯林為基礎組成了黨衛軍第21“斯坎德培”山地師(阿爾巴尼亞第一)[21.Waffen-Gebirgs-Division der SS Skanderburg (albanische Nr. 1)] ,(Skanderbeg:斯坎德培,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

該師是第2個建立的穆斯林師,44年夏天建立,軍官大多來自第7SS“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同時從13SS吸收了一個超編的阿爾巴尼亞團(Albanians),44年9月時僅有6500人,僅僅夠稱為一個旅而已,44年10月參與了圍剿遊擊隊的一些戰鬥,該部隊鬥志不強,士兵開小差現象十分嚴重,不到一個月只剩下86名軍官,467名軍士(NCO)和899名士兵,其中一半是阿爾巴尼亞人,結果不得不解散該部隊,殘余人員組成斯坎德培戰鬥群(Battlegroup Skanderbeg)加入在南斯拉伕的第7SS“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的第14團,1944年12月到45年1月在茲沃爾尼克(Zwornik),別利納(Bjellina), 布爾奇科 (Brcko)地區戰鬥,隨後少數倖存者和SS訓練學校的學員一起組成了黨衛軍第32“1月30日”志願擲彈兵師[32. SS-Freiwilligen-Grenadier-Division “30 Januar”]。

紀念斯坎德培〔約1405年∼1468年一月十七日〕——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

原名喬治•卡斯特里奧蒂〔George Kastrioti〕,出身貴族,其父親是阿爾巴尼亞的大公。1923年作為人質羈留奧托曼土耳其蘇丹宮廷,接受伊斯蘭教,得教名斯坎德〔Skander〕。 宮廷禁衛軍事學校畢業後參加土耳其軍隊,因作戰有功,受軍銜“培”〔“beg”-蘇丹軍隊中的一種軍銜〕, 從此稱斯坎德培。1438年任克魯亞區蘇巴什〔區長〕,著手準備起義。

1440年任迪勃拉總管。1443年11月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民舉行反抗土耳其侵略的總起義,率三百名騎兵佔領中部要塞克魯亞,宣佈阿爾巴尼亞公國恢復獨立。1444年3月聯合各地貴族成立阿爾巴尼亞聯盟並組建阿爾巴尼亞軍隊,被推為聯盟領袖和軍隊最高統帥。1444∼1466年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民擊退土耳其軍隊十三次大規模進攻,其中1450年的克魯亞保衛戰最為著名,使阿爾巴尼亞獲得半個多世紀的獨立。1468年斯坎德培死後,阿爾巴尼亞又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並統治到1912年。
該師的標誌“雙頭鷹”也是阿爾巴尼亞國旗的圖案,阿爾巴尼亞號稱“山鷹之國”,鷹被認為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徵。


相關搜索目錄: 軍服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