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的哲學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亞"是一個思考模式總愛拆解分析,把每事物分成不同次序,不同段落, 例如把邏輯思考,分為三段論,1﹐命題,2,推理,3,結果。
因簡單、清淅好用,所以原用至今。
更有趣是他提出兩個假設概念,一是「可能的」與二是「必然的」使思考時更加準確。
"亞"死後門生把他著作分類和出版全集,當中把一些有自然學(形學) 之後(上) 所討論,「不會改變」的事物歸納為"形而上學。
如;人
人有實體,這是"形"
而每個人同樣有,愛/感覺/欲望和思想,這些就是"形而上"
他在實踐理論中,運用四因論,把形而上與形結合起來,四因有,1,材料因,2,形式因,3,動力因,4,目的因。
當中1,材料因(原材料),3動力(實踐行為),和 4,目的因(產物), 都是有"形"之物,
而2,形式因(設計意念/方法) 就是"形而上"。
例如;肚子餓想食飯(目的) ,想想有何東西想吃(形式)
找食物或食材(材料)
煮食或購買(動力)。
當中構思煮法或買法就是"沒有形"但存在的形而上。
在倫理學中,他提出中庸,他認為天生有慾望,是為心中幸福而努力,約慾望不足會被社會淘汰,過度渴求反會自取滅亡。如;自尊不足會卑屈,適量會矜持,過度會傲慢,
愛心不足會冷漠,適量有愛,過量會亂情。
正義不足會偏私,適量會公正,過量會矯横。
他認為中庸就是調理行為和情感,使能穩定前進。
"亞"的名言很多,如;
1,壞人因畏懼而服從,好人因愛而服從。
2, 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
3, 在科學上進步而道義上落後的人,不是前進,而是後退。
4,遵照道德準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