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此就要杀彼——郑国武姜太后狠毒的偏爱
郑国在西周末年才得以分封建国,首府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第一任君主是郑桓公姬友,他是宣王的弟弟,幽王的叔叔。在幽王末年之乱中,正在镐京工作的桓公同志英勇献身,死于王事。姬友死后,他的儿子姬掘突即位,发誓要替父亲报仇,点起兵马和犬戎大战于镐京,虽然屡战屡败,但是精神不坠,一直坚持到各路勤王大军的到来。平王即位后,犒赏有功之臣,掘突以首义之功被提拔为卿士,留京辅政,遥领郑国。过了二十几年,姬掘突病亡,因为有和蛮夷战斗的光荣历史,所以在有周王参加的追悼会上被冠以奴隶主阶级伟大的军事家这一称号,谥为“武”。而顶替郑武公为革命继续工作的人,就是他的长子姬寤生。
姬寤生这个名字非常的坦诚,“寤”是颠倒的意思,“寤生”就是倒着出生。原来他老妈武姜临盆的时候,姬寤生小朋友因为是第一次从子宫往外出,经验难免不足,竟然双脚先伸了出来,这下可把武姜疼了个死去活来,所以出生后母亲并不喜欢他,干脆给他起了个寤生的名字,以示惩戒。过了几年,武姜第二次临盆的时候,顺利的产下一个听话的男婴,两下一对比,做妈妈的心中自然就有了偏向,所以武姜非常宠爱“易生”的小儿子姬段。(其实照她的取名规律,应该叫姬易生才对。)姬段长大后也没辜负武姜的期望,生的是明眸皓齿,唇红牙白,一副迷死人不偿命的明星像,老妈是越看越喜欢。所以武公临去世前,武姜就提出要他立姬段为新君,不过武公是个大周朝的老革命,脑袋自然比较僵化,认为立接班人毕竟不是选模特,最后还是立了长子姬寤生为世子。
郑庄公姬寤生即位第一年(公元前743年),武姜就迫不及待的提出要把姬段分封到富裕膏腴之地,于是庄公就把荥阳划给了弟弟,还大方的给了他一个荣誉称号——“太叔”。(听起来好像有多么的老成持重,但那时姬段也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孩而已。)大夫祭仲提醒他说:“荥阳比咱们首府新郑都大,应该直辖,不应该随便封人。”姬寤生装作一脸无奈,指着后宫说:“没办法啊,都是让老太太给逼的。”武姜通过这件事情,认为大儿子没主见,好欺负,便给姬段修书一封,让他在荥阳好好准备,联合各界人士建立反姬寤生统一战线,以图大事。
过了几年,姬段在武姜的挑拨鼓励下又修城墙又练民兵,搞的不亦乐乎。大夫们又一次提醒庄公,说姬段有谋反的迹象,庄公眯着眼意味深长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姑待之。”又过了几年,姬段看着庄公这边好像没什么动静,于是便放开手脚明目张胆的大干起来,四处拉壮丁,把荥阳周围的农夫都编入了军籍。他还给武姜写了封信,约定好了时间,准备到时候来个上阵母子兵,里应外合的发动政变。
姬段母子俩兴高采烈、旁若无人的策划阴谋,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庄公冷眼看着这娘俩演戏演的差不多了,姬段的反迹也暴露无遗了,马上果断的把几年前早已写好的姬段的罪状公布于众,并发兵讨伐。精锐的政府军一战就把姬段的农民军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只身出逃的姬段这时候已经成了A级通缉犯,理屈词穷、众叛亲离,而自己的靠山母亲也自身难保,救不了他了,只好挥剑自杀了事。
郑庄公得知弟弟的死讯后,流下了鳄鱼的眼泪,他“悲痛的”对周围大臣们说:“我这个姬段弟弟啊,总是好走极端,本来还想兄弟俩一块把酒言欢呢,他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不过他对还活着的另一主犯武姜可就不那么客气了,冷着脸发毒誓对老妈说:“非到黄泉,不相见也。”心想干脆把她气死算了。
不过心理素质优秀的武姜妈妈也非比常人,虽然小儿自杀、大儿不认,但她依然像个邻家老太太一样活的自自在在,似乎早已参透了生死两道的玄机。就这样过了几年,倒是庄公越来越坐不住了,一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母子终归血肉相连,感情肯定还是有的;二是时间长了,风波过后,人们又发挥了同情弱者的心理本能,觉得庄公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实在于孝道有亏。这样武姜活的时间越长,庄公就越被动,但是自己毕竟发过“不到黄泉不相见”的毒誓,所以庄公对此也是左右为难。这时候,正好有个叫颍考叔的人来敬献贡品、巴结领导,得知情况后,对庄公说:“国君不必烦扰,只要给我几个民工,肯定解决您的问题!”庄公将信将疑,遂任命颍考叔为包工头。颍工头于是召集起农民兄弟,大家拿着古代化挖掘工具硬是挖通了一条通往武姜妈妈卧室的隧道,隧道深的连地下泉水都渗了进来,于是颍考叔把它命名为黄泉隧道。隧道竣工典礼仪式上,郑庄公和武姜终于在“黄泉”相见了,尽管环境黑暗潮湿,也没有音响设备,母子俩还是禁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兴的唱了起来。庄公唱:“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见亲娘于隧道中啊,儿心头是乐融融)武姜和:“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随儿走出隧道去啊,娘心里也是乐滋滋)于是母子“融融泄泄”,和好如初。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武姜对自己的长子不但丝毫没有爱意,而且心肠之狠(假如政变成功,武姜肯定支持姬段除去郑庄公),让人震惊,令人发指。最后庄公虽然不计前嫌的原谅了她,不过这个狠心的老太太如果还有良知的话,也应会在羞惭中度过自己的风烛残年。
quoted from:
http://bbs.book.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