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汽槍 | 軍服 | 直升機 | War Game | 軍用品 | 軍事模型 |

發新話題
打印

[檔案] 媒體解析印度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到底怎麼樣?

媒體解析印度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到底怎麼樣?

7月6日的俠客島沙龍,我們請到了曾在印度工作生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青年學者林民旺,與我們分享了他眼中的印度。本次沙龍自邊界問題起,談的話題非常廣泛,涉及歷史和現實,也包含了印度目前的經濟軍事實力,國家戰略,社會情況等。對於想通過新聞獲取更多知識的島友來說,本次沙龍的信息量還是非常豐富的。  因此,我們整理刊發出本次沙龍的文字實錄。也因為信息量大,所以沒怎麼刪,有點兒長。但看完相信會有所得。
  邊界
作為本次沙龍的開端,我們可以先聊聊邊界問題。
邊界問題是中印關係的核心問題之一。中印在2008年之後,經濟發展的差距就迅速拉開。原來印度的GDP大概是中國的二點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現在印度國內生產總值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相信很快中國就是印度的六倍多了。所以,對解決邊界問題,印度顯得稍微焦慮一些,也急迫一些。
為什麼印度會選擇這個時機在錫金段上同中國對峙呢?從印度的角度看,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從去年到現在,中印關係走勢不太好,現在算是集中爆發去年印度要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當時有六個國家反對;印度認為它沒能順利進入,是以中國為首反對所致。另外,印度想把虔誠軍頭目列到聯合國的恐怖分子名單中,它認為也是中國擋住了它。去年一整年,中印關係經歷波折,所以今年印度以邊境對峙作為反制措施, 4月份達賴訪問達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樣,印度有測試中國的意味因為莫迪訪問美國,跟特朗普見面,兩國戰略夥伴關係重啟;接下來的七月份,印,美,日將在馬拉巴爾舉行軍事演習,可以說這是1992年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再加上這次對峙的時機,看上去就像是印度在測試中國的戰略耐性。
中印邊界爭端最終會怎麼解決呢,沒有人知道。但是我想印度至少是有後悔過的。未來的解決,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政治領導人的決心和決斷。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民粹主義的情緒上升,所以領導人都不敢輕易地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中印邊界問題要解決,核心的問題就是達旺的歸屬問題,原國務委員戴秉國今年年初接受採訪的文章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此次對峙,大家可能比較激動,覺得為什麼不打,但其實冷靜看看就知道,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很低。中印兩國都是有核國家,光這一點就足以要求雙方要謹慎地考量戰爭的可能性當然,小規模衝突是有可能的。(俠客島按: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爾發生了交火衝突)
中印邊界問題的爭議,主要由東段,中段,西段,錫金段構成錫金段過去一致認為沒有爭議; 中段基本上是三個點有爭議,由印度實控;東段也是印度實控;西段主要是中國實控關於中印邊界問題解決的路徑,主要思路就是“三步走”第一是確定解決的基本原則,2005年已經把解決的原則協議簽訂下來了,第二是確定解決的大框架,也就是最艱難的部分,需要進入實質性的談判。第三步就是立樁,確認等技術性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第一部分,正在第二步的艱難時刻。第二步如果解決了,第三步就沒有問題了。
現在對邊界問題的分歧主要卡在哪裡呢?印度認為,要繼續去澄清實控線。中方認為,不要再去澄清實控線,應該集中精力尋求政治解決。政治解決的意思就是不要講法律,也不要講歷史,因為雙方都有自己的部分道理和依據,怕說不清,那麼我們就應該以政治方式把邊界劃分了。印度為什麼要去澄清實控線呢?因為目前的實控對印度是有利的,它可以澄清實控線後一直拖著,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形成為事實上的邊界。對中方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的,這就是爭論的一個焦點。
邊界問題誰都關心,中國人關心,印度人也關心,可以說邊界問題算是印度心頭最大的問題,加上印度媒體的炒作,所以每次有所謂越境事情發生的時候,印度媒體的報導傾向給人的感覺就是中國人又欺負印度了。就像這次一樣,印度媒體一上來發了一個原來的視頻,根本不是這次的,但媒體說中國人又進入到印度境內了。幾天後發現不是這樣的,現在就改成說中國人欺負不丹,中國人跑到不丹境內去了,我們印度要支持不丹頂住中國。
我們也可以說說此次爭端中不丹的角色。不丹這個國家很大程度是被印度完全控制的,包括經濟,政治等等方面。
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地理所限,它所用的石油,普通商品等等,都必須從加爾各答口岸上來,然後過境印度才能運到不丹,所以印度死死地捏著不丹的命脈。不丹經濟也完全依靠印度,出口水電是不丹經濟最重要的部分,印度人幫助建水電站,然後再幫不丹把電出口到印度,兩國電網是完全連接的。另外,印度從大英帝國繼承了帝國遺產,所以過去不丹的外交甚至都由印度來指導,直到07年,簽訂了新的條約,不丹的獨立性才稍微強一點。
莫迪在14年5月份上台之後首訪就是不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新領導人上台後,首訪是有很重要的信號意義的,比如習主席首訪俄羅斯;那莫迪首次訪問不丹是為什麼呢?印度人告訴我,不丹是“印度真正的朋友”,像尼泊爾,孟加拉,還算不上印度最核心的好朋友。
  視野
印度人怎麼看中國呢?
如果你去做民調,你會發現巴基斯坦是印度人最討厭的國家;第二個大概就是中國了很多中國人去印度,尤其是和精英階層接觸會發現,印度的精英階層不怎麼喜歡中國的。那你問普通人怎麼看中國,普通人根本不在意,對中國也無所謂。
我們都知道,中巴經濟走廊經過巴控克什米爾,所以從政治正確上說,印度認為它不能支持一帶一路。在一帶一路這個問題上,印度是蠻強硬的,但5月份的一帶一路峰會,它有點被日本和美國給騙了,日本和美國在會前都派了代表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原來印度預期美國,日本都不會參加一帶一路峰會,所以它也堅決不參加5月14號高峰論壇開幕式前,也就是我們國內的13號晚上,印度發了一個聲明,說明為什麼不參加一帶一路峰會,談到一帶一路存在的問題,比如說過重的債務負擔,環境問題等等。
印美關係的變化也很有趣。奧巴馬時期確實是印美合作的黃金期,因為莫迪大國外交的重心是美國。而奧巴馬實行亞太再平衡,那誰來平衡呢?就像新加坡原總理吳作棟說的,東盟就像一個飛機的機身,中國是飛機的一個翼,那另外一個翼應該誰來呢?肯定就是印度,只有印度這麼大的體量才能夠平衡中國。所以奧巴馬當時發現莫迪很親美,兩方一拍即合。
但是到了特朗普,有點變化特朗普基本上算是把印度冷了六個多月印度一直推動莫迪儘早訪美,特朗普就說年底來訪問吧;等安倍,習近平主席都去訪問完之後,印度急了,最後總算推動在G20峰會前見了特朗普,也達成了聯合聲明,關係發展也比較符合我們之前的一些基本預判。
  實力
那麼,印度的國力到底如何?
印度的整個經濟發展還算是比較快的。我記得十年前,中國的GDP大概是處在世界第六的水平,印度是處在世界十三,十四的水平。十年之後呢,中國的GDP到了世界第二,印度跑到了第六,很快就第五了。現在,從PPP購買力平價來算的話,印度排在第三,中國排在第一,印度基本上是中國三分之一的體量。
印度跟中國相比,差別在於什麼呢?中國的製造業佔的比例很高,印度服務業佔的比例高。印度的服務業大約接近50%,製造業百分之二十幾。而中國服務業不到50%,製造業近50%。
所以印度弱在哪裡?弱在整個製造業上。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80年代,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時候,印度領導人拉吉夫·甘地領導人更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所以把印度往服務業等方面去發展,這就導致了現在不同的結果。
中印的貿易水平,在中國看來是很低的了2016年中印貿易量大概是700億美元,這在中國貿易夥伴裡頭是非常低的,比中越貿易量還低。即便是這點貿易量,中國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印貿易逆差是400多億。印度存在的問題是,它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中國,而中國有大量的商品可以賣給印度。印度原來可以賣鐵礦石給中國,但是後來禁止了,整個貿易量就一直像現在這樣沒法上升上去。
關於現在印度的軍事實力,因為沒再打過仗,所以很難說實力如何,也不好衡量。軍事實力的衡量很大程度是需要打仗的,它還涉及到戰爭的意志,技巧等等比如。說經歷過朝鮮戰爭,國際社會就知道中國的軍事實力很強。但是從武器裝備等方面上說,還不錯。
關於印度武器水平的問題。事實上俄羅斯原來賣給印度的武器比賣給中國的要好,美國現在賣給印度的武器也比賣給中國的更好,更先進。比如說這次賣的無人機,那都是只有美國的北約盟友才可以買得到的。
另一方面,印度的武器裝備被笑稱為“聯合國軍”,五花八門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軍售大國都青睞它。俄羅斯跟印度兩國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軍售,現在美國慢慢成為印度最大的軍售夥伴,以色列也越來越成為印度重要的軍售夥伴。
  社會
印度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種姓制度事實上是很嚴重的。相對而言,中國是一個同質化程度比較高的社會,所以看印度的時候,就發現宗教,種姓,民族矛盾非常大。
比如種姓,從法律上說,印度當然不允許種姓制度存在,都將人人平等寫進憲法,但問題是種姓制度作為社會的潛規則,而且這個潛規則非常強大,基本上不可能被摧毀。 比如女學生談戀愛,她可以找比自己種姓低一級,但是不可能跨越兩三個種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情況。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有非常嚴重的種姓束縛的。
莫迪上台之後,印度教民族主義也在上升,所以包括最近報導的因為吃牛肉而全家被殺的例子,這種報導在印度經常能看到。所以中國人看印度,會覺得印度這個社會太糟糕了。但另外一點也挺有趣,這個國家雖然這麼多矛盾,分化,搖搖晃晃的感覺,但也一直在發展。
哈佛大學有個教授,十幾年前就寫文章說印度一定超過中國。在他看來,理由是印度是民主國家,民主制,保護私有產權,小企業為主,而中國是國企為主,所以他說將來的趨勢肯定是印度超過中國。但是現在看來,都過了近二十幾年了,印度也沒有超過中國,反而差距越來越大,所以簡單地從經濟學上分析印度也不太能說明問題。
印度不太可能複製中國的經濟奇蹟。我個人觀點是,印度的經濟體量沒問題,它能往上走,印度現在的GDP是世界第六,日本大約是它的三倍。它超過日本沒有問題,但是崛起到世界第三就差不多了,因為屆時它的大量社會問題都會出現。我們能夠快速現代化,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整個社會都洗過一遍,沒有歷史包袱,經濟現代化的社會成本比較低。但是印度因為整個社會形態是基本延續下來的,仍然保持著過去的基本形態,在下層社會中更是如此,所以印度整個社會現代化的成本非常高,這也阻礙了它快速地發展。
另外一點是,印度現在才開始搞製造業,已經錯過了很好的時機,因為現在都在轉向人工智能,要減少使用人工,所以印度現在的人口優勢也不一定在未來就是一個優勢。你想想30歲的時候需要工作,十年以後如果還沒了工作,那屆時就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了。
目前印度正在說它的人口紅利,因為它是世界上所謂最年輕的國家之一。從2020年開始,中國就完全向老齡化方向走,一項研究稱印度的人口紅利可以持續到2035年左右。它現在擁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但勞動力能不能有效就業,這是一個大問題。莫迪的印度製造,如果發展起來,確實能解決大量就業。但是如果發展不了,年輕人沒有就業的話,反而是一個社會的大問題。
  “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詞,基本上就是為印度這種國家準備的:中央很弱,民主制度也弱經濟發展一點之後,很快整個社會就陷入“不患寡而患不均”,選舉制度讓大家都想著蛋糕怎麼分的問題,而不是集中做蛋糕。
  戰略
印度的大國都知道,尼赫魯為什麼搞不結盟運動?因為它其實想當第三勢力的領袖,它要當頭,這是一定的。
如果說它真有野心,有幾點。第一,在南亞,尤其是它周邊的幾個國家裡頭,印度依然尋求控制這些國家,或者要維持它既有霸權。它所謂的“鄰國第一”政策,目的就是跟周邊國家發展互聯互通,能夠更容易地控制它們。第二,大國方面,我覺得它基本的發展方向是側重發展經濟,當然很重要一點是它首先確保國家安全。而安全問題主要靠美國,所以它表現的比較親美。
印度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國周邊國家,又是大國,發展中國家,對崛起的中國而言,需要同印度發展良好的關係。
我不知道現在的教科書怎麼寫1962年年的中印戰爭,我印象中可能簡單地談及就帶過了,在我們看來可能也就幾個月的戰爭,好像不值一提。但是對印度而言,卻感覺受到很大創傷,甚至可以說這是它獨立之後受到的最大打擊。有種說法是尼赫魯因為這場戰爭的打擊而去世的。戰前他能一隻手舉起孫子,戰後都抱不動。
我記得去年我在印度開一個會,在我們互相介紹的時候,一個印度人第一句話就跟我說,我參加過1962年年的戰爭。我們跟印度人交往的時候,不太容易想到這場戰爭。但印度人跟中國人交往的時候,很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這場戰爭。
經常跟印度人打過交道就會知道,印度人事實上是非常有韌性的,當然說固執也是對的,說好聽點就是百折不撓。跟印度人談判根本沒有什麼好談的,繞來繞去,總是會被帶回到印度人原來的立場,它不懂得妥協和互惠。
很多中國公司紛紛投資印度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去年,有一股投資印度的熱潮。第一個確實是中國市場競爭程度很高,掙錢很難,至少有些企業,像國內的工程公司要走出去,自然就會想到印度,因為印度跟中國的體量比較近,發展的前景比較好2016年房地產公司去印度投資的動作很快,為什麼?有關負責人告訴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基於城鎮化。他覺得印度城鎮化的比例仍然比較低,所以如果按照中國的經驗的話,印度房地產將會有比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地產公司 工程 運動 房地產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