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原創] 看圖識地 [打印本頁]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29 10:09     標題: 看圖識地

我想很多在這裡的朋友都喜歡看到一些舊相片﹐因為可以認識到以前小時的生活面貌﹐亦可懷舊一番。
看到這些圖片我門都有興趣研究它的拍攝時間地點。我收集了一些相片﹐發出來讓大家討論討論。
大部分的相片我都沒有詳細的資料﹐所以我亦是靠估的。
先來一幅。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1-29 20:21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29 10:09 發表
我想很多在這裡的朋友都喜歡看到一些舊相片﹐因為可以認識到以前小時的生活面貌﹐亦可懷舊一番。
看到這些圖片我門都有興趣研究它的拍攝時間地點。我收集了一些相片﹐發出來讓大家討論討論。
大部分的相片我都沒 ...
係咪皇后大道中呢?
背境間戲院可能係〔中央戲院〕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1-29 21:25

皇后大道中中央戲院及安樂園冰室對出之禧利街, 落完石級左手邊就是國民海鮮酒家 ---- 此乃本人兒時經常出入的地方!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29 22:00

我的看法和兩位一樣﹐樓梯是禧利街﹐戲院是中央戲院。
以‘中’為戲院名稱的全港只有灣仔蘭杜街的中華﹐給大道中的中央﹐但蘭杜街沒有樓梯﹐所以我認為是中央。
時代我從那男人穿著中式長衫來估計﹐及維他奶的存在﹐大概是五十年代。不知各位同意否﹖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1-29 23:14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29 22:00 發表
我的看法和兩位一樣﹐樓梯是禧利街﹐戲院是中央戲院。
以‘中’為戲院名稱的全港只有灣仔蘭杜街的中華﹐給大道中的中央﹐但蘭杜街沒有樓梯﹐所以我認為是中央。
時代我從那男人穿著中式長衫來估計﹐及維他奶的存 ...
支持! 應該是五十年代.                                    .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08-1-29 23:39

此照片乃出自一本「OLD HONG KONG」畫冊,但其旁白卻誤說為「樓梯街」。

都係呢度 d 老友好眼力。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1-30 00:02

此乃真正的樓梯街.........................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1-30 00:02

維他奶公司於1957年在商店設置熱櫃,推出熱維他奶。
依此照看(左邊熱櫃),應是57年或以後所拍攝的。
作者: asia.miles    時間: 2008-1-30 00:46

刚刚在網上看到这照片,個人十分喜歡,同大家分享下,同时大家可以估下,(因為在這區長大),各位高手,應該好易估
作者: hk3dman    時間: 2008-1-30 01:08

我都有張呀。
作者: 大隻西    時間: 2008-1-30 01:21

我看一本火燒馬場的圖冊 燒死很多洋人!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07:59

引用:
原帖由 mandy 於 2008-1-30 00:02 發表
維他奶公司於1957年在商店設置熱櫃,推出熱維他奶。
依此照看(左邊熱櫃),應是57年或以後所拍攝的。
我亦有留意那熱櫃﹐但我找不到有關的資料。找到的是維他奶在戰後才有零售之設立。本來我估計是五十年代中期﹐mandy 兄的發現把我估計的拍攝年代推遲幾年。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30 08:43 編輯 ]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08:29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08-1-29 23:39 發表
此照片乃出自一本「OLD HONG KONG」畫冊,但其旁白卻誤說為「樓梯街」。

都係呢度 d 老友好眼力。
很多時書中的資料都不可盡信的。我發現該書內圖片的描述都有相榷的地方。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08:40

引用:
原帖由 asia.miles 於 2008-1-30 00:46 發表
刚刚在網上看到这照片,個人十分喜歡,同大家分享下,同时大家可以估下,(因為在這區長大),各位高手,應該好易估
這個拍攝地方是易估的﹐大家可集中年份吧。。

下圖是一張投寄於1907年的 postcard,馬場大火是1918年的﹐亦應該找到圖片。可以比較兩三張圖的建築物﹐該可有些年份的估計。

各位有沒有留意在三張圖的左下角都看到一條大坑﹐這就是最終流向堅那道的運河﹖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31 08:50 編輯 ]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1-30 09:42




是同一條樓梯嗎?

作者: asia.miles    時間: 2008-1-30 21:07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30 08:40 發表


這個拍攝地方是易估的﹐大家可集中年份吧。。

下圖是一張投寄於1907年的 postcard,馬場大火是1918年的﹐亦應該找到圖片。可以比較兩三張圖的建築物﹐該可有些年份的估計。

在 asia.miles 原圖的兩條道路 ...
各位果真高手,图是在以下blog找到:
http://elkw520.mysinablog.com/in ... ult&Date=200701
再转载描述:
"攝 於 一 八 七 三 年 之 馬 場 全 景 , 背 景 為 黃 泥 涌 村 。
一 八 四 零 年 代 初 , 英 國 人 原 擬 把 黃 泥 涌 村 一 帶 闢 作 商 業 中 心 ;
然 而 , 不 少 入 住 該 地 之 英 國 人 因 罹 熱 症 不治 ,
港 府 只 好 打 消 這 個 念 頭 。 死 去 的 英 國 人 多 於 地 安 葬 ,
當 時 的 人 把 那 地 稱 為 H a p p y V a l l e y ,
因 此 才 有 日 後 「 快 活 谷 」 及 「 愉 園 」 等 名 稱 的 出 現 。
一 八 四 六 年 港 府 改 在 此 地 興 建 馬 場 。
圖 中 左 方 拱 橋 為 鵝 頸 涌 之 起 點 , 流 經 黃 泥 涌 之 山 澗 就 是 由 此 出 海 。 "

黄泥涌道真是有黄泥涌。。amazing....

同场加映天樂里未有电车前,大家在另一个帖都讨論过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21:45

這幅早期天樂里的照片﹐反而比較難辨認﹐各位認為相片是向海還是向山的方向呢﹖
那個石碑是在開埠初期紀念在香港死的海員而豎立的。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1-30 22:48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30 21:45 發表
這幅早期天樂里的照片﹐反而比較難辨認﹐各位認為相片是向海還是向山的方向呢﹖
那個石碑是在開埠初期紀念在香港死的海員而豎立的。
pashwawa兄,
樓上照片,並非早期【天樂里】的照片﹐正確地點,你認為應該是在那裡?(純屬研究,小弟有相關資料,稍後奉上)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23:18

難怪﹐我有那紀念碑的資料﹐就是和這相片對不上頭。所以我有以上一問。
讓我作些研究﹐希望找出答案。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1-30 23:20

引用:
原帖由 cooolman 於 2008-1-30 22:48 發表

pashwawa兄,
樓上照片,並非早期【天樂里】的照片﹐正確地點,你認為應該是在那裡?(純屬研究,小弟有相關資料,稍後奉上)
應該是禮頓道近黃泥涌道, 還是皇后大道東與灣仔道交界? 後者可能性較高.

[ 本帖最後由 dorothytiffany 於 2008-1-30 23:29 編輯 ]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23:38

下圖是 mandy 兄在灣仔一帖貼出的﹐它們實在太相似了。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0 23:44

剛與 dorothytiffany 的 post cross-posting, 所見略同。
下圖是1901年地圖﹐現今灣仔街市的位置好像有 monument 一字﹐不過字體太小﹐難以辯認。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1-31 00:48

在灣仔道與皇后大道東的說法

即圖內(A) 位置?
石碑與街市的排列跟相中所見的不大吻合。石碑應在街市更左邊。



在地圖內(B) 的位置?
地圖標名有一紀念碑。


若是(B) 的話。相中建築物便不是灣仔街市的前身



[ 本帖最後由 up3up4 於 2008-1-30 16:53 編輯 ]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1-31 00:53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30 23:44 發表
剛與 dorothytiffany 的 post cross-posting, 所見略同。
下圖是1901年地圖﹐現今灣仔街市的位置好像有 monument 一字﹐不過字體太小﹐難以辯認。

http://i116.photobucket.com/albums/o17/pashwawa/Victoria ...
dorothytiffany、pashwawa 兩位師兄,
你們都答對了!照片中的地點,正是【皇后大道東】與【灣仔道】交界。紀念碑位置,是現時灣仔街市的正門口處。
可惜此照片,經常被指是早期的【天樂里】。..........(待續)
作者: hk3dman    時間: 2008-1-31 17:39

手上資料說 , 紀念碑已移往 " 香港墳場 "。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1 17:44

引用:
原帖由 hk3dman 於 2008-1-31 17:39 發表
手上資料說 , 紀念碑已移往 " 香港墳場 "。
大道東/黃泥沖道的海員紀念碑在1968年被移至跑馬地香港墳場。
問題是此碑是否那碑。。。。

在等候 cooolman 兄有關的詳細資料。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31 17:46 編輯 ]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1-31 18:01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1-31 17:44 發表


大道東/黃泥沖道的海員紀念碑在1968年被移至跑馬地香港墳場。
問題是此碑是否那碑。。。。

在等候 cooolman 兄有關的詳細資料。
pashwawa兄,
先賠個不是!....昨晚講過稍後待續。但太夜左。今日在公司連線返屋企又失敗,所以要今晚回家,才可把資料貼上。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1-31 22:58

灣仔街市旁是有紀念碑的﹐附圖是1934年的剪報。現在的灣仔街市是1937年開幕的﹐碑石應是在興建時被移走。不知那碑是記念甚麼的呢﹖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1 00:43

即 (A) 點 和(B) 點各有一碑?


(B) 點是海員紀念碑。。

那 (A) 是碑甚麼?



或是


地圖跟本是畫錯了。

[ 本帖最後由 up3up4 於 2008-1-31 16:45 編輯 ]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2-1 01:00

自醫院山腳向西望【皇后大道東】,攝於十九世紀末。照片中央【皇后大道東】兩旁的兩棵大樹所在,分別是【石水渠街】及【灣仔道】的街口;右方的建築物正是座落在【灣仔道】與【大道東】交界的【灣仔街市】。【灣仔道】口的那座紀念碑(俗稱『石筆』),是悼念英、美兩國海軍於1855年在澳門西南的高欄島聯手勦滅海盜時殉職的水兵。1934年,政府把石碑遷往【摩利臣道】與【禮頓山道】交界處,而原來的【灣仔街市】亦因新街市在其對面---也就是【灣仔道】的另一邊,於1937年啟用後而拆卸。至於那座紀念碑,復於60’s年代移往【香港墳場】。 (摘自-- 四環九約。香港市政局1994)


相若的時間,由第一代【灣仔街市】東望【灣仔道】口。樹後的馬路是【大道東】,右邊是【石水渠街】。而pashwawa兄所貼的剪報所指的大榕樹,就是照片中的這棵細葉榕。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 08:42

多謝 cooolman 兄的詳細描述﹐原來此碑就是那碑。不知移碑的就把街道移走了。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1 11:29

移碑之說﹐ 絕對收貨。




另一劑﹕

這條有石級的街是...........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 14:15

此處是中環其中最熱門的攝影點喔。。。
作者: asia.miles    時間: 2008-2-1 21:50

引用:
原帖由 cooolman 於 2008-2-1 01:00 發表
自醫院山腳向西望【皇后大道東】,攝於十九世紀末。照片中央【皇后大道東】兩旁的兩棵大樹所在,分別是【石水渠街】及【灣仔道】的街口;右方的建築物正是座落在【灣仔道】與【大道東】交界的【灣仔街市】。【灣仔 ...
谢谢各位校正!!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2-1 23:45

既然大家貼樓梯貼得咁開心,我都貼埋一份!!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2 05:43

兩條唔同既梯級街黎架啵!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 09:00

一條是鴨巴典街﹐一條是砵甸乍街。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2-2 10:40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2-2 05:43 發表
兩條唔同既梯級街黎架啵!
我都冇話係同一條樓梯!
作者: hk3dman    時間: 2008-2-2 11:56

好似條條都差唔多,好難認.....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2 12:49

又係梯級街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2-2 13:00

都係梯級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2 13:46

這是砵甸乍還是鴨巴甸?




我又有架車仔。。
作者: 大隻西    時間: 2008-2-2 13:47

我都有梯級........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2 14:19

一條梯級行百樣人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08-2-2 14:47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2-2 13:46 發表
這是砵甸乍還是鴨巴甸?




我又有架車仔。。
檔案名稱雖然叫做 central_Pottinger
但呢條肯定是「鴨巴甸街」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 17:09

理魯竇岩喇
杭州﹐老九章就係鴨巴甸
關美心﹐啟文就係砵甸乍

有沒有留意鋪頭換埋個拉車亞叔仲係到。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2-2 20:31 編輯 ]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2-2 19:31

考下大家眼力,究竟邊張相較早期影呢??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 20:30

1-1 連樓都拆埋﹐梗係後o的喇。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08-2-3 20:01

呢張係 1935 年,比先前幾張早好多。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3 21:57

杭州由三十年代做到六十年代﹐都算老字號。。。。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4 15:40

又來一張﹐考考大家的眼力。
請估計拍攝的年代和地點。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2-4 20:44

上環銀龍酒家門口, 約1968-1972年!                                       .

[ 本帖最後由 dorothytiffany 於 2008-2-4 21:00 編輯 ]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2-4 20:59

人力車相片左上角可見德誠參行招牌的一小部分.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4 21:26

dorothytiffany 厲害!厲害!
地點應該對了﹐年份你怎樣估計的呢﹖

此相片的出處標明年份是五十年代﹐我是不認同的。它一定是在60年或以後﹐我估計是六十年代中期。但並無特別證據支持。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2-4 21:36 編輯 ]
作者: mandy    時間: 2008-2-4 22:35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4 21:26 發表
dorothytiffany 厲害!厲害!
地點應該對了﹐年份你怎樣估計的呢﹖

此相片的出處標明年份是五十年代﹐我是不認同的。它一定是在60年或以後﹐我估計是六十年代中期。但並無特別證據支持。
你在"停車咪錶的歷史"提到"會否在五十年代末之前已有咪錶的設立?"
而相中可見到有咪錶!如果咪錶在60年代或以後才設有,
即此相就不是50年代所攝了。
作者: hk3dman    時間: 2008-2-4 23:05

我想問這張照片是從那裡拍的呢?因為角度很高...........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4 23:44

我想問這張照片是從那裡拍的呢?因為角度很高...........
-----------------------------------------------
銀龍是位於現在安泰中心的位置﹐過了銀龍﹐向西的電車就會向海皮的方向轉。
直去的地方﹐記得好像是上環果攔。在現今康威花園處﹐只要有一座三層的樓宇﹐就可以影到圖片的景象。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5 09:25

引用:
原帖由 mandy 於 2008-2-4 22:35 發表

你在"停車咪錶的歷史"提到"會否在五十年代末之前已有咪錶的設立?"
而相中可見到有咪錶!如果咪錶在60年代或以後才設有,
即此相就不是50年代所攝了。
我做了些資料搜集﹐咪錶是在1959年才開始設立﹐1959年中在中環中心商業區安置了咪錶﹐隨著數年間慢慢申展至其他各區。中環銀龍一帶並不是中心區﹐我想到60年或61年才會有停車錶的設立。
下圖為1959年的剪報。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5 10:06

心水清就會認出這裡是.............




車。。。。咪過到囉。
作者: hk3dman    時間: 2008-2-6 00:59     標題: 回復 #59 up3up4 的帖子

跟這張德輔道的圖片好像呢.....
作者: master_bates    時間: 2008-2-6 10:44

高手中的高手! 配服! 配服!
作者: billy_1    時間: 2008-2-7 02:42     標題: very good....................

very   good....................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7 04:57     標題: 中環報后??

呢位亞姑點解咁有鏡頭緣?
不同的拍友都搵佢上鏡既????








[ 本帖最後由 up3up4 於 2008-2-6 21:03 編輯 ]
作者: 大隻西    時間: 2008-2-7 12:19

呢位亞姑應該係模特兒!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1 13:09

下圖是在另一網站看到的﹐拍攝的年份應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
相片是一女義勇軍(或聖約翰救傷隊員)正示範使用防空洞﹐各位認不認識圖中是那一個地方呢﹖由於年代久遠及圖中並無顯著的地標﹐我對它毫無頭緒。放上來讓大家看看。




Photo Source : Imperial War Museum of U.K.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11 14:20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11 05:09 發表
下圖是在另一網站看到的﹐拍攝的年份應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
相片是一女義勇軍(或聖約翰救傷隊員)
大戰前夕香港有防空糾察 Corps of Air Raid Wardens, 該組織名稱也列在立法局的文件內:
http://www.legco.gov.hk/1941/h410424.pdf

隊伍是仿傚英國政府的防空救護隊(Air Raid Precaution Corp),當時擔當備戰民防單位, 救急扶危。

戰後防空糾察變身成民眾安全服務隊。


相中隊員不是義勇軍。
義勇軍的制服是這樣的:(圖右)
而且多是歐藉人仕組成。







相中那位休可能不是『女』
那時紀律部隊中鮮有女性加入。
這位只是身材瘦削的男子而己。
(細看可見有喉核, 而胸部也太平坦, 若然係女人, 點平都有少少卦!)


拍攝地點無頭緒。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11 14:29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11 05:09 發表
下圖是在另一網站看到的﹐拍攝的年份應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
相片是一女義勇軍(或聖約翰救傷隊員)正示範使用防空洞﹐ ...
此圖也不見是一防空洞, 因為沒有『洞』可言。
門口牌子寫著是 SHELTER AREA, 不是 AIR RAID TUNNEL。
下邊的一行字看不清楚了。

查當年除了有防空洞外, 港府也興建了 一些防空中心。
那是用石屎建成的平房, 市民入內便可免受炸彈爆炸時的碎片瓦礫擊傷。(炸彈直接擊中中心時則另計。)建築較平, 快和簡單。
戰後也折御方便, 所以沒有一個留下來。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2-11 14:36

放大圖片
隱約可見門口牌字的字是:

SHELTER A??? (應是 AREA)
?????QEST  (QEST 可是 Queens Road East 的簡寫?)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6 13:42

我都有想過是大道東﹐但大道東防空洞﹐一個在大佛口(正義道和萬茂里之間)﹐一個在華仁下邊﹐與相片的景物都不太相似。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2-16 23:32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16 13:42 發表
我都有想過是大道東﹐但大道東防空洞﹐一個在大佛口(正義道和萬茂里之間)﹐一個在華仁下邊﹐與相片的景物都不太相似。
pashwawa兄,
相片經局部放大後,牆上文字隱約可見是:

人  SHELTER NO.?
數         
三  300 PERSONS



希望資料對你有幫助。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7 07:38

cooolman 兄厲害﹐這圖都有大碼的。可惜圖中人的頭遮了防空洞的號碼﹐否則就可以從號碼找到位置。

你的圖可否看到 成昌隆瓷器 招牌上的那幾個字﹖可否告之﹖點鋪的名稱亦可以追溯到位置的。。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2-17 08:56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17 07:38 發表
cooolman 兄厲害﹐這圖都有大碼的。可惜圖中人的頭遮了防空洞的號碼﹐否則就可以從號碼找到位置。

你的圖可否看到 成昌隆瓷器 招牌上的那幾個字﹖可否告之﹖點鋪的名稱亦可以追溯到位置的。。
pashwawa 兄,
請不要見笑!.......
小弟對此照片中的地點確實冇乜頭緒。【成昌隆瓷器】 招牌上的那幾個字經放大後仍見糢糊,我睇落覺得似【x生隆】(x不打出來,以免影響大家的看法,稍後才告知各位),但都係靠估而已。反而照片右上角,【屈臣氏花塔餅】的廣告牌就仍隱約看到.........【xxxx 轉弱為強】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17 12:54

我覺得是個 ‘業’字﹐不知 cooolman 兄意見是否一樣﹖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2-17 18:06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17 12:54 發表
我覺得是個 ‘業’字﹐不知 cooolman 兄意見是否一樣﹖
小弟也覺得似【業】字。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0 16:24

這個防空洞圖片的資料我找不到﹐看來要放棄了。。。。。
作者: IlikeLala    時間: 2008-2-25 20:03

我女女成日問我舊机場喺边,喺点樣.....其實有無一D Website是專前Post香港以前嘅景物Ga?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6 20:31

引用:
原帖由 cooolman 於 2008-2-1 01:00 發表
自醫院山腳向西望【皇后大道東】,攝於十九世紀末。照片中央【皇后大道東】兩旁的兩棵大樹所在,分別是【石水渠街】及【灣仔道】的街口;右方的建築物正是座落在【灣仔道】與【大道東】交界的【灣仔街市】。【灣仔 ...
前文討論過的大道東石筆被移到黃泥沖道﹐我終於找到相片。請看下圖。
圖是由跑馬地向北望﹐上方分叉的路口﹐向左是天樂里﹐向右是禮頓道。左邊的爛山是摩里臣山。左下是大道東及黃泥沖道的交界。

但我認為在較前的位置(禮頓道/摩里臣山道交界)亦有另一石碑﹐在圖中亦可隱若看到。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2-26 20:52 編輯 ]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2-26 23:30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2-26 20:31 發表


前文討論過的大道東石筆被移到黃泥沖道﹐我終於找到相片。請看下圖。
圖是由跑馬地向北望﹐上方分叉的路口﹐向左是天樂里﹐向右是禮頓道。左邊的爛山是摩里臣山。左下是大道東及黃泥沖道的交界。

但我認為 ...
約1915年,位於【禮頓道】與【摩里臣山道】交界的【馬禮遜紀念碑】,1960’s年代亦被移往【香港墳場】。摩里臣、馬禮遜其實同是一人,只是譯法有異,就是基督教第一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牧師】(Robert Morrison)。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2-27 18:23

多謝cooolman的資料。
還有一點我尚感混淆﹐望cooolman 兄繼續指點。記念馬禮遜牧師的那塊碑原本是在天樂里口(禮頓道/摩里臣山道交界)還是在皇后大道東/黃泥涌道交界呢﹖



我認為﹕
1. 馬禮遜紀念碑位於【大道東】與【黃泥涌道】交界
2. 海員紀念碑﹐原本位於【大道東】與 【灣仔道】交界﹐記念 1855 年殉難的海員﹐1930年代被移往【禮頓道】與【摩里臣山道】交界
3. 加士居道記念碑 - 紀念1906年沉沒的法國軍艦﹐在加士居道(請見下圖)

我翻查舊報紙﹐此三塊碑連在加士居道的另一石碑在六十年代都被移到香港墳場。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2-27 22:36 編輯 ]
作者: kgb2855    時間: 2008-3-1 22:30

Super,,You are the best...Thank you!!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6 14:51

一張相信是五十年代的相片﹐影像比較矇糊。請大家討論會在那裡拍攝﹖



作者: master_bates    時間: 2008-3-6 17:08

由灣仔莊士敦道望入春園街?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7 09:26

我的感覺都是在莊士頓道﹐因為電車軌和樓宇的距離相當接近。
但我不肯定是那一條街。若街中前方建築物是在大道東或灣仔道﹐這條街一定是很短的。可能是在大佛口那邊或灣仔道的數條街之一。
作者: master_bates    時間: 2008-3-7 11:12

春園街是有一個灣位現在是垃圾站。  由莊士敦道望只能看见垃圾站不能看见街尾(即皇后大道東)。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7 11:29

引用:
原帖由 master_bates 於 2008-3-7 11:12 發表
春園街是有一個灣位現在是垃圾站。  由莊士敦道望只能看见垃圾站不能看见街尾(即皇后大道東)。
master_bates 兄應該對灣仔好熟悉。對﹐春園街交接交加里有一垃圾站及公廁﹐現在的那個是九十年代重建的﹐之前亦是一簡陋建築物﹐地下是是垃圾站/公廁﹐由於春園街是曲尺型的﹐直望只可望到該建築物或交加街/三板街的樓宇。我有機會﹐試試可否拍幅相片對對地形。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3-7 12:30 編輯 ]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8 13:35

先放上昨天影的春園街相片兩張。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8 16:27

新相片與舊相片的比較 - 由於建築物的改變﹐已很難從建築物和疑問的相片比較。
現今的公廁建築物﹐在與街口距離方面﹐與疑問照片的前方建築物是想當近似的﹐但在公廁旁通往交加里的小巷位則再舊圖原全看不到。除非以前那建築物與春園街橫列的建築物是連成一片﹐否則我認為相片是春園街有所保留。
作者: up3up4    時間: 2008-3-11 05:37


加士居道記念碑 - 紀念1906年沉沒的法國軍艦﹐在加士居道(

就係呢隻船



[ 本帖最後由 up3up4 於 2008-3-10 21:39 編輯 ]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3-11 07:36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3-6 14:51 發表
一張相信是五十年代的相片﹐影像比較矇糊。請大家討論會在那裡拍攝﹖


像是灣仔巴路士街 (Burrows Street), 如圖: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11 08:57

多謝 dorothytiffany 的參與。

前方街中若不是街中央的建築物,該是穿過大道中或灣仔道的建築物。
以街的長短﹐與正中建築物的距離﹐大道中有四條行車線﹐中央建築物應無如此接近的感覺。我比較偏向是近三角油站向灣濟道的克街﹐茂羅街及巴路士街。克街是可望穿到活道的﹐太長了。我再比較疑問相片及現今相片行人路的狐度(下圖)﹐我亦覺得是巴路士街。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20 10:19

下圖是網上找來的﹐右方有一間叫龍江大茶室的茶樓。 拍攝年代應是二三十年代﹐請問各位估計相片在何地拍攝呢﹖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3-20 10:41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3-20 10:19 發表
下圖是網上找來的﹐右方有一間叫龍江大茶室的茶樓。 拍攝年代應是二三十年代﹐請問各位估計相片在何地拍攝呢﹖

以街道的排列及背景來猜測, 表面上似乎較像深水步一帶的街道.........................再想想......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20 15:02

找到一張較近期(五十年代)在同一地點的相片。圖右的龍江和圖左的合成興仍在(難得﹗)。合成興的建築物亦好像不同了。我亦認為在油麻地﹐旺角﹐大角咀及深水埔一帶。


作者: dorothytiffany    時間: 2008-3-20 19:57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3-20 15:02 發表
找到一張較近期(五十年代)在同一地點的相片。圖右的龍江和圖左的合成興仍在(難得﹗)。合成興的建築物亦好像不同了。我亦認為在油麻地﹐旺角﹐大角咀及深水埔一帶。
的確難得﹗多謝pashwawa的分享!!!!!!!!
作者: cooolman    時間: 2008-3-21 00:03

引用:
原帖由 pashwawa 於 2008-3-20 15:02 發表
找到一張較近期(五十年代)在同一地點的相片。圖右的龍江和圖左的合成興仍在(難得﹗)。合成興的建築物亦好像不同了。我亦認為在油麻地﹐旺角﹐大角咀及深水埔一帶。

http://i116.photobucket.com/albums/o17/pa ...
pashwawa兄.
謝謝你的貼圖!能夠把兩幅不同年代,但相同地點的照片放在一起,很有心思也增加了趣味性。
照片中的地方是【深水埔-北河街】,拍攝者身處【鴨寮街】西望【深水埔碼頭】方向。
【永昌糖油荳麵】與【龍江大茶室】之間是【汝州街】,依次序是【基隆街】及【大南街】。位於這兩街之間的單層建築物,是舊【北河街市】,亦即現在的【北河街街市及市政大樓】所在。彩照中男士所推木頭車上的貨物是【藤】。
【深水埔】、【大坑東】一帶,當年是有很多藤鋪和織藤工場的。現在只剩下【荔枝角道】近【欽州街】的【聯益藤號】......。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21 00:47

多謝  cooolman 兄指點﹐你認該是深水埔區的地膽。我之前估計那黑白照片在二三十年代可能不對。彩照是五十年代中期的﹐與黑白照景物相差不大﹐可能黑白照是戰後初期的。

我對深水埔不熟﹐很難看得出所以然來。好奇一問﹐你怎看出來的呢﹖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08-3-21 02:25

該黑白照片在「九龍街道百年」亦有登載,據悉是拍攝於1935年。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08-3-21 02:44

該畫冊有好多好圖片,以下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我相信都幾難估到係邊度。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21 08:09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08-3-21 02:25 發表
該黑白照片在「九龍街道百年」亦有登載,據悉是拍攝於1935年。
多謝理魯竇兄﹐該書早六七年前看過﹐但沒有買﹐現在想買想信也不容易找了。
作者: pashwawa    時間: 2008-3-21 08:33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08-3-21 02:44 發表
該畫冊有好多好圖片,以下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我相信都幾難估到係邊度。
看似是早期的外國人住宅區﹐估計是尖沙嘴金巴利道一帶﹖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