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霍化花了整整一章十八頁的篇幅,論性與投機的關係,在他搜集的文獻中,以性為餌成功達成生意目的的事例甚多,比如垃圾債券大王米爾根請荷里活妓女到酒會推銷債券、華爾街著名女經紀出賣色相拉客等;這些人生意做成佣金落袋,可惜人格喪盡。二十世紀初葉大名鼎鼎的鐵路大王兼大炒家溫得標(Vanderbilt)為一雙姊妹花經紀荌g,「他喜歡在她們身上上下其手」,結果炒無不贏的溫得標,在她們手上購進無數蝕本貨!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美國股市監管未嚴,華爾街出了許多草莽炒家,其中較有名的費斯克(J. Fisk)、 李雲摩(J. T. Livermore),都是數度破產數度發財最後潦倒以終的大投機家,他們之敗,原因多端,據其傳記作者的說法,其病在縱慾……。
在評論上述這些「科學發現」時,佐治梅遜大學一位經濟學者指出:「性與貪婪之間的聯繫,自古已然;男性在人類進化過程扮演不辭勞苦的獵人和農夫的角色,根本原因在取悅、吸引女性;當壯男遇上美女有性衝動時作出高危決策,不足為奇。」 CNN.com引述的論文刊三月二十六日的NeuroReport,題目為〈Nucleus accumbens activation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reward cues on financial risk taking〉。如果不是CNN的老記發掘出來,筆者肯定錯過對題目內容不甚了了的文章。成稿後上網瀏覽,原來最先報道此事的是四月五日《印度時報》,其內容與CNN的雷同,後者的報道顯然是以前者為「範本」。
艾里的結論是,當「實驗品」無心性事、不動情時,他們只會和「夢中情人」做愛;當他們「慾火攻心」時,他們連「敵人」亦可以是做愛的對象,同時視性病如無物……。艾里認為史蒂文遜於一八八五年出版的小說《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對人有善惡雙重性格的描述,完全正確,受道德規範和不受規範的人是「二個人」─受性衝動的影響,大多數人(艾里的實驗中是所有人)會作出異於常態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