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區歷史展
2009年2月20日至6月10日
上層展覽廳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香港海防博物館籌劃
東區位於港島北岸東陲,涵蓋範圍包括北角、七姊妹、o魚涌、西灣河、筲箕灣和柴灣;當中筲箕灣的名字更可追溯到明代萬曆(1573 - 1620)年間成書的《粵大記》。但相對於中環、上環、西營盤,以及灣仔來說,東區發展起步較遲;要到太古洋行在1883年在o魚涌開設糖廠、在20世紀初興建船塢,以及電車於1904年通車,交通較見方便後,人口大大增長,不少工業都在此設廠,區內日趨繁盛;而濱海的七姊妹,亦曾是暢泳、消閒的好去處。
英軍在1841年佔領香港島後,即在西灣山駐軍。及至1880年代中期以後,英軍更在鯉魚門海峽以南修築鯉魚門、西灣、白沙灣等砲台,可見該區有著重要的戰略價值。1941年日軍進攻香港,北角及亞公岩一帶更是日軍登陸之處。
戰後,隨茠懋|快速發展,時至今日,東區已蛻變成一個有60萬人口的現代化社區,區內商住樓宇林立,有多個大型屋苑,消閒文娛設施一應俱備。前身為鯉魚門砲台的海防博物館,今天已成為東區的地標。作為區內的社區博物館,海防博物館舉辦這個展覽,正好對東區在過往的發展作一回顧。
開放時間: | | - 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
- 逢星期四休館 (公眾假期除外)
| 入場費: | | - 一般開放日:港幣10元 (包括專題展及常設展)
(20人或以上團體七折優惠 ; 全日制學生 / 高齡人士 / 殘疾人士 半價優惠) - 星期三免費入場
- 博物館入場證及週票持有人均可免費入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