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再說新手數碼攝影常識
[打印本頁]
作者:
khadafy
時間:
2009-5-8 16:51
標題:
再說新手數碼攝影常識
自數碼相機的價錢不段下降,幾乎人人都會有這些器材
但有關攝影的知識浩如煙海,應該從哪兒學起呢?
本文就是希望從基礎的拍攝常識,助你玩轉你手中的數碼相機。
1
、流覽說明書.
很多人都不喜歡厚而繁瑣的產品說明書,一般買數碼相機購回後都喜歡自行摸索。當然,在摸索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驚喜,但這會花費的不少時間,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時間系統瞭解你手中的產品的特性;如果看過說明說後再操作的話還可以避免一些錯誤操作。因此在初接觸新品時,應簡要先流覽一回廠家為大家用心彙編的說明書,熟悉一下數碼相機的基本功能表與功能。以後再有所不明時也可以翻一翻它,會有所收穫的。
2
、合理選用圖像格式.
說到現在的數碼圖片格式,主要有
JPEG
、
TIFF
和
RAW
三種,前兩種主要應用於家用數碼相機。
JPEG
(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壓縮格式,可以用不同的壓縮比對圖像檔進行壓縮,其技術十分先進,對圖像品質影響不大,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網路上。對於那些要求高品質圖像處理的用戶來說,
TIFF
格式是首選格式,採用無損壓縮方式進行存儲。
RAW
格式是直接讀取感測器(
CCD
或者
CMOS
)上的原始記錄資料,也就是說這些資料尚未經過曝光補償、色彩平衡等處理,因此深受專業人士的青睞,而在非壓縮和非破壞性格式中,它的存儲容量要小於
TIFF
格式,並且能提高拍攝效率(存儲時間、單張拍攝間隔時間等)。
對比以上幾種主要圖片輸出格式之後,我們知道,如果只是將照片放在網上,
2-3百
萬像素的數碼相已經能夠達到最低要求;如果是沖印8X10吋
以內的照片或者是
A4
幅面以內的列印,那麼
800
萬像素的數碼相也已經足以完成任務;如果還有更高更專業的要求,就視具體需要而定啦。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5-8 17:44 編輯
]
作者:
khadafy
時間:
2009-5-8 17:05
3
、構圖與思考.
對於攝影有一定瞭解的朋友來說,都清楚明白準確構圖的重要性。
如:若不是拍攝特寫,一般會把主體放在畫面的
1/3
處,同時盡量避開雜亂的背景,從特別的視角來拍攝,盡量捕捉物體的細節與個性,利用一些斜線或曲線的背景構圖會讓整體畫面看上去更為生動。
5
、正確用光、與光線對話.
光是攝影的靈魂。因此我們要留心光線的變化,不僅是光的強度,還有光的方向,用心與光線對話。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紅色,象徵著浪漫;陰暗的天空呈現出灰色的冷色調,象徵著憂鬱;樹蔭中撤下一束陽光,透射出歡樂、愉悅的情緒……
6
、不要迷信相機
的自動模式.
首先,和傳統相機另一個最大的差別是
DC
有一個白平衡。這有點類似于傳統攝影中的色溫,也正是由於初學者沒有重視這白平衡,所以才會生產偏色。
DC
一般都提供有自動、室內、室外、手動四種模式,初學者都信賴
AUTO
,可往往拍出的圖片偏了某一顏色,只要我們細心注意
LCD
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當我們剛拍攝到某一實物,該實物一般偏重某一顏色,假如藍色,這時
DC
的白平衡會自動偏向於藍色,再拍攝其他實物時自然也是會偏色的了。這點雖然在
LCD
中會體現出來,但初學者一般都沒發覺。同時,有些模式也不盡完善,如:
SONY
的
DC
在室內模式下都有
"
藍色綜合症
"
現狀,因此我們還是盡可能使用手動白平衡為好。而且,還要密切留意
LCD
的色彩變化,一發現該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對白色的實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數碼相機也具備了自動包圍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記錄準確的色彩資訊。
其次,光圈、快門的控制。建議若有手動的也應使用手動模式,因為自動模式下通常拍出來的圖片暗淡,特別是窗內,噪點也多。因為在室內拍攝時,
DC
一般會自動提升
ISO
值,而感光度與影像品質成反比關係,即選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品質越差。這和傳統感光材料的特性類似,只是在數碼相機上這種特性表現更為明顯。因為傳統攝影中,我們通過選擇不同的感光度膠捲或者通過
"
提速增感
"
來改變拍攝時的感光度,但是數碼相機就不能這樣做,它只能通過提高
CCD
的靈敏度以及電路的增益來提高
CCD
的反應速度,即犧牲濾波性能和解析度指標為代價,這樣做就會產生一個信號雜訊的問題,並最終在畫面上留下痕跡,這一點和傳統的高感度膠捲的粗顆粒十分類似。所以在用數碼相機拍攝時,若想獲得好的成像品質應盡可能地選擇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
DC
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數碼相機的光圈一般較大,達
F2.0
左右。在自動模式下,相機的程式也傾向於使用較大的光圈以縮短快門時間,防止震動。但攝影常識告訴我們,照相機鏡頭的收縮一般從最大光圈收縮兩級左右拍攝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
只有中間部份清晰細膩,周邊的都帶著模糊。因此,我們最好使用光圈先決或全手動模式,使用較小的光圈以擴大景深。如果相機沒有光圈優先功能,可以試著儘量提高環境亮度,讓相機自動選擇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閃光燈,圖像品質也能有所改善。
作者:
khadafy
時間:
2009-5-8 17:12
7
、瞭解光圈、光圈先決和景深為攝影錦上添花.
光圈的大小用來控制單位時間內鏡頭中的光流量,說得簡單D.....光圈的大小是決定光線穿過鏡頭的多小,它的大小也將直接影響到我們拍攝出的數碼照片的成像品質。
比如在快門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光圈越大則相片越亮,但是假如光圈過大的話,也會出現曝光過度的情況。無論是傳統相機還是數碼相機,光圈值都是使用字母“
f
”來表示,光圈的數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徑越大,進光量越多,反之則進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攝時所說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數值調小,將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從
f5
.
6
調大一級到
f4
、或更大一級的
f2
.
8
等,請大家千萬不要記錯。
顧名思義,光圈先決就是以我們自行手動設定的光圈數值為准,再由數碼相機根據當時的環境及光線自動給出快門參數加以配合,當在同一環境內,光圈越小所進入的光線也越少,此時相機便會自動延長快門的曝光時間,光圈優先在數碼相機上一般是用“
A或 AE
”來表示。
景深是指在一次鏡頭聚焦調節中,所成影像最遠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間的距離,而這部分畫面應該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細節,在實際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近景十分清晰,這對於獲得高畫質的特寫相片有著決定性作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前後景中的物體都相對清楚,不過這對於拍攝運動物體就不大理想。
除此之外,景深還有兩個重要的效應:一是微距拍攝時的景深比被攝體在較遠的位置的時候要小;二是如果在光圈和景物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鏡頭的焦距越長,得到的景深越小,由此,大家可以得知,景深大小的控制其實也就是對光圈大小的控制。
作者:
khadafy
時間:
2009-5-8 17:19
8
、快門應用.
快門的速度就是拍攝照片時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參數,對於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應的數字來進行設定,比如
1/4
秒、
1/60
秒等,它們分別表示讓當前設定的光圈孔徑大小保持
1/30
秒、
1/60
秒的時間,因此,大家不難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門參數來保持單位光圈孔徑的時間長短,也同樣可以控制拍攝時的進光量,即曝光量,如上面提到的
1/30
秒便是
1/60
秒的兩倍時間,而此時它們通過單位光圈孔徑的光量也是成兩倍的關係,那麼反過來
1/30
秒則是
1/15
秒的二分之一時間,通過單位光圈孔徑的光量則將會縮減一半。
在實際拍攝中,我們可以通過對快門速度的調節來實現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來流動的“車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們便分別是使用慢速快門和高(快)速快門來實現的。當然,在使用時還要注意快門與光圈的合理配合。
首先,這要取決於我們的創作思路。比如我們打算抓拍動作較快的瞬間,那麼第一個要保證的因素便是快門,比如
1/125
秒的快門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動作,而不會使人物變虛。在確定了快門的速度後,再根據當前的光線和想要達到的景深效果來選擇光圈的大小。事實上,通過不同快門和光圈的組合,其所達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們所適合的拍攝環境及拍攝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陽光下使用
1/125
秒快門和
f11
的光圈,其獲得曝光量與快門和光圈分別為
1/250
秒、
f8
是相同的。
快門先決同光圈先決是相類似的,是由我們手動來設定快門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則由相機自動加以配合。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手持拍攝,快門的速度最好不要低於
1/60
秒,不然很容易出現握不穩相機,而使畫面模糊的情況。當然,假如定力足夠或使用腳架,便不用擔心穩定的問題了,在數碼相機上,快門先決一般會用“
S或TV
”來表示。
快門的主要應用範圍是拍攝運動中的物體及場合,而想拍攝的恰當則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比如,在拍攝行走或者快速移動時,快門速度設置在
1/250
秒左右合適,這樣可以得到相對清晰並沒有抖動的畫面;要拍攝更快的自由落體或飛馳的物體,則需要將快門速度提高到
1/400
秒左右;而要拍攝極快速飛行,則要
1/800
秒以上了。相反,如果你想拍攝些刀光劍影等相對模糊且另有意境的照片時,相對降低快門會得到更佳的效果,比如使用
1
秒,
1/2
秒等。
作者:
khadafy
時間:
2009-5-8 17:36
9
、相機的保護及保養.
對於整部相機來說,鏡頭是比較容易損壞的部份。最好是有一片能
保護
鏡頭
的fillter,(最常用的是UV)。另外鏡頭紙、吹氣筒也是清潔鏡頭的常用工具。
機身維護工具在整個機身的維護和保養方面,一個攝影袋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放相機外還可以放電池、各種鏡片、存儲卡、鏡頭紙等物品。
平常不用相機時,先把相機及鏡頭清潔,再放到防潮柜或防潮箱內,
濕度應保持在 40-50度內.
10
、適當使用三腳架
三腳架號稱“世界上最實用的防震系統”,確實,在光線環境不盡如人意的時候,三腳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於擁有一部較為高端的消費級數碼相機或DSLR的用戶來說,三腳架在不少場合都需要使用,比如拍攝夜景、微距以及光線環境較差、容易手震等情況下,但買三腳架,應盡量買些品質好一些的。
11
、採用輔助設備增距鏡及廣角鏡.
不少影友在使用了數碼相機一段時間以後,往往感覺相機的廣角不夠大就是長焦不夠長,如果你經常為自己相機鏡頭的局限性而感到苦惱,那麼建議你還是儘早選購一片合適的增距鏡或者廣角鏡,但是不要盲目地買,如果你是經常使用長焦的,並不介意較小的廣角端,那麼選購一款合適倍數的增距鏡就可以了,反之就只購買廣角鏡。當然如果兩端都需要擴展的就只好購買兩個了。
作者:
toffies
時間:
2009-5-27 23:57
作者:
kolala
時間:
2009-6-11 21:17
作者:
lamhonam2005
時間:
2009-6-14 01:31
雖然都識晒
但都多謝你…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