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09秋季特約人文學術講座
[打印本頁]
作者:
hkshp
時間:
2009-9-11 19:23
標題:
2009秋季特約人文學術講座
2009
秋季特約人文學術講座
香港人文哲學會主辦
總系列四:藝術哲學
講者:梁光耀博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內容簡介:一般來說,藝術是由藝術家創造出來,然後再給藝評家評論或觀眾欣賞。由此可見,藝術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藝術定義、藝術評價和藝術創造。本講座共有三講,分別探討以上三個問題。
第一講(已舉行)
講題:藝術定義
日期:
2009
年
6
月
5
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
7
時至
9
時
第二講(已舉行)
講題:藝術評價
日期:
2009
年
7
月
3
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
7
時至
9
時
第三講
講題:藝術創造
日期:
2009
年
9
月
12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3
時至
5
時
總系列五:從比較倫理學的角度研究先秦儒學的當代理論意義
講者:英冠球博士(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百年來中國哲學研究者不斷嘗試以西方倫理學理論以比較、詮釋儒學,當中有不少精采而富影響力的詮釋系統,對中國哲學的發展作出了客觀貢獻。西方理論固然與儒學存在不小差異,但這差異卻反顯了雙方的特質,豐富了各自的自我理解,從而進一步開出溝通對話的無限可能性,可見差異本身並不構成比較對話的障礙。而且務實來說,我們作為儒學的研究者實有無可旁貸的責任以今天流通的哲學語言去將古老文獻蘊藏的思想整理出一個融貫有力的系統來,或即進行所謂哲學重構。我們與傳統文獻之間的歷史間距令得古代文獻的意義不能直接為我們所掌握,古代文獻無論在探究的問題、使用的概念、運思其中的生活世界,均與今人有異,因此必須透過仔細的文獻解讀和理論重構的詮釋過程,以釋放出那似乎隱藏
?
的智慧,讓我們以今天的角度和問題意識以重新掌握其機要。所以,問題不在從西方倫理學中找出跟儒學義理相同或相近的理論來加以會通,但最重要的工作在於,以現當代哲學語言和理論作為分析的工具,以顯示儒學獨特的真精神所在,使之能在國際間的倫理學研究中進行有效的、利人利己的溝通交流,這才是真正智者利仁應有的表現。本講座系列會以當前倫理學的研究角度,以分析先秦儒學的特質所在,謀求清楚有意義的理論定位。
第一講
講題:從比較倫理學的角度看孔子仁學的意義
日期:
2009
年
9
月
26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二講
講題:義之所在:《論語》反映的倫理學型態衡定
日期:
2009
年
10
月
31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三講
講題: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
日期:
2009
年
11
月
28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四講
講題:《孟子》:性善論與道德主體的構造
日期:
2009
年
12
月
19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五講
講題:《荀子》:自然人性與師法禮義
日期:
2010
年
1
月
30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總系列六: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
講者:劉桂標博士(香港人文哲學會理事長兼課程部主任、人文心靈輔導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現代社會科技一日千里,經濟蓬勃發展,使人的物質生活空前繁盛;然而,卻同時為人類帶來了形形色色的、前所未有的倫理難題。因此,哲學中的應用倫理學
(applied ethics)
這個部門在現代應運而生,得到了巨大的增長。本系列講座便是對於應用倫理學的其中三個熱門問題──色情物品、同性戀和複製人,從中西倫理學結合的角度加以批判性的反思。
第一講
講題:「
o
靚模」寫真是色情還是情色?──色情物品的反思
日期:
2009
年
10
月
17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二講
講題:斷袖分桃是愛情還是性濫交?──同性戀的反思
日期:
2009
年
11
月
14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第三講
講題:生育新科技是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嗎?──複製人的反思
日期:
2009
年
12
月
5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5
時半至
7
時半
※各講地點、費用及電話查詢
地點:香港人文哲學會(九龍青山道
129~135
號顯暉大廈
307~308
室)
費用:全免
電話查詢:
23270177
、
60517015
(吳先生,朝十晚十內)
參考網站:
http://www.hkshp.org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