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賢里開放 重現風華
【本報訊】灣仔司徒拔道 45號古蹟大宅景賢里,完成復修後今日首度向公眾開放,展現這座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大宅。舊業主邱氏家族借出多件原有宮廷式家具在大宅內展出,重現昔日豪華氣派。領導復修工作的內地保育專家湯國華教授稱,景賢里已回復超過八成原貌,形容大宅的設計與建造均達一流水平。發展局昨日安排傳媒首次參觀這座古蹟。樓高三層的景賢里,分主樓、副樓、廊樓與車庫。負責維修的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湯國華教授表示,景賢里糅合中西建築風格,設計極盡心思,例如主樓地下的東、西偏廳各有意思。以中式風格為主的客廳,選擇設在東偏廳,象徵中華文化在東方;西式飯廳則設在西偏廳,全部採用西洋宮廷家具。景賢里建於 1937年,原名禧廬,首任業主是富商岑日初與岑李寶麟, 1978年才售予「話梅大王」邱子文與邱木城父子。舊業主篤信佛教與風水命理,湯表示,大宅的牆壁與階磚有很多佛教圖案;主樓內院則採用了風水設計,可達到藏風聚氣的效果,「引入山風,就算係夏天,每個房間都仍然會好凉爽」。
放大圖片
東偏廳取名紫檀廳,是以傳統中國風格為主的客廳,以往只招呼大宅主人的親朋好友。
放大圖片
景賢里糅合中西建築特色,用作飯廳的西偏廳,以西式風格為主,採用西洋宮廷家具,極盡心思。
建材失傳修復艱巨 放大圖片
地上的水泥階磚、天花的水磨石,全部製作技術在港都已失傳,發展局要在內地遍尋師傅才找到人懂得製造。
復修工程 08年 9月展開,歷時兩年。湯表示,最大難度是大宅很多建材已經失傳,例如水磨石裝飾與水泥階磚等,部份建材要去到福建省才找到工廠生產。他又指復修期間發現了部份失傳的民間建築技術,例如以竹根鞏固牆身等。發展局今日起一連四個周六、周日及復活節假期開放景賢里,逾兩萬張門票已全部派發,持票市民可乘搭加密班次的 15號巴士前往。邱氏家族 07年將大宅售予神秘業主後,新業主即破壞大宅擬重新發展,結果被發展局叫停,後來雙方同意換地,政府取得景賢里業權及於 08年列為法定古蹟。神秘業主則換得旁邊一幅地盤面積相同的斜坡地,並准建四幢兩層高獨立屋。有物業代理估計獨立屋落成後呎價可達 7萬元。
景賢里建築解構 主樓地下正廳:招呼普通客人的客廳東偏廳:中式客廳,招呼親密朋友西偏廳:西式飯廳,採西洋宮廷家具內院:藏風聚氣的風水設計一樓正廳:舊業主邱氏家族祭祖的地方廊屋第一任業主岑氏的麻雀房;第二任業主邱氏的辦公室車庫有六角窗及太極圖;屋頂有雙龍船脊,寓意雙龍出海資料來源:發展局
景賢里經過長達兩年復修後,已經恢復八成原貌,令昔日紅磚綠瓦的宏偉外觀重現眼前。 李家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