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緬懷五十年代的香港 [打印本頁]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19 16:05     標題: 緬懷五十年代的香港

戰後出生的一代,他們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是在五十年代渡過,因此五十年代的歲月,對於他們來說,是刻骨銘深,難以忘懷的:

仰天漫憶兒時事,
滿眼波濤更不回!



1952年的維港




50年代尖沙咀火車總站及鐘樓




50年代末期,官塘雞寮徙置區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4:22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19 16:19


50年代 油麻地碧街金華戲院




50年代中環干諾道中皇家碼頭廣場,左邊是書信館(即現在郵政總局)




50年代上海街與熙龍里交界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19 16:29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19 16:31


50年代北角英皇道璇宮戲院




50年代大佛口




50年代尖沙咀火車總站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19 16:38 編輯 ]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19 16:50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19 16:31 發表

…是刻骨銘深,難以忘懷的:...
黄大夫,好圖!請繼續!

相中有你,亦有我!不堪回首!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20 02:22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19 16:05 發表

1952年, 尖沙咀火車總站及鐘樓

呢張係 70 年代照片, 留意車款。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0 08:18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11-7-20 02:22 發表


呢張係 70 年代照片, 留意車款。
多謝李兄指正!!

其實我貼的時候已經懷疑,不過見原帖如此寫,即管信他,誰知盡信書不如...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08:59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11-7-20 02:22 發表


呢張係 70 年代照片, 留意車款。
都係後生仔夠眼利!

我就一啲都冇懷疑。信,這是黃大夫的說話!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0 09:08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19 16:50 發表


黄大夫,好圖!請繼續!

相中有你,亦有我!不堪回首!



多謝筆兄支持!!
不錯,相中有你亦有我,50年代的歲月,真的令人無限緬懷。那年代,戰後不久,生活仍相當艱苦,我們童年時的物質享受,和現在孩子的簡直是判若雲泥;我的學前教育直至升中,都是在50年代渡過,那些已塵封的記憶,現時回想起來,仍堪細味。歡迎各大大不吝同作懷舊。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0 09:18

我們小時候常聽的歌


老爺車   鄭君綿 許艷秋  1958
[youtube]JRpIE5_7N4k[/youtube]



發開口夢   廖志偉  1956
[youtube]A63rk7tDi2k&feature=related[/youtube]



賣花女   何大傻 馮玉玲   1956
[youtube]RdZdakKtVmA&feature=related[/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0 09:32 編輯 ]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10:07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20 09:08 發表


..那年代,戰後不久,生活仍相當艱苦,我們童年時的物質享受,和現在孩子的簡直是判若雲泥;...
我哋細個時,可謂活在蠻荒世界,渾渾沌沌,暴露於危險之中生活而不自知,反而樂天知命。

加上冇比較、冇要求,當然亦唔存在埋怨,因而活得快樂!

這是否所謂傻人有傻福呢?


作者: 維圓阿伯    時間: 2011-7-20 11:31

眨下眼就半個世紀
戰後嬰兒潮變了老人潮
生於憂患無力要求
追求快樂亦十分簡單就真
而家八九十後生
身在福中當然不知福
老馮擁有當然不知失去感覺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7-20 11:44

美國水兵1952年路經香港,影下一輯照片,相信是質素最高的50年代香港照片,大家一次過欣賞啊。

[ 本帖最後由 理魯竇 於 2011-7-20 11:47 編輯 ]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7-20 11:52

第二幅相係蓮香茶樓,花牌有十大天王,又有濠江公主王丹梨,想請教一下黃大夫,佢地究竟係乜料?另外【非同凡響】是否用來賀何非凡?

[ 本帖最後由 理魯竇 於 2011-7-20 11:56 編輯 ]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14:07

引用:
原帖由 維圓阿伯 於 2011-7-20 11:31 發表

生於憂患無力要求,追求快樂亦十分簡單就真...
細個時活在苦難中,但唔知/唔覺得係苦難 = 快樂!

依家老咗,活在開心中,想番起當年咁苦難都唔瓜得 = 更加快樂!

我謝蒼天,我謝祖先,何幸今朝會 --- 唔使徬徨!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0 14:25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7-20 11:44 發表
美國水兵1952年路經香港,影下一輯照片,相信是質素最高的50年代香港照片,大家一次過欣賞啊。
萬分感謝理兄,貼上一輯甚為珍貴的52年香港照片,不愧是質素最高的50年代香港照片!令敝帖增光不少。謝謝!!!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0 15:11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0 15:02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7-20 11:52 發表
第二幅相係蓮香茶樓,花牌有十大天王,又有濠江公主王丹梨,想請教一下黃大夫,佢地究竟係乜料?另外【非同凡響】是否用來賀何非凡?
理兄,小弟孤陋寡聞,慚愧!不知那濠江公主王丹梨係乜誰?
[非同凡響]不是賀何非凡,因該花牌的上款是 [梁焯廷先生惠存]。是送給那位梁先生的。(下款不清楚)
[十大天王]花牌是一個機構(或社團)的仝人送贈給花牌列出的十位人士([梁焯廷]是十人中其中一位)。花牌下款是XXXXX仝人敬贈。(那機構名稱完全看不到)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0:44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0 17:18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0 10:07 發表


我哋細個時,可謂活在蠻荒世界,渾渾沌沌,暴露於危險之中生活而不自知,反而樂天知命。

加上冇比較、冇要求,當然亦唔存在埋怨,因而活得快樂!

這是否所謂傻人有傻福呢?
60/70 後的 感受 -

知識改變命運; 唔耕耘, 無收穫.

青少年時  家姐 / 姐夫 常帶我去食翅, 見到佢地汗流浹背, 手腳佈滿染料 (姐夫開廠). internalize 左 "要食得好, 就要勤奮工作"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0 17:22

引用:
原帖由 維圓阿伯 於 2011-7-20 11:31 發表
而家八九十後生
身在福中當然不知福
老馮擁有當然不知失去感覺
哀其不幸, 怒其不肖...

佢地 多數要求高/多, 唔肯付出; 但 機遇亦比我輩少...
作者: 維圓阿伯    時間: 2011-7-20 17:34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20 15:02 發表


理兄,小弟孤陋寡聞,慚愧!不知那濠江公主王丹梨係乜誰?
[非同凡響]不是賀何非凡,因該花牌的上款是 [梁焯廷先生惠存]。是送給那位梁先生的。(下款不清楚)
[十大天王]花牌是一個機構(或社團)的仝人送贈給 ...
我又八卦一下
花牌內容都是蓮香入面粵曲歌壇有關
甚麼公主,歌色非凡是宣傳語句
十大天王,公主當然是唱粵曲藝人了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17:43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7-20 17:18 發表

知識改變命運; ... "要食得好, 就要勤奮工作"
黃小妹一啲都冇講錯,知識的而且確會改變命運!

至於想生活消遥,後生時勤奮工作只是一部份,反到最緊要係要食/洗/玩得「」好,即係唔好亂化冤枉錢!

過份奢奓之食物,如鮑參翅肚等,花錢兼會食壞身體,不吃也罷!過份享樂亦會累壞身體!

我反而鍾意使少啲,做少啲,所以我可選擇53歲退休!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17:57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7-20 17:22 發表


佢地 多數要求高/多, 唔肯付出; 但 機遇亦比我輩少...

佢哋衰在冇自知之明,不理客觀形勢,到頭來只會落得失望/失意!

更衰在叫佢犧牲/減少享樂又唔制,連降低慾望都唔制,見人有就要我有,
咁做人實死瞴I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0 18:01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0 17:43 發表


黃小妹一啲都冇講錯,知識的而且確會改變命運!

至於想生活消遥,後生時勤奮工作只是一部份,反到最緊要係要食/洗/玩得「唔」好,即係唔好亂化冤枉錢!

過份奢奓之 ...
我又覺得, 姐夫/家姐 做得咁辛苦, 獎勵下自己, 幾好. 最緊要量力而為.

而且佢地成日帶我食翅, 其中一個原因 - 先母臨終時, 佢地應承照顧我...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0 18:58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7-20 18:01 發表


我又覺得, 姐夫/家姐 做得咁辛苦, 獎勵下自己, 幾好. 最緊要量力而為.
做得咁辛苦,獎勵吓自己絕對應該!

之但係唔使要食魚翅話?呢亭爛鬼翅,係你哋啲華人short short哋話佢矜貴mark up the price之嘛,掟錢俾人使,stupid!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1 14:05


50年代的尖沙咀天星碼頭,左邊為火車總站



50年代中期 北角英皇道健康村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4:09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1 14:15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0 14:07 發表


細個時活在苦難中,但唔知/唔覺得係苦難 = 快樂!

依家老咗,活在開心中,想番起當年咁苦難都唔瓜得 = 更加快樂!

我謝蒼天,我謝祖先,何幸今朝會 --- 唔使徬徨!  

戥你高興!
點解咁驚險都唔瓜得咁好彩?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1 14:21


睇下50年代中環交通亭內指揮交通的女警幾咁威風,巾幗不讓鬚眉!



50年代 中環德己立街(當時人力車聚集地之一)



50年代太子道夾通菜街(太子道向東望)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4:42 編輯 ]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1 16:11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4:15 發表


戥你高興!
點解咁驚險都唔瓜得咁好彩?
托黃大夫您鴻福!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1 17:18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0 17:57 發表



佢哋衰在冇自知之明,不理客觀形勢,到頭來只會落得失望/失意!

更衰在叫佢犧牲/減少享樂又唔制,連降低慾望都唔制,見人有就要我有,
咁做人實死瞴I
其實我和何老大 擔心/著緊 的是 肯付出, 但無父蔭的小數...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1 17:22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0 18:58 發表


做得咁辛苦,獎勵吓自己絕對應該!

之但係唔使要食魚翅話?呢亭爛鬼翅,係你哋啲華人short short哋話佢矜貴mark up the price之嘛,掟錢俾人使,stupid!
預左你 lau,  我細細個, 無人教, 都覺得 翅好食. 但唔鍾意 鮑魚/ 冬菇...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1 17:27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7-21 14:15 發表


戥你高興!
點解咁驚險都唔瓜得咁好彩?
其實疑惑好耐, 有無人 enlighten me ?

黃兄其中一張相, 7 層公屋, 小朋友其實好易有意外. 當時資訊唔發達, 所以無人報導 ?

有冇人聽聞/眼見 過意外?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1 17:41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7-21 17:22 發表


預左你 lau,  我細細個, 無人教, 都覺得 翅好食....
黄小妹妳都話細細個咯,妳當時都冇腦嘅,就係咁俾人滾咗囉!

根本就唔值咁嘅價!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1 17:54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1 17:41 發表


黄小妹妳都話細細個咯,妳當時都冇腦嘅,就係咁俾人滾咗囉!

根本就唔值咁嘅價!
政治不正確 - e+ 都覺得好食...

to be fair, 煮要好多心機/時間...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1 20:41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7-21 17:54 發表


政治不正確 - e+ 都覺得好食... ..
記住,好食嘅嘢多數冇益,我係妳就少啲食,都唔計話乜鬼破壞生態平衡咯!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7-21 23:54

嗨,老餅們,小弟點一首歌俾大家聽,叫做「鸞鳳和鳴」。

[youtube]IiMtdDwfqZ4[/youtube]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2 14:39

飛哥跌落坑渠    鄭君綿 鄧寄塵 李寶瑩 1958
[youtube]q-IcLHbXlJ8[/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7-22 14:41 編輯 ]
作者: 林八八    時間: 2011-7-22 20:29     標題: 回復 30# 的帖子

我在七層公屋住左廿幾年,無乜聽過有人意外跌落樓。騎樓的欄河都有成三呎高,都唔算危險。當時家家戶戶都開大門口,互相守望。走廊是人來人往的,如有小朋友在走廊企櫈爬高,會有人喝止的。反為現在就不時聽到小朋友跌落街。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2 21:13

引用:
原帖由 林八八 於 2011-7-22 20:29 發表

我在七層公屋住左廿幾年,無乜聽過有人意外跌落樓。...
對呀,我細個都响七層大厦住過一段時期,大個後做電話公司安裝技工亦曾出入該類七層大厦多年,未嘗聽聞過有細路仔或大人意外跌落樓,真係上天庇祐呀!。

唔講你唔信,我亦未嘗聽聞過有人跳樓,可能嫌佢矮掛?

講起七層大厦,大家有否記得每座嘅五樓咁上下,多數有間士多舖仔賣吓雜糧日用品,最興响舖仔對出走廊吊個籮出外牆,方便樓下居民買嘢吊上吊落唔使撑樓梯,好盞鬼!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3 17:05

引用:
原帖由 林八八 於 2011-7-22 20:29 發表
我在七層公屋住左廿幾年,無乜聽過有人意外跌落樓。騎樓的欄河都有成三呎高,都唔算危險。當時家家戶戶都開大門口,互相守望。走廊是人來人往的,如有小朋友在走廊企櫈爬高,會有人喝止的。反為現在就不時聽到 ...
thanks...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3 17:08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2 21:13 發表


大家有否記得每座嘅五樓咁上下,多數有間士多舖仔賣吓雜糧日用品,最興响舖仔對出走廊吊個籮出外牆,方便樓下居民買嘢吊上吊落唔使撑樓梯,好盞鬼!

...
間屋咁細, 仲擺雜糧日用品...
作者: 林八八    時間: 2011-7-24 00:11     標題: 回復 38# 的帖子

七層大廈冇電梯,五六樓的士多可以方便好多人買嘢唔使跑上跑落。而且天台學校有好多學生,所以樓上店舖都好有生存空間。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7-24 21:27

照片是取材自「蘇絲黃的世界」,該片記錄了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生活點滴。

小弟在五十年代是住在類似的三層木樓,一家五口住在二樓一個無窗的板間尾房,真的是不見天日,後來和樓上熟落了,間中可以爬上天台透下氣,大家可以見到每一個天台都有一個天窗,如果落雨時包租公/婆就會自己或者叫人冚返個蓋。

個陣時連風扇都無,但好似唔識覺得熱,最熱時最多咪瞓街。個個細佬一定生蟲同生瘡,無一倖免。學1149兄話齋,唔係蛔蟲就係繞蟲,晚上無得出街,收音機都無,全無娛樂,幾兄妹就互相捉蟲。

最開心就係老豆用咗成個月人工買咗一部八原子粒樂聲牌收音機,全家人晚上圍住來聽,一樂也。

那時候好似有一廣播劇叫「碧血黃花」,唔知邊位大哥有印象?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5 16:05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7-24 21:27 發表
個陣時連風扇都無,但好似唔識覺得熱 ...
細個/年輕時真係好好似唔識覺得熱.

近來暫住之處, 係山上, 向南, 通常我一人在家, 都盡量唔開冷氣. 哩幾日假期, 冷氣都要 24 小時開放...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6 16:32

引用:
原帖由 林八八 於 2011-7-24 00:11 發表

七層大廈冇電梯,五六樓的士多可以方便好多人買嘢唔使跑上跑落。..所以樓上店舖都好有生存空間。
水清就無魚,若果當年有ICAC就唔會有呢亭corner shop矣!

家陣啲Housing/Estate Manager(當時叫區長)點敢巡到見條友將個單位搞成檔攤咁而唔做嘢呀?

其實當時成五十幾年前港英當局已經行咗小平同志嗰套乜鬼嘢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嘅偉大理念!

至於黃小妹問個silly question話間屋咁細,仲點擺雜糧日用品?

可見大嫂佢呢亭有錢高級知識份子,真係唔食人間煙火,冇落區出巡
體察民情!亦唔知鋼係點樣鍊成!莫講話唔知呢啲窮人第一桶金係點樣掘出嚟!


有乜monkey business我就唔地徐,但俾得你咁揚開檔揾銀,簡直係皇恩浩蕩家山發啦,使唔使仲留位擺張直夢死King Size床嘆吓咁呀?

乜大嫂唔知七層大厦中間樓梯口近公厠附近,公家地方大把位俾人入夜項帆布床嘅咩?不過要打得先至霸到位就真!

[ 本帖最後由 mtpen 於 2011-7-26 16:34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6 17:27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6 16:32 發表


水清就無魚,若果當年有ICAC就唔會有呢亭corner shop矣!

家陣啲Housing/Estate Manager(當時叫區長)點敢巡到見條友將個單位搞成檔攤咁而唔做嘢呀?

至於黃小妹問個話間屋咁細,仲點擺雜糧日用品 ...
都係何老大了解我, 黃小妹係感嘆間屋咁細,仲點擺雜糧日用品...

觀察所得, 通常有主動收錢既官員, 都冤枉黎, 瘟疫去...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6 18:59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7-24 21:27 發表

小弟在五十年代是住在類似的三層木樓,一家五口住在二樓一個無窗的板間尾房,真的是不見天日,..
理兄講起兒時住無窗板間房嘅樂趣,我俾老兄更好玩!

可能因被60代初颱風嚇嚫,老豆先肯飲少支酒、食少包煙,從九龍仔大坑東木屋區搬去深水埗元州街5號景業大厦租一70呎房夠六人住。間房咁鬼巨大,點項咁多張床呀?

屋主體察我家苦况,恩恤我哋俾我同細佬两個,當時大嘅十一二歲,晚上爬上厠所頂一個約三呎高x三呎濶x五呎深之閣仔孖鋪瞓,好彩夜嗎嗎冇乜人興辦公開大,否則啲夜來香一定香過香蜜脯矣!

早前報導話有個小朋友住劏房點慘點慘,令我徹夜難眠,眼淚在心裡流,我並非哀那據稱活在慘絕人寰境况嘅小朋友,而係哀我兒時比佢苦難百倍,但得不到任何善長仁翁,道德人士同情、幫助!

天呀!究竟我哋係咪冇老母生謘H


作者: hkgalbert    時間: 2011-7-26 21:53     標題: 余麗珍的幫花

薛老渣的短命徒弟尹少卿的遺音,常當余麗珍的幫花。

[youtube]Dvv4D15DVGQ[/youtube]

余麗珍的另一二幫花旦劉倩影:

[youtube]qGo-WnfDv18[/youtube]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7 14:03

從1950年代起,香港的電影院均設有下午五點半場。戲院為維持營運成本,在這個觀眾最少的時段特設專門上映非首輪片的場次,票價比正場便宜一半以上,以吸引一些五點下班而之前又未看過該片的觀眾,稱之為"工餘場" 。我小時經常去看工餘場,記得票價是前座兩毫,中座四毫,後座七毫。通常我都是買中座,看得舒服,也不太貴;前座曾坐過一、兩次,因座位太前,看時頭頸要盡量向後面仰高,看得很不舒服,散場時頸都梗晒,以後都唔敢再領教了。
當時很多經典名片,如:An American in Paris,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From Here to Eternity, Roman Holiday,
Shane, Ivanhoe, High Noon,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等,我都是在工餘場看的。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7-27 18:16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7-24 21:27 發表

最開心就係老豆用咗成個月人工買咗一部八原子粒樂聲牌收音機,全家人晚上圍住來聽,一樂也。

那時候好似有一廣播劇叫「碧血黃花」,唔知邊位大哥有印象?...
理兄問嘅廣播劇「碧血黃花」,就冇乜印象,我只記得「蠻荒歷險記」,時不時有獅子老虎吼叫聲,聽得津津有味。仲有一套好似係叫「民間奇/冤案」之類。

我老豆亦於50年代尾買咗部樂聲牌原子粒收音機,都係多得隣居小朋友唔少!
因我同細佬最興僕响隣居門口聽人收音機尾,時不時俾人喝駡:「走開啦乞兒,冇錢買收音機又要學人聽!」。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7-27 22:54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6 18:59 發表


早前報導話有個小朋友住劏房點慘點慘,令我徹夜難眠,眼淚在心裡流,我並非哀那據稱活在慘絕人寰境况嘅小朋友,而係哀我兒時比佢苦難百倍,但得不到任何善長仁翁,道德人士同情、幫助 ...
亞哥話 - 望都望香港一代好過一代, 唔使重蹈覆轍; 我的 concern 是 - 為何現在,不是教導家境不如人的小朋友, 努力讀書, 將來勤奮工作, 改變命運. 而是期望政府援手, 縮短和中上階層的距離...

前幾天, 從電視看到x魚行的小學生/校長, 對遊學的要求...

家姐比幾萬大洋 e-甥 去 緬甸 遊學, 幫當地小學起圖書館 / 籌款, 家姐話: 唔係比佢去嘆世界...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11-7-27 22:55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28 12:49

50 年代香港警車 (同粵語片見到嘅好大分別):

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ph_08.html


在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初期服役的處長一號座駕


五十年 代「高馬」型裝甲貨車


戰後年間的衝鋒車隊


五十年代中期中區分區警司座駕


五十年代其中一種服役的重型警車


五十年代早期使用的帶邊斗電單車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7-28 12:58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28 12:53

五十年代灣仔莊士敦道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28 13:22

Soldier Of Fortune 《江湖客》1955 年 - 香港之片段

Part 1 (有葛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aGdDvk_Gvk&hd=1


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BKTEfI_oSg&hd=1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7-29 13:25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7-27 18:16 發表


理兄問嘅廣播劇「碧血黃花」,就冇乜印象,我只記得「蠻荒歷險記」,時不時有獅子老虎吼叫聲,聽得津津有味。仲有一套好似係叫「民間奇/冤案」之類。

我老豆亦於50年代尾買咗部樂聲 ...
我屋企亦都係於50年代尾買咗部樂聲牌原子粒收音機。[碧血黃花]真係冇乜印像,反而唱獨腳戲(單人講述廣播劇)既鍾偉明、李我、瀟湘、鄧寄塵、吳國衛...則印像甚深。
作者: tbxvkyfjsj    時間: 2011-7-30 15:12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3 15:53

忙得交關,停咗一排,要抽時間做番D嘢勒




50年代東區英皇道(究竟係邊段呢?北角抑或係銅鑼灣?可有大大指正?謝!)我覺得係與波斯富街交界之處,未知對否?




50年代後期, 灣仔莊士敦道




50年代後期中環統一碼頭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3 16:02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3 16:05


50年代尖沙咀巴士總站




50年代尖沙咀金馬倫道




50年代佐敦道(向佐敦道碼頭方向)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4:16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3 16:15


50年代佐敦道碼頭



                                                           
                                                                  50年代油麻地碧街金華戲院




油麻地戲院   (依李兄所言,此照應為80年代後期或更後才對。)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3:08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3 16:28


50年代油麻地的金華戲院



                                       
                                          50年代的皇后大道(請問應是那一段?大道中?大道西?大道東?)似乎
                                           上環大道西居多!?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4:14 編輯 ]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3 18:04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8-3 15:53 發表

50年代東區英皇道(究竟係邊段呢?北角抑或係銅鑼灣?可有大大指正?謝!)我覺得係與 ...
黄大夫應該冇錯,好似係北角與銅鑼灣交界,即英皇道/高士威道/天后廟道路口。

正中係百樂戲院前身,右邊係皇仁書院隔離嘅中華遊樂會。

攝此相者應身處維園旁之銅鑼灣裁判署,即現今天后站上之栢景臺前身。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8-3 21:44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8-3 16:15 發表

50年代油麻地戲院

呢張有問題, 50 年代未有三級片, 三級制係 1988 年至開始。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4 01:41     標題: 回復 49# 的帖子

   sue姐,道理好簡單,根本勤力讀書,努力工作係呢個世代唔係度度通!

以我自九七後親身經歷,知識係重要,智慧更重要, 但家底運氣就最最重要!  
當年所謂亞洲金融風暴, 政府唔理三七二十一乜都cut,唔請公務員,只係請合約員工,再之後新舊制公務員福利唔同,做成分化,呢啲嘢既遺害唔係balance sheet 上面既幾多個零字,而係造成香港就業文化結構改變, 普通一個大學生,也要生活嘛,無錢既,要借grant &loan, 又要食,又要洗,又要著, 畢業唔欠十萬八萬邊出奇呀? 現在人工都唔過二萬既大有人在, 你諗吓點會本有去買樓呢? 生捱死捱做樓奴, 現在係行唔通架. 問政府拎著數就快多呀

好似近日有個响IB考試,考得成績好好嗰個女仔,當年都係讀津小,後來讀啲國際學校先係咁,佢老豆老母唔係有個錢點可以俾佢讀嗰啲學校呀!  窮家子弟响呢方面又係輸人九條街.

至於俾幾萬錢去緬甸遊學,我肯定反對, 遊學只係一個journey,唔係一個adventure, 對於一個人既反思自省其實都好有限, 效果同大陸黃埔軍校暑假營效果類同. 媽的, 黃埔軍校人才輩出,國共兩黨將帥大都出自黃埔,現在只係俾中學生兒兒戲戲既holiday camp,有無攪錯! 因為遊學團係唔會俾啲團友去take risk!

雖然美帝萬惡,但係佢既G.I. Bill 的確係好嘢, 美國大學學費唔平, 咁你哋窮家子弟咪參軍, 有食有住, 退伍可以有資助讀大學. 先苦後甜, 好過現在嗰啲遊學團或不勞而獲既grant & loan 多多聲!  唔好講,南韓, 新加坡,中華民國台灣省, 歐洲民主國家一樣有義務役, 只係年期長短, 點解人哋自由民主國家都一樣要人服兵役, 你估唔係訓練裝備食用唔使錢咩? 一定係人哋覺得對於國民係有好處,唔係既話,我做議員都話要癈除兵役制.

如果香港特衰政府出番三數億攪番個義務役, 我肯定好多嗰啲所謂港童既不成熟現象就唔會出現. 不,不過最好都係最少一兩年離開屋企, 咁先會有果效,哈哈









到hsbc呢啲大公司一樣未唔利老嫩,得閒過幾年咪炒一班人去做靚盤數!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2:49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3 18:04 發表


黄大夫應該冇錯,好似係北角與銅鑼灣交界,即英皇道/高士威道/天后廟道路口。

正中係百樂戲院前身,右邊係皇仁書院隔離嘅中華遊樂會。

攝此相者應身處維園旁之銅鑼灣 ...
多謝筆兄指正!!!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3:02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11-8-3 21:44 發表


呢張有問題, 50 年代未有三級片, 三級制係 1988 年至開始。
小弟大意,未有留意。多承李兄指正,謝謝!!!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3:24


50年代油麻地廟街




50年代的奇力島 (該島原名燈籠洲,上世紀50年代政府興建銅鑼灣避風塘海堤,將該島與銅鑼灣連繫起來;60年代興建紅隧港島出入口之故,
在該島與銅鑼灣之間進行填海工程,自此該島與港島連為一起。)



                                   
                                                                             50年代的皇后大道中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4:26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4:29


50年代的皇后大道東




50年代的德輔道中,前方圓頂的建築物應是高等法院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4:38 編輯 ]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8-4 14:31

在水中央.......................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4:42


50年代灣仔莊士敦道向西




50年代的莊士敦道(電影"蘇絲黃的世界"中一幕)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4 14:54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4 14:48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8-4 14:31 發表
在水中央.......................
48年的燈籠洲

多謝珍貴照片!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4 15:20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11-8-3 21:44 發表


呢張有問題, 50 年代未有三級片, 三級制係 1988 年至開始。
哈哈!我懷疑Lee兄梗係司職Auditor/Examiner/Proof-reading 之類,乜嘢錯處都逃唔過老兄你法眼!

好!等我遲啲同阿爺傾傾,响三屍十幾侷開多一司,暫定叫巡查司,直屬國務院,幫手E實香港呢個反華基地,睇住所有人等,包括凸手及各高官,亦E埋王咩亞and/or西環等人,以防佢哋串通又或亂說亂動,有乜依郁/依泣,即禀!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8-4 16:14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4 15:20 發表


哈哈!我懷疑Lee兄梗係司職Auditor/Examiner/Proof-reading 之類,乜嘢錯處都逃唔過老兄你法眼!

好!等我遲啲同阿爺傾傾,响三屍十幾侷開多一司,暫定叫巡查司,直屬國務院,幫手E實 ...
筆兄都唔駛同亞爺傾囉,亞爺老早已經搵人"目及"實呢個網好耐。

都唔怕話過大家知,某日有人貼張相上網,當然係阿爺唔NIKE個一隻,點知個電腦震咗一震,眨眼之間連個檔案名都被佢河蟹咗,利害利害。

以上乃溫馨提示,各位好自為之。

[ 本帖最後由 理魯竇 於 2011-8-4 16:15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6:43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4 01:41 發表
   sue姐,道理好簡單,根本勤力讀書,努力工作係呢個世代唔係度度通!

以我自九七後親身經歷,知識係重要,智慧更重要, 但家底運氣就最最重要!  
當年所謂亞洲金融風暴, 政府唔理三七二十一乜都cut,唔請公務員 ...
個人覺得, 如今的年輕人, 要如梁振英般, 出身基層, 鯉躍龍門, 機會差不多 = 0, 但是早前報導住劏房的小朋友, 如果勤力讀書,努力工作. 長大後有溫飽, 租私樓 (e.g. 天水圍), 由基層轉為中下層, 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認識 70/80 後, 兩夫婦 都是小白領階級, o.k. 窩; 家姐公司的 老文員, 被裁後, 轉職保安, 都有兩餐...

香港失業率 = 3.5%, 差不多是全民就業...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6:44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4 01:41 發表
生捱死捱做樓奴, 現在係行唔通架. 問政府拎著數就快多呀

...
勤奮向上, 自給自足, 中下層的生活; 抑或問政府拎著數, 一生在基層...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11-8-4 17:19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6:59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4 01:41 發表
現在人工都唔過二萬既大有人在, 你諗吓點會本有去買樓呢? 生捱死捱做樓奴, 現在係行唔通架. 問政府拎著數就快多呀

好似近日有個响IB考試,考得成績好好嗰個女仔,當年都係讀津小,後來讀啲國際學校先係咁,佢老豆老母唔係有個錢點可以俾佢讀嗰啲學校呀!  窮家子弟响呢方面又係輸人九條街 ...
計下數, 假設兩夫婦收入唔過 4 萬, 典型 小白領, 租細過 400 呎舊樓,   當然要犧牲生活質素, (e.g. 非鐵路沿線), 如何 ?

記唔記得 有 2/3 個會考狀元, 都是綜援戶.

窮家子弟比富家子, 好像係輸蝕, 但努力以赴, 長大後, 身體健康, 可能無太古城居民的生活質素, 但點都會有兩餐溫飽...

香港的安全網 (e.g. E-療, 教育), 其實好保障 窮家子弟...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7:04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4 01:41 發表
至於俾幾萬錢去緬甸遊學,我肯定反對, 遊學只係一個journey,唔係一個adventure, 對於一個人既反思自省其實都好有限, 效果同大陸黃埔軍校暑假營效果類同. 媽的, 黃埔軍校人才輩出,國共兩黨將帥大都出自黃埔,現在只係俾中學生兒兒戲戲既holiday camp,有無攪錯! 因為遊學團係唔會俾啲團友去take risk!

...
我贊成俾錢去緬甸遊學, 因為當中有 d 係建圖書館既經費, 當然都預計貪官會上下其手...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4 17:27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8-4 16:14 發表


筆兄都唔駛同亞爺傾囉,亞爺老早已經搵人"目及"實呢個網好耐。..
越大鑊越快樂!  

既然聖眷正隆,喂xocat班主!唔好客氣啦,襯勢揾蕭才子賣盤啦喂!到價啦!袋咗先,轉頭再搞xodog, xorat我哋班巴打、絲打一定過檔十扑謘I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5 01:22

   剛才聽到網台有大舊响度講話佢個人支持爭取賓妹有居港權,又話要捍衛法治, 問題係你睇吓歐洲好多國家俾嗰啲非洲,中東移民,引生好多社會問題, 我之前都講過點解當年無人响英治時代提出外勞居留權呢個問題, 呢個係咪又係港英政府既計時炸彈?   我覺得人民力量咁夠胆支持賓妹, 原因好簡單,佢哋知道阿爺一定會出手制止, 最後阿爺做咗醜人而大舊就得到政治名聲, 而不會有任何政治後果, 阿爺就要從大處著眼,無理由响南沙問題俾你死賓佬阿支阿左,又响香港特區俾你哋啲賓妹抽水.

其實賓妹問題係一個政治問題, 多於一個法理問題, 全世界都係WELCOME一啲良好既ALIEN, 君不見加拿大國已經要減少外來移民尤其是大陸嚟既, 質素低既留番家鄉食谷種. 我好肯定當年英國人一定有睇過基本法,知道漏洞處處, 就有一啲政策埋定地雷,對日後有人踩到時就爆, 佢哋心知香港華人公務員質素如何, 唔係李光耀級數,係唔會為呢啲嘢而出聲,最重要係用尾出糧找著數!   

佢哋又話基本法無講EXCEPTION, 咁就可以有權, 問題係基本法係一個漏洞處處粗疏政治文件, 所以先俾別有用心既師爺去鑽空子, 咁好多法律友會問究竟政大於法,還是法大於政, 我好肯定咁講, 法律係為政治服務, 好似三十年前,攪基係犯法, 咁當然係有人覺得人係有權攪基,所以先爭取癈止同性戀刑事化條文, 政治乃眾人之事,知民安民為治國安邦先決條件, 到有一日,有人覺得攪基係唔啱, 話唔定又再會刑事化架

現在特區政府施政毫無理念, 沒有任何長遠規劃, 外國既政府幾年就換一屆,咁唔通基建發展,國防軍事呢啲長遠既嘢就一啲都唔攪?   人民力量最缺既係沒有爭取執政之決心, 當年李光耀敢同共產黨硬拼先令到新馬沒有赤化!

政府要做好治政,首要查找不足,尤其係一啲政棍狀棍未發現到既問題,但影响深遠既問題, 如空手道有一說"先之先", 如國軍當年的特種部隊"政戰特遣隊"  除咗對大陸進行滲透之外,仲會對國內軍事單位進行壓力測試, 查找不足, 全部都係低調,秘密進行, 呢一樣嘢反而係特衰政府最缺.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5 14:35

50年代很多家庭都買了原子粒收音機,原因之一是50年代後期香港多了一家民營廣播電台--香港商業廣播電台。是由何佐芝先生所創立,於1959年8月26日首播。

初期商台藝員有:李我、尹芳玲、鍾偉明、張清、金貴、朱雪梅、馬超慈、馮展平、楊廣培、黃宗保、關鍵、林彬、陳曙光、丁櫻、莫佩雯、嘉碧、婉碧、金剛、鍾志明、劉一帆、蔡雲、陳劍雲、馬淑逑、李雁...真可謂猛將如雲,但仍有好些無法記起,請記得的大大補充一下。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8-5 14:37 編輯 ]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5 15:10

53年前(1958年6月30日)香港電台為慶祝該台成立三十周年而播放的特備節目。
值得一聽。



http://www.rthk.org.hk/classicschannel/audio/50s_0001.asx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5 17:59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5 01:22 發表
我好肯定當年英國人一定有睇過基本法,知道漏洞處處, 就有一啲政策埋定地雷,對日後有人踩到時就爆,...
葉劉話 當時已知有漏洞, 不過中英掛住爭拗, 中方無暇理會...

家人補白, 好像核災無應變操施, 罪不在香港 d 官...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5 18:32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5 01:22 發表
剛才聽到網台有大舊响度講話佢個人支持爭取賓妹有居港權,又話要捍衛法治, ...
Marco兄講起賓賓呢單嘢,正好揭示犯民呢班躪癱嘅卑鄙無恥、下流賤格、人渣垃圾嘅特性!正一佢請客,我哋市民付鈔,慷他人之慨!

你鬧當年港英埋下地雷,若干年後,你又會鬧犯民今日埋下地雷矣!但其實要怪就怪我哋市民自己,懶得意以為民主好好玩,助長呢班打壞公然搗亂檔而視若無睹!

嗱!等我教定啲犯民,當日後真個衒}一人一票全民直選後,政經都仍然垃垃亂,就賴阿爺冇俾香港獨立成為香港國or洋紫荊國or花旗國一個小州,引致成日俾阿爺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干涉內政,而未能完全當家作主,亦未能與阿爺平起平坐,訂立國與國對等地位等等…總之 it's all Granddad's fault!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5 22:28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3 18:04 發表


黄大夫應該冇錯,好似係北角與銅鑼灣交界,即英皇道/高士威道/天后廟道路口。 ...
睇番起呢張北角舊照,令我無限感慨!

呢個地盤後來建成之大厦二樓曾有間酒樓,好似叫百得酒樓,乃我與老妻剛好30年前,即1981年結婚被外父外母侷擺酒之地!

原本我儲嚟準備做首期買香港仔新起之福羣大樓,卒之一晚清袋,而暫時唯有繼續用1500蚊租住雲景道峯景大厦一個約百呎房。

唉!何必呢?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1:40     標題: 借頭借路,又貼啲舊嘢先

   見到有人唔覺意貼咗啲80年代既嘢, 以下圖片疑似五十年代物品,請各諸公明察
今日係小弟一星期大假開始,都係要執執屋企, 睇吓有咩嘢可以掉, 發現以下物件


以前的人很喜好集郵吧



筲其灣郵局的ARRIVAL CHOP, 以前的派遞局會將外地郵件打番個局CHOP 先再派



會集郵的都知道這個信封有咩特別吧



  



   



  俾錢換返嚟既




家中最古老的銀仔, 唔知經幾多人手先嚟到我屋企呢? 1883 維多利亞女皇



  先父五十年代做童子軍時必備用書, 嗰個年代唔識英文連童子軍都做唔成



人人姰杶不勬而獲








約九二九三年大嶼山巴 士公司的車飛,應該係由大澳搭出梅窩,中途站是沒有呢啲飛的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2:12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2:18

後記: UPLOAD咗上FLICKR先知係改唔到相, 不喜勿插,歡迎下載
九七前咩都可以炒,郵票都可以炒一餐, 九七後郵政署見集郵都係一門有利可圖既生意,結果郵票花款越多,但可觀性越少,以前家兄在郵局辦事,每一次出首日封,一定人人一封,永不落空. 九七後我一張首日封都無買過! 以所有郵品嚟計, 我覺得郵簡(AEROGRAMME) 是有最價值的,我都係得四五個,除咗一兩個外,其他全部都係聖誕郵簡, 當年專登買一個FOLDER裝住, 仲要用膠紙封住袋口. 到我有命七八十歲時,呢張郵簡分分鐘過百年吧, 到時就同嗰啲港產航海燈一拼捐俾博物館吧

說實話,我唔知呢張郵簡係邊一年出既,到底拎住呢張嘢去問郵政署,會唔會答到我呢?




  各諸公,當年有沒有收到呢


以前灣仔太源街有一間樓梯鋪叫威林,好多首日封同古銀都係响嗰度買, 但係1883五仙就係家傳的. 老何兄當年負笈花旗係咪响海運碼頭落船,還記得係咩公司的船?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2:31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2:45

  已SEND了呢兩張相去郵政署集郵組睇吓會唔會答得到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6 14:50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1:40 發表
見到有人唔覺意貼咗啲80年代既嘢, 以下圖片疑似五十年代物品,請各諸公明察 ..
Marco兄你咁鍾意做軍佬,我有個 metal tray 相信係英軍開鑊時用嘅!

呢個餐盤係我响英國買嗰間屋時响 loft 度摷到嘅,上面刻有伯明罕(Birmingham)製造商個名及1950年出廠。

老兄請留意年份下有一雞爪標誌,我有理由相信係英軍物資。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4:52

  係呀,是英軍的錯不了, 九七前參加民安隊少年團,支隊OFFICE都有唔少英軍二手MESS TIN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6 15:04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1:40 發表
   見到有人唔覺意貼咗啲80年代既嘢, 以下圖片疑似五十年代物品,請各諸公明察
今日係小弟一星期大假開始,都係要執執屋企, 睇吓有咩嘢可以掉, 發現以下物件


http: ...
算你識做啦,貼番多少懷舊嘢!
一時大意貼錯嘢,常有啦,唔使踩多腳下嘩?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5:49     標題: 網上舊香港

其實除咗香港公共圖書館網頁,其實都有其他網站都有關於舊香港的資料


美帝海軍嚟香港攪攪震,自古有之,此為一九二零美帝國海軍派給官兵的香港指南



其中一頁,文中形容香港是一個"CITY OF STAIRS"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5:53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6:11     標題: 古書"THE TREATY PORTS OF CHINA AND JAPAN"

有很多英文古藉都有講及遠東的風土人情, 以下取自"TREATY PORTS OF CHINA AND JAPAN"  一書


書中載有當年在港的重要政工商機構中英文譯名, 如當年的領事館叫"江臣", 鐵行輪船就是二十世紀初最大郵船公司 (P&O, 即 PENINSULA & ORIETNAL),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6:17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6 16:26     標題: 1862年上海英華書館刊行之中英字典

廣東話當年真係好有地位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6:27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6 21:39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6 11:40 發表
   見到有人唔覺意貼咗啲80年代既嘢, 以下圖片疑似五十年代物品,請各諸公明察
今日係小弟一星期大假開始,都係要執執屋企, 睇吓有咩嘢可以掉, 發現以下物件 h:" />


先父五十年代做童子軍時必備用書, 嗰個年代唔識英文連童子軍都做唔成

...
嘩!! 你嘛嘛好闊綽...

飯票世家子弟, (細佬/妹 全在養和出世), 奶奶都唔捨得比錢佢做童子軍, 成為飯票 的遺憾...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7 10:16

五十年代無咁多制服團體,得童軍,唔似而家咁多,連少年警訊都話有制服,我中學都唔玩咩童軍,要錢嘛,結果玩了民安隊少年團幾年,制服,上訓練班,車錢有全數津貼,算唔錯架 。講緊都13年前既事。

佢都參加某年响童軍山既童軍大露營,仲有相留低架,現在既玩法唔同,難同以前compare. 嗰本童軍書應該係二戰出版,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7 10:24

就算係四十後,嗰時大啲都有st john玩,咩ams, cas 玩,都唔差呀,現在反而真金白銀俾錢玩遊學團仲正, 所以窮家子弟都要資助,哈哈。
作者: dw194711    時間: 2011-8-7 13:56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7 10:16 發表
五十年代無咁多制服團體,得童軍,唔似而家咁多,連少年警訊都話有制服,我中學都唔玩咩童軍,要錢嘛,結果玩了民安隊少年團幾年,制服,上訓練班,車錢有全數津貼,算唔錯架 。講緊都13年前既事。

佢都參加某年& ...
咁計你應該未過30,真係年少有為,後生可畏。
作者: 理魯竇    時間: 2011-8-7 13:58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7 10:16 發表
五十年代無咁多制服團體,得童軍,唔似而家咁多,連少年警訊都話有制服,我中學都唔玩咩童軍,要錢嘛,結果玩了民安隊少年團幾年,制服,上訓練班,車錢有全數津貼,算唔錯架 。講緊都13年前既事。

佢都參加某年& ...
做童子軍原本唔算用得多錢,但家窮就乜都覺得貴。

我都做過幾年童子軍,總算學識一點紀律和服從,那時候天文台長亞英哥做大隊長,佢戴紅帽,我地就要戴綠帽,佢步操時態度真係好嚴緊,真係抵佢做台長。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7 15:51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8-7 13:58 發表


做童子軍原本唔算用得多錢,但家窮就乜都覺得貴。我都做過幾年童子軍,總算學識一點紀律和服從,
1956-57年間我哋租住九龍仔大坑東七層大厦徒置區時,我有幸參加過一陣由小童群益會辦嘅小狼隊,制服由會借用,唔收錢。

最開心有次中秋節去銀鑛灣宿營,又有月餅食!

久唔久個會又會班到政府猪籠車呢度去嗰度去,以一個赤貧細蚊仔嚟講,真係大開眼界!

不過好多時著住套制服時,會俾隔離隣舍追住唱: 「童子軍,食雲吞,打爛碗,冇錢賠,賠椂棍!」



[ 本帖最後由 mtpen 於 2011-8-7 15:53 編輯 ]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7 16:36

引用:
原帖由 理魯竇 於 2011-8-7 13:58 發表


做童子軍原本唔算用得多錢,但家窮就乜都覺得貴。

我都做過幾年童子軍,總算學識一點紀律和服從,那時候天文台長亞英哥做大隊長,佢戴紅帽,我地就要戴綠帽,佢步操時態度真係好嚴緊,真係抵佢做台長。
飯票應該和理兄差不多年齡, 他說當時童子軍的制服/裝備, 都要自費, 所以奶奶唔比. 佢後來加入 AMS, 因為政府全包...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7 16:41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7 10:24 發表
就算係四十後,嗰時大啲都有st john玩,咩ams, cas 玩,都唔差呀,現在反而真金白銀俾錢玩遊學團仲正, 所以窮家子弟都要資助,哈哈。
ams 唔收人好耐, 近來先收番少年軍. 競爭劇烈.

E-甥 有玩開外展, 都唔收佢. 飯票後來搵到署長級說項, 都唔得. 香港真係好...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11-8-7 16:43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7 17:04

  AMS?  我零四都玩過兩個月RECRUIT, 我其實都唔知AMS點解要開少年團,其實十幾廿年前CAS少年團既編制係一區一支隊, 有時因地區人口多少而加或減支隊,好彈性架 而我嗰兩個月既AMS經驗,其實急救服務無ST JOHN咁多, 做既嘢又無CAS咁雜,同埋CAS响西貢,青龍頭,銅鑼灣,黃石碼頭都有訓練設施,九七年前政府都好洗錢响CAS, 好似少年團一個支隊都响政府合署有自己既支隊OFFICE, 返集會係去官立小學校舍. 後來二千年話要CUT錢,所有支隊都無晒自己OFFICE. 其實如果想有套制服著,去玩少年警訊仲好,以前得便裝,現有老軍, 又有冷氣會所, 假假哋都叫有FORCE後台嘛, 至於其他嗰啲乜CADET乜CADET, 因為未玩過,未能評價,  不過以消費嚟計CAS係最平架啦
如果你姨甥入到啲如CAS或AMS或JPC 呢啲政府後台既機構, 有理無理唔識游水學游水,識游水學拯溺,响嗰度學獨木舟都係發獨木舟總會証書, 尤其暑假檔期去康文署學好難有位嘛

[ 本帖最後由 liao_marco 於 2011-8-7 17:13 編輯 ]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7 17:36

  SUE姐,啱啱睇過少年警訊既活動, 都係要錢喎, NO GOOD NO GOOD   不過有玩開外展,錢銀既嘢都係其次! 點解唔參加CAS少年團, 當年你填得表,佢就會收你,哈哈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