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疑難] 【轉載】袁偉時: 孫文「賣國」檔案:孫中山才是真正的漢奸 [打印本頁]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28     標題: 【轉載】袁偉時: 孫文「賣國」檔案:孫中山才是真正的漢奸

http://www.hkfront.org/sunyatsenrealhanjian.htm

袁偉時    20061112

  政治家和政治組織的內外政策是交相為用的。與其對內政策緊密聯繫,孫文的對外政策上 也留下一長串平常人難於理解的記錄。從民初開始,這些記錄在國內外的出版物中就不斷有所披露,在研究近代中國的史家中對有關事實毫不知情的,大約十分罕見。不過,在中國 ,人們沒有把這些史料系統排列出來,加上標準教科書諱莫如深,一般讀者知道真實情況的似乎也不多。請讀者允許我做一回文抄公,主要根據中國近20年的出版物,將有關事實抄錄如下:

  第一,"在華南境內給法國以大面積的租界"。 "約在19006月初,孫博士(按:早已有人指出,孫文一生從未得過博士或榮譽博士學位,說他是博士純屬以訛傳訛。可能是Dr.醫生的誤譯。他是醫學院畢業生,也行過醫。)會晤了法國公使朱爾斯‧哈爾蒙德,希望得到法國軍火裝備和法國軍事參謀的幫助,按照哈爾蒙德先生的報告,作為交換條件,孫中山提出在華南境內給法國人大面積的租界"。190212月底或者19031月,孫中山抵達越南河內,與法國總督的私人秘書會談,"孫博士答應,在華南建立起聯邦共和國以後,它將轉向法國要求幫助,為了取得法國的支持,並將給以大面積的租界。"

  第二,19103月,孫文與美國人荷默‧利和布思會談,"這三個人建立了一個''辛迪加''。孫博士任命布思為辛迪加和同盟會兩者的''駐國外的唯一財務代表'',並且授他以處理貸款、收款和購買所有陸海軍裝備的代理人的全權。辛迪加保留其權利,以負責掌握鐵路建設的借款,割讓滿洲礦藏租借地給美國支持者,在臨時政府建立以後,將借款轉用於中國的經濟建設。""美國人同意在十七個月之內籌足三百五十萬元,分為四期攤付給孫博士。"

  第三,武昌起義後,孫文到了倫敦,尋求英國政府的幫助。"孫博士答應在英國政府的建議下活動,他答應給英國和美國享有超過所有其他國家的優惠待遇。他將把中國的海軍置於服從他個人命令的英國軍官指揮之下,對於日本的態度,他將根據英國的建議辦事。"由於英國政 府寄希望於袁世凱,沒有理睬這些建議。


  第四,出賣滿蒙。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身為臨時大總統的孫文,偕同秘書長胡漢民同三井財團代表森恪及宮崎滔天、山田純三郎會談。會談前,森恪等曾得到先後出任首相的日本政界元老桂太郎、山縣有朋等授意,冀圖與孫文等革命黨人訂立密約,使東三省歸日本所有。會談中,孫文表示:"當此次舉事之初,余等即擬將滿洲委之於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國革命。"日本政府如能 "火速提供資金援助","余或黃興中之一人可赴日本會見桂公,就滿洲問題與革命政府之前途,共商大計。"森恪在會談當天下午6時還發出一封經過孫文、胡漢民修改的致日本有關人士的特急電報,內稱:"關於租借滿洲,孫文已表應允,如能在漢冶萍公司五百萬元借款之外再借與一千萬元,則孫等與袁世凱之和議即可中止,而孫文或黃興即可赴日訂立關於滿州之密約。"此事一波三折,最後因日本陸軍大臣石本新六的反對沒有辦成。原因是:"按照日本軍部的擴張主義分子的觀點,在中日、日俄兩次戰爭中,滿洲是日本人為之拋灑珍貴的鮮血的地方,理應享有一切權益,而無須以金錢收買。"

  據與孫文有密切交往的內田良平說,從1905年甚至更早時開始,孫文就曾在遊說日本朝野人士時一再聲稱:"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滅滿興漢","日本如能援助中國革命,將以滿蒙讓渡與日本。"從1898年起至1923年止,包括與森恪的談話在內,類似的記錄共10條,交涉對像包括首相、陸軍參謀總長、政壇元老、財閥等等。

  第五,把設立國家中央銀行的權利讓給日本人。1912110日,南京臨時政府剛剛成立,孫文便致信曾任大藏大臣的阪谷芳郎,委託他建立中國的中央銀行。同日,又電告阪谷:"設立中央銀行事,應即迅速進行。"十天後,阪谷便復函孫文說"接到貴電及中華民國元年一月初十日貴翰,委託阪谷以貴國中央銀行設立之事",因此他草擬了《中華國立中央銀行設立特許札》,要求孫文蓋章批准。其中規定"該特許札之有效期限,自交付特許札之日起算,以五十年為限。""該銀行有發行紙幣之特權。"其他職能包括 "國庫之歲入及歲出"、"內外國債之整理及新招集國債之時,可使該銀行辦理" 、 "貨幣之整理及改造"、"管理印花紙出入販賣等事"、"政府設定監督銀行之業務"等等 。重要人事之"任免全權",也交給阪谷,雖然規定"政府自該銀行開業年滿五年之後,於一年內以付價,得收買外國人所有股份",但又規定"政府於本條期限之間不能收買,則本條買收權為消滅。"

  把設立經營和管理中央銀行的特權交給一個曾任外國內閣大臣的外國人,擔負財政收支、發行貨幣和監督全國銀行系統的重任,這是事關國家主權的大事。孫文如此輕率地處理,雖然當時沒有辦成,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失誤。此事曾於1913年5月19日被著名記者黃遠庸公諸報端,這是國內報刊第一次揭露孫文在對外關係中損害國家利益。就事情本身來說,應該說是大眾傳媒履行監督政治家這一類公共人物的職責的大好事。袁世凱政府雖曾利用此事批評孫文,但這正是現代政治中不同政治勢力互相批評、監督、爭取公民信任應有的常規。中國公民有權知道這一類信息,20世紀中國政治的腐敗和專橫,恰恰是與執政者實行愚民政策,拒絕公開政務息息相關的。

  第六,與袁世凱競相向日本政府爭寵。宋案發生以後,孫文認為"日助我則我勝,日助袁則袁勝。"根據這個指導思想,孫文與袁世凱都不惜代價,爭取日本的支持。早在30年代初,後來任《大公報》總編輯的著名報人王芸生就在其名著 《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中,全文公佈了孫文1914511日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的信。這封信有四個要點:

  1,中國對日本,可以起到比印度之於英國更大的作用。孫文說:"英國之區區三島,非甚廣大,然人莫不知其國力膨脹日加者,以其得印度之大陸,為母國之大市場,世界列強始莫能與爭。日本之發展已盡,殆無迴旋之餘地,中國則地大物博,尚未開發。今日本如英國之於印度,無設兵置守之勞費,而得中國之大市場,利且倍之,所謂一躍而為世界之首雄者此也。"也就是說,中國可以提供給日本比印度這塊殖民地之於英國更廉價和利益更大的作用。具體說來是內政、外交、軍事、實業、司法等等均靠日本幫助,且"可開放中國全國之市場,以惠日本之工商,日本不啻獨佔貿易上之利益,日本製造品銷入中國者免稅,中國原料輸入日本者亦免稅。"

  2,袁世凱政府實際上是反日的。袁氏及其政府"佯與日本周旋,而陰事排斥,或政府依違其間,而嗾使民間反對,或其權利已許日本,而翻授之他國。彼之力未足以自固,又憚民黨與日本親善,故表面猶買日本之歡心,設其地位之鞏固過於今日,其對待日本必更甚於今日。"

  3,國民黨掌握政權之目的未達到之前,中國不可能安定。信中的原話是:"夫惟民黨握中國之政柄,而後中國始有治安可言也。"民黨"抱有主義,為求其之必達,生死以之,民黨之志一日不伸,即中國一日不能安"。

  4,"日本能助革命黨,則有大利",所以要敢於超越常規,幫助國民黨。孫文坦言"中國革命黨事前無一強國以為助,其希望亦難達到",但"助一國之民黨,而顛覆其政府,非國際上之常例。然古今惟非常之人,乃能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竊意閣下乃非常之人物,今遇非常之機會,正閣下大煥其經綸之日也。"


  如此大利,沒有打動日本首相。在日本政府首腦看來,依靠已經統治著全國的袁世凱,比起指望形單勢孤的孫文一夥顯然更加實惠。孫文暗通款曲,唯一的作用是日本在壓袁世凱就範時多了一個籌碼。

  此外,孫文的這封信很快就被洩露出去,中外報刊廣為登載,還說是黃興揭露的。此事不但進一步損害了國民黨人的形象,也加深了國民黨人之間的分裂。從黃興當時的一封信,可見一斑:"近得各處黨員通告,並讀中外各報登載弟所宣佈中山先生之函,此事從何說起,黨德敗壞,竟至此極,殊可歎也!此事之有無,弟不必加辯,請足下函詢中山先生,即知其真相。中山先生是否有此函件與日本當道,尚屬疑問,袁賊陰險,派偵離間吾輩,亦時時有之,即令有此函件,中山先生從未與興閱過,興又何從宣洩?此種卑鄙手段,稍有人格者不為。"內外疑謗叢集,真偽莫辨,親痛仇快,而禍根卻在孫文的作為。

  第七、在日本迫使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之際,竟主動要求與日本政府結盟,再一次慷慨地出賣國家主權。日本是在1915118日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的。幾經討價還價,日方於57日發出最後通牒,袁世凱政府則於59日接受。

  面對涉及國家存亡的重大鬥爭,全國人心激動。原國民黨的一些重要人士紛紛提出"一致禦侮"的主張。"是年二月十一日,林虎、熊克武、程潛等十一人,聯合發表公電,提出 ''吾人第一主見,乃先國家而後政治,先政治而後黨派''之說。在美洲的馮自由、林森、謝英伯、鍾榮光等,亦聯合致電孫中山,請示''可否暫停國內革命運動,實行一致禦侮,免為國人借口'' 等語。"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7-31 17:22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30

  225日,黃興、陳炯明、柏文蔚、鈕永建、李烈鈞等人也聯名發出通電,總結民國建立以來的政治經驗,鮮明地提出:

  1,中國的事中國人自己解決,反對"假借外力"。他們說:"至言假借外力,尤為荒誕,一族以內之事,縱為萬惡,亦惟族人自董理之。倚賴他族,國必不保。"這是針對報刊的種種傳聞表明自己絕 "不危及邦家"的立場。


  2,汲取"二次革命"的教訓,表示決不輕言革命。"國人既懲興等癸丑之非(按:指1913年所謂"二次革命"的錯誤),自後非有社會真切之要求,決不輕言國事。今雖不能妄以何種信誓宣言於人,而國政是否必由革命始獲更新,亦願追隨國人瞻其效果。夫兵凶戰危,古有明訓,苟可以免,疇曰不宜厖故公等畏避革命之心,乃同人之所共諒。"他們認識到所謂"二次革命"的失敗決不是偶然的。說到底,這是國人對他們的懲罰,因為他們忽視了國人要求安定的情緒和"畏避革命"的意志。


  3,仍要堅決反對專制統治。他們進一步指出:"惟革命之有無,非可求之革命自身,而當卜之政象良惡。""至今空屍共和之名,有過專制之實",不但導致內政極端腐敗,也是招致外侮的主要原因。"竊論外交受逼,雖有時勢因緣,而政治組織不良,乃其最易取侮之道。蓋一人政治,近世已經絕跡,非其不能,實乃未可。今吾國不見國家,不見國民,而惟見一人。" 為了抵禦外侮和防止革命,必須改變這個狀況。


  黃興等人的反思頗為深刻。他們對外侮由來的分析,反對假借外力解決內政問題進而一致禦侮的主張,也是非常適時的。


  黃興等人的主張曾廣為散發和分送京、滬各報館刊登,引起海內外廣泛注意。可是孫文等人對此視而不見,一意孤行另外一種主張。


  先是在25日孫文、陳其美與滿鐵株式會社的兩個重要人物犬塚信太郎、山田純三郎訂立了一份所謂《中日盟約》。滿鐵株式會社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在我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的重要支柱。它不是一般的企業,其首任總裁後籐新平曾任台灣民政長官,後來又出任郵電大臣、內務大臣、東京市長等。犬塚、山田等敢於出面訂立盟約,背後有強有力的政治人物支持。315日,孫文給日本外務省政務局長小池張造寫信,尋求日本政府的"提攜",並將四人簽署的《中日盟約》作為草案送交日本政府。小池是二十一條的起草者,是深得加籐外相信任的重要人物。這封信和《中日盟約草案》與黃興、陳炯明等人的主張是截然不同的。


  "二十一條"是20世紀中國的重大國恥,是日本迫使中國殖民化的重要步驟。它的最後文本把滿蒙、山東、漢冶萍公司等重要權益奉送給了日本。條款之一是"zgzf嗣後如在南滿洲聘用政治財政軍事警察外國顧問教官時,可儘先聘用日本人"。實際是把當地各級政府全都交由日本控制,"可儘先聘用"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外交詞令。


  在接到最後通牒後尚未正式簽字前的514日,袁世凱曾向各級官員發出"密諭",其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文字:"日本利用歐洲列強之相持,乘中國新邦之初建,不顧公法,破壞我山東之中立,我國受茲痛苦,方以退兵為抗議,彼不之省,又提出酷烈要求之條款。其中最為難堪者,曰切實保全中國之領土,曰各項要政聘用日人為有力顧問,曰必要地方合辦警察,曰軍械定數向日本採買,併合辦械廠,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韓視我。如允其一,國即不國,彼遂以最後通牒迫我承認,然卒將最烈四端,或全行消滅,或脫離此案;其他較重之損失,亦因再三討論得以減免,而統計已經損失權利頗多。"


  歷史挺會捉弄人:袁氏慶幸力爭倖免的條款,卻被孫文主動送給日本人了。他草擬的《中日盟約》規定:"為便於中日協同作戰,中華所用之海陸軍兵器、彈藥、兵具等,宜採用與日本同式。""與前項同一之目的,若中華海陸軍聘用外國軍人時,宜主用日本軍人。""使中日政治上提攜之確實,中華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人。"而在經濟領域,從事關經濟命脈的金融到礦山和鐵路、航運亦交由日本控制,"宜設中日銀行及其支部於中日之重要都市。""中華經營礦山,鐵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國資本,或合辦之必要時,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應辦,可商他國。"再加上"屬於前各項範圍內之約定而未經兩國外交當局者或本盟約記名兩國人者之認諾,不得與他者締結。"也就是說,以上政治、軍事、經濟上的種種特權是絕對不容其他國家染指的。此外,在外交上中國也不能獨立行事,"中日兩國既相提攜,而他外國之對於東亞重要外交事件,則兩國宜互先通知協定。"考量其實質,這是把中國降為附屬國的盟約。


     再看看孫文給小池的信,其中意蘊就更加清楚了。這封信說了些什麼呢?
  
     1,"不肖等經常確信,東亞之安全與福利全賴於日本之提攜。"因此,日中應"有鞏固之同盟",所以提出這個《中日盟約》。


  2,"昔日,貴國政府曾向敝國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對其詳細內容,固然無法窺知,但其主要內容必定以日中親善及東亞和平為目標。與敝人倡導之主張一致,不勝欣喜。"


  3,孫文等對日本政府唯一的不滿,是日本不以孫文一夥為主要合作對象,而"對無誠意之敝國政府始終一貫持續執行強硬之交涉,曠日持久,時至今日,實在可悲,遠離日中提攜這一最終目的之手段,敝人等遺憾至極。"

  孫文這些主張的是非,筆者沒有必要再多說什麼。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兩件事: 

 
     1,自一月日本提出"二十一條"後,報刊很快就報導了有關內容,海內外反應非常強烈。

"獨先生於此事默不一言",因此,各界人士函電紛馳,質詢孫文的態度。有的報紙還傳出孫文與日本結盟。於是,孫文在310日做了兩件事:一是命黨務部發出《中華革命黨第八號通告》,說 "且夫吾黨所處之地位,純係一秘密組織之團體,對於國際交涉,固未可立言者也。"為自己的沉默辯護。二是寫信給美國華僑同志說:"余固深信驅除袁世凱為今時所當行之事,若謂借助於日本一說,雖至愚之人,亦足以知日本萬不可靠,稍有識者亦當知造謠者立說之謬妄矣。"四天後,孫文給日本外務省政務局長的上述信件就發出了。政治家有多副面孔,於此可見一斑。  

    2,致小池的信和《中日盟約》披露後,海峽兩岸均有人急欲修補孫文的形象,硬說這些文件是假的。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是孫文的一貫思想,並非孤證。這是在日本外務省的檔案中找出來的,並非稗官野史。再加上孫文在日本的一舉一動均在日本警方的嚴密監視下,警方的檔案中留下了訂立盟約的當天山田純三郎到孫文住宅;山田掛電話給陳其美,要他持印鑒立即前來,陳果然奉命來到;中華革命黨黨員王統一亦來到孫家等記錄(另一日方簽字人估計是補簽的)。再加上外務省有關檔案中還留下了送信人王統一的名片,而王是中華革命黨最早宣誓入黨的五人之一,是訂約時在場見證者。此信和盟約的真實性,日本學者籐井升三已有詳細論證,頗難推翻。不應忘記的是,與此同時,他還重申了出讓滿蒙的主張。除了上面已提及的史料外,1949年以後曾任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老同盟會員和中國國民黨黨員高崇民寫道:"1915年袁世凱陰謀要作皇帝,與日本訂立賣國條約21條,孫中山為換取推翻袁世凱,一度主張把東三省讓給日本,我在日本留學東京時,親耳聽到中山這種錯誤主張,表示堅決反對。"這個老同盟會員,1949年以後身居高位,生活在孫文備受尊崇的國土上,不可能和沒必要作假,其回憶顯然是可靠的。  


      不過,不管孫文提供多麼優惠的條件,日本政府對他們一夥的力量還是沒有什麼信心,仍然把袁世凱作為拉攏和威嚇的主要對象。孫文和革命黨人僅是充當了威脅袁世凱的魔影。孫文的指望又一次落空。 


     第八,在袁世凱死後的所謂護法鬥爭期間,孫文繼續以出讓滿蒙為誘餌,冀圖得到日本的幫助。1917915日,日本社會活動家河上清訪問廣東軍政府。孫文在會見河上時明確地表示: "一旦他掌握了權力,將愉快地將滿洲交給日本管理。"19181116日,他在上海會見日本實業家松永安左衛門時又說:"日本如果援助南方派的話,可以承認日本對''滿蒙''的領有。"


      第九,20年代,與美、日商人簽訂密約,一再出讓大量利權。1921117日,孫文與美國芝加哥商人喬治‧香克(George H. Shank)訂立密約,據美國駐華公使報告,內容包括:香克將幫助"zgzf(指南方政府)發行公債一萬萬金元(當時約合中國幣二萬萬元),"作為回報"所有經香克氏組織和開發的工業,其產生純利之三分之一 ,均歸香克所得;又將購材料之買價,香克氏得百分之二十五。  


    192225日,孫文又與日華林礦工業公司的代表簽訂密約,規定該公司提供二萬支長槍、72尊野炮、120支機槍及相應的彈藥和5百萬日元為條件,"同意將海南島,及所有沿廣東海岸之島嶼的開發權,及從廈門以南至海南島的漁權,全讓給公司專利包辦。""同意公司對開發廣西之林礦有優先權。""政府指派三分之一的委員名額,委員會主席須為日本人"。此事當時就有所透露,引起海南島在各地的人士強烈抗議,一再向孫文和軍政府質問,《申報》和《華字日報》 等報刊曾連續追蹤報導。  

     以上確鑿而不完備的史料,揭示了孫文複雜思想面貌的不容忽視的一面。引人深思的有三個問題:一是號稱革命的團體有沒有權出讓國家利益?二是能否把這些言行看作是為了長遠的崇高的利益而採取的所謂"策略"?如果答案是的,又如何證明目標的崇高性?三是孫文為什麼會出現這些錯誤言行?答案主要靠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袁偉時19311215日- ),廣東興寧人,中國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

袁偉時1947年考進廣州南海中學念高中,1950年考進中山大學經濟系,至1957年在復旦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班畢業後回中山大學工作。1970年代起年在該校哲學系教中國哲學史至退休。曾任中山大學中山學院院長。

學術理念袁教授的理念是:

1.世界大同是趨勢,因循守舊是不合時宜的行為。
2.中國近代史存在很多被人扭曲的問題,錯誤的歷史教科書誤導廣大青年,後患無窮。
3.中國文化缺少自我批判的精神,中國文化對於多元化和異己十分的不寬容。
4.廣開言論,開啟民智,使中華民族從千百年來形成的精神枷鎖中解脫而出,為民族崛起貢獻才智。

《冰點》事件

袁偉時在南京大學演講時指出,「在共產黨統治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長期是三大革命(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為綱,然後是共產黨為中國找到了出路」。他認為「這種史觀是錯誤的」。「因為無論太平天國,還是義和團,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2006111日「中國青年報」的《冰點》週刊因刊出袁偉時文章《現代化與歷史教科書》],因而導致暫時停刊,並引致主編李大同及副主編盧躍剛撤職。31日《冰點》復刊,刊登張海鵬的《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文章批駁上文,並拒刊袁偉時《為何、何時、如何反帝反封建》文章。

對中國大陸媒體的批評


20084月,香港嶺南大學和香港歷史學會邀請了四十多名海內外學者研討中國近代史。其中,袁偉時在會上點出中國大陸學者文章在媒體刊登時往往遭大幅刪改的現實情況。他說:「大陸編輯出於各種原因常常不徵求作者同意刪改稿件,我認為這是不好的做法,即是出於客觀環境需要刪改,也應該徵求作者同意。」其言論贏得熱烈掌聲。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7-31 17:24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36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history/phtv/dsy/detail_2011_01/14/4280233_0.shtml

孫中山與日本簽訂《中日盟約》包括什麼賣國內容

20110114 11:44 鳳凰網專稿



核心提示:

這是《中日盟約》的部分條款,第二條、為便於中日協同作戰,中華所用之海陸軍兵器、彈藥、兵具等,宜採用與日本同式;第三條、若中華海軍聘用外國軍人時,宜主要用日本軍人;第四條、使中國政治上提攜之確實,中華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人;第六條、中華經營礦山鐵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國資本或合辦之,必要時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應辦可商他外國。


文章目錄:

孫中山廣州起義後遭清庭通緝 被迫逃亡日本


一八八五年重陽節前的晚上,兩廣總督譚鐘麟正在撰寫奏折,向光緒皇帝進行工作簡報:“近來有盜賊覬覦數百萬元彩金,欲突襲廣州而遭官兵擊退,孫文雖潛逃但四十余名徒眾拘禁與省城。”


兩廣總督描述的盜賊事件,就是孫中山籌劃的第一次革命活動,歷史上稱為第一次廣州起義。就在清廷發出通緝令的時候,有三個人已經奔走在逃亡的路上,他們從廣州趕往香港,然後在那裏登上了開往日本橫濱的輪船。他們是孫文、陳少白、鄭士良,這幾個被清廷官員描述為竊取錢財的宵小之徒,在去往日本的輪船上剪掉辮子,表明瞭他們與清政府在政治上決裂的姿態。


孫中山與宮崎寅藏筆談革命 拜會日本政要


宮崎寅藏,日本著名浪人,以別號滔天而知名。這是一個深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於支援中國革命的日本友人,這次他與孫中山的相遇是他們一生交往的開始。


孫中山日本晤黃興 兩人相見恨晚共創同盟會


孫中山與黃興的見面直接催生了同盟會,中國革命的歷史就此開創了嶄新的一頁。一個不容忽視的歷史細節是,同盟會的籌備會議竟然是在日本黑龍會首領內田良平的家中進行的。內田良平當時就在會上加入了同盟會,當時的黑龍會會員,後來成為日本法西斯主義靈魂的北一輝也加入了同盟會,那麼孫中山與黑龍會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日本黑龍會欲借孫中山“驅除韃虜”佔領滿蒙


赫連勃勃:當時,中山先生當然也是出於當時時代的這種局限,出於他個人當時實踐的局限,包括我就說當時是鐵血十八星旗,就是認為咱們漢族就是十八省。當時好多人有這種局限的,所以就認為只要我們消滅了滿清,我們獨立了,我們就把漢人以外的東西送給你們亦可。因此這樣一來,就當時使內田良平包括這些人就把消息傳出去,說孫中山這個人太可以利用了。


孫中山簽署《中日盟約》 後世學界斥其賣國


19152月,為了爭取更大的支援,孫中山與日本人之間簽訂了一份給他帶來巨大爭議的條約《中日盟約》。
這是《中日盟約》的部分條款,第二條、為便於中日協同作戰,中華所用之海陸軍兵器、彈藥、兵具等,宜採用與日本同式;第三條、若中華海軍聘用外國軍人時,宜主要用日本軍人;第四條、使中國政治上提攜之確實,中華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人;第六條、中華經營礦山鐵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國資本或合辦之,必要時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應辦可商他外國。


鳳凰衛視1月13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各位好,這裡是《鳳凰大視野》,在日本神戶有一座孫文紀念館,長島有孫中山雕像,橫濱則專門設有孫文先生登陸地,甚至在日本下關的一個公園裏,那裏的蓮花被取名為中山蓮。時至今日,日本人還在以各種方式紀念著孫中山這個人,而同樣對於孫中山來講,日本也是一個及其特殊的所在。


孫中山的一生59年,其中有30多年在外漂泊奔走,光是在日本一地他就待了整整11年,出入了15

。那麼他在日本都做了些什麼?圍繞在他身邊的是一些什麼的角色?今天我們就把目光投向他們。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7-31 15:07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42

孫中山廣州起義後遭清庭通緝 被迫逃亡日本

解說:一八八五年重陽節前的晚上,兩廣總督譚鐘麟正在撰寫奏折,向光緒皇帝進行工作簡報——“近來有盜賊覬覦數百萬元彩金,欲突襲廣州而遭官兵擊退,孫文雖潛逃但四十余名徒眾拘禁與省城。”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清朝政府通緝他,然後多少多少這個這個賞銀,就是要拿他的頭顱,原來在這裡的時候那就是說孫文他都把這個文字加了三點水,加了三點水這個汶就是你是草寇。

解說:兩廣總督描述的盜賊事件,就是孫中山籌劃的第一次革命活動,歷史上稱為第一次廣州起義。就在清廷發出通緝令的時候,有三個人已經奔走在逃亡的路上,他們從廣州趕往香港,然後在那裏登上了開往日本橫濱的輪船。他們是孫文、陳少白、鄭士良,這幾個被清廷官員描述為竊取錢財的宵小之徒,在去往日本的輪船上剪掉辮子,表明瞭他們與清政府在政治上決裂的姿態。

橫濱最初只是東京灣畔的小漁村,孫中山一行三人到達的1895年,橫濱已經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橫濱是日本與外界發生聯繫的港口。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當時去了住在橫濱,在一個中華街整個街都是華人是吧,活動比較方便,所以基本上當時橫濱是這個興中會活動的中心地。

解說:這時的孫中山29歲,對於日本他一直心存好感,因為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成為世界級的明星國家,到底是什麼讓日本發展神速?孫中山一直希望能夠親自來到這裡找到答案,只是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到來竟是為了逃命。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清潮政府通緝他,日本政府呢又沒有把他抓起來,這裡頭這個關係就很微妙,但是從孫中山這個思想裏頭,我覺得他從情感到理性,他都一生他都希望日本幫他,而且他覺得中國的國度跟日本差不多,從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發展的很快,我們應該怎麼跟著他走。

解說:1895年的孫中山並沒有在日本停留很久,很快去往他的第二故鄉檀香山,那裏也是他在廣州起義失敗之後的療傷之地,接著他在舊金山拜訪了秘密組織洪門的總部,再往後又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

在那裏發生了讓他獲得國際聲譽的倫敦蒙難記,從此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領袖的形象就此定格,他獲得的好處是,他去到哪都不必再自我介紹,也無須刻意躲開某些場所。

孫中山與宮崎寅藏筆談革命 拜會日本政要

18978月,孫中山再次來到橫濱,跟他第一次到達這裡的時間隔了將近兩年,這一次的到來,他不在像兩年前那般孤獨無助。

赫連勃勃:他在那和革命四大寇之一的陳少白會面,到他家裏住下了,住下之後呢遇見了日本人宮崎寅藏,就是那白浪滔天也叫宮崎滔天,就這哥們。

邱濤(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這個宮崎滔天最初是對就是中國的革命和革命派,他認為都是企圖推翻現有的清政府,就是腐朽的清政府,然後給中國一個新的改革方向的這樣一個兩派,他認為康梁一派是,孫中山也是,他認為自己是這兩派中間一個很合適的聯繫人。

解說:宮崎寅藏,日本著名浪人,以別號滔天而知名。這是一個深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並把自己的全部經歷都用於支援中國革命的日本友人,這次他與孫中山的相遇是他們一生交往的開始。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宮崎滔天也不懂中文,孫中山也不懂日文是吧,兩個人就是,但是一般的日本人用中文寫啊,他一般都看得懂的,所以兩個人就筆談,第一次就筆談。筆談就是談的將來要革命,要革命你準備怎麼革命,你革命以後怎麼樣,你對清政府怎麼樣,他就筆談。他通過這個筆談以後宮崎滔天就了解了孫中山,認為孫中山的的確確是一個愛國者,是一個革命者。

赫連勃勃:兩個人越談越(對口),所以說宮崎寅藏就勸孫中山你多留在日本,多留一些日子,我幫你結識一些人,爭取更多的人支援,這樣一來中山先生呢,才開始在日本停留。

解說:關於孫中山與宮崎演寅藏筆談時的情景,在日本九州宮崎寅藏的故居,依然還保留著當時的痕跡,可以看出宮崎寅藏對孫中山抱有極大的好感。在他所著的《三十三年落花夢》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孫君者可謂東亞之珍寶也。

宮崎寅藏的真實身份是浪人,這是日本社會特有的一個群體,就是那些四處流浪居無定所的窮困武士,那麼一個下級武士為什麼會對孫中山產生興趣?他能為孫中山的事業提供什麼幫助呢?他的背後是不是有別的力量在支撐呢?

赫連勃勃:他就是一個浪人,但是他無論是和日本的官方還是和日本的浪人界都廣泛的這樣的一個聯繫,他的名聲也很大。

邱濤(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包括日本就說朝野的聯華力量,他們希望扶植更多的當時的反政府的力量,他們認為或許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代表中國的一個發展方向。

解說:宮崎寅藏就像一根重要的線,把孫中山和日本政府、日本民間人士,甚至日本的幫會組織串到了一起,儘管各種力量都懷著各自的心思,但作為當時身處困境的孫中山來說,能夠借助各種力量幫助自己展開革命,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效果。

邱濤(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他到日本留下來的身份是什麼?我們今天都說是平山周資助是吧,實際上確切說這個犬養毅讓平山周出面,以平山周雇人的身份,雇人就是雇傭的雇,雇人的身份留在日本的。

赫連勃勃:在這個宮崎寅藏,還有平山周的引見下,中山先生很快就得以認識了當時日本政界的一些人物,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還包括這個日本的軍國主義理論家福澤諭吉,福澤諭吉就是日本萬元大鈔上的這個人物。

你看對於日本人來講這個人是個名人,是個好人,但是這個人對我們中國人來講,對東亞人民來講這個人絕對是個壞人,是日本軍國主義理論的創始人,和日本這些政界大佬搭上界之後,中山先生在日本就開始比較暢行無阻了。

解說:由於日本的軍政要人多在東京,孫中山在另一個日本朋友平山周的幫助下決定遷往東京活動,一個花絮是在東京尋找旅館的過程中,孫中山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現,此前的孫中山其實一直都是以孫文或孫逸仙行走天下。

赫連勃勃:平山周帶著孫中山登記旅館,你得寫名字啊,你得寫個化名,你不能寫孫中山,你不能寫孫逸仙,孫逸仙當時在日本也很有名清廷的要犯。結果平山周抬頭一看,對過有個中山侯爵的府邸,它有一個牌,日本那名牌都挂著中山侯爵府邸,就來個中山吧,就等於是他的姓。


孫中山想了想,在自己的名旁邊就寫了一個樵字,這意思就是什麼呢?中國山中的樵夫,很有詩意的一個名字,後來章太炎就說,你趕緊就叫孫中山吧,所以日本中山先生最早是從日本人那名字來的中山樵,然後就章太炎就把這個東西,就是把這個名字定格定成孫中山了。

陳曉楠:孫中山到達東京之後,迅速接觸了後來成為日本首相的犬養毅、內閣大臣大隈重信、還有黑龍會的創辦人內田良平等人。儘管這些人都屬於典型的政客,合作背後一定也在盤算著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孫中山革命的早期,他們都對孫中山有著還算積極的配合。

日本人提供物資和武器,幫助策劃了1900年的惠州起義,還促成了同盟會的誕生,那麼至於孫中山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並沒有完全在日本停留,他在檀香山的華僑當中發動革命,並且加入了秘密組織洪門,成為洪門的致公堂紅棍,就像黃興是哥老會的龍頭一樣,那是一個當家人的身份。

後來他又到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地演講籌款,1905年的夏天,孫中山再一次到日本,還是在橫濱登陸。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7-31 15:08 編輯 ]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46

孫中山日本晤黃興 兩人相見恨晚共創同盟會

解說:1905年的孫中山今非昔比,當他到達橫濱時發現竟然有近百名留學生在那裏迎接,孫中山或許不知道,在他離開日本的幾年裏,他的名字在中日兩國獲得了更大的聲譽,這得感謝宮崎寅藏和章太炎的幫助。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1903年這個日本人宮崎寅藏寫了一個《三十三年落花夢》,然後章太炎呢,又根據他這個宮崎寫的這些情節,又用中文寫了一本這個《孫逸仙》,然後這兩個讀物一個是在日本,一個是在中國,那個泰山北斗這樣寫的,就是這個說很高很高的評價,革命就要跟著孫中山,就這樣來寫的。

解說:孫中山剛下輪船,就被老朋友宮崎寅藏帶走了,他們要去見一個重要的人物黃興。

蕭致治(武漢大學教授):黃興他們呢,兩個英雄相見嘛,一見如故,兩個人很快就談到革命道路上來了,談到革命的道路上,就是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革命組織。

解說:孫中山與黃興的見面直接催生了同盟會,中國革命的歷史就此開創了嶄新的一頁,一個不容忽視的歷史細節是,同盟會的籌備會議竟然是在日本黑龍會首領內田良平的家中進行的。

內田良平當時就在會上加入了同盟會,當時的黑龍會會員,後來成為日本法西斯主義的靈魂北一輝也加入了同盟會,那麼孫中山與黑龍會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把革命的中心能夠安置在日本東京這個地方,也說明瞭它這個日本政府這個朝野的人士在一定的程度上還是支援他,支援孫中山。但是支援的目的不一樣,你剛才講的不一樣,它就是各種各樣的人,一種人就是說希望支援你,你把清朝搞倒給我那個利益。

赫連勃勃:黑龍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當然你現在可以說就是一個類似于黑社會這樣的組織,但是它是一個軍國主義的組織,它的名字起源就是那些日本大陸浪人覬覦我們的黑龍江,它是來幫助日本軍部來以後奪取中國東北的,所以它起名黑龍會。

日本黑龍會欲借孫中山“驅除韃虜”佔領滿蒙

解說:黑龍會由頭山滿、內田良平等人創立於1901年,從性質上來說這是一個兇惡的侵華組織,它的宗旨是維護東亞的大局和帝國的天職,把滿洲、蒙古、西伯利亞連成一片,建設經營大陸的基礎,說白了就是希望在革命勝利後獲得相應的權益,分裂中國建立滿蒙政權。

赫連勃勃:比如說這個頭山滿經過中國東北的時候,他當時就發出讚嘆,多麼遼闊,多麼美麗的土地啊,這個地方得有我們日本人來經營。因此就是這些人對中國的東北垂涎已久,包括內田良平這些人,也包括在日後就完全暴露出他們猙獰的嘴臉,包括1913年開始,這個內田良平就不斷寫文章,就是把中國人(說成)和猶太人一樣,他們是無法自己治理自己的國家的。

解說:如此一來,革命派驅除韃虜與黑龍會的奪取黑龍江具有一致性,在孫中山當時的革命理念中,清朝並不代表中國,滿蒙的利益似乎從來沒有在他的考慮之中。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所謂驅除韃虜嘛,就是(沿襲了)傳統的夷夏之變,傳統的那種思想的影響,就是中國還是我們漢族的,漢族的文化是最先進的,你其他少數民族都是蠻夷。

赫連勃勃:當時中山先生當然也是出於當時時代的這種局限,出於他個人當時實踐的局限,包括我就說當時是鐵血十八星旗,就是認為咱們漢族就是十八省。當時好多人有這種局限的,所以就認為只要我們消滅了滿清,我們獨立了,我們就把漢人以外的東西送給你們亦可。因此這樣一來,就當時使內田良平包括這些人就把消息傳出去,說孫中山這個人太可以利用了。

解說:對於政治人物來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接受日本人支援的時候,對於這一點恐怕也是心知肚明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日本人的付出似乎更多一些,他們支援革命黨人實際是為自己的在華利益作預期投資。

邱濤(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對於日本的利益來說,無論是現政權掌握還是這些人掌權,日本的利益在中國的利益是不會受到到任何損失的。

赫連勃勃:孫中山先生他對日本人的這種好感和他以日本為源的這樣思想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地理方面,日本確實近,對咱們如果有幫助的話,從地理方面非常近;第二、就是日本一部分政治家和民間人士,對中國革命所抱有同情或者支援的態度;第三、特別重要就中山先生他有一種觀點,這種觀點是什麼?叫大亞洲主義。

他認為就是當時的鬥爭是一種黃、白兩個種族之間的鬥爭,因此日、俄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勝利了,中山先生歡呼,這是我們黃種人的勝利,包括孫中山以為的大亞洲主義,他呢是認為日本應當充當盟主,因為日本明治維新改革以來確實是取得了巨大進步,認為他日本人應為亞洲人做榜樣。

陳曉楠:由於孫中山和黑龍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史學界曾經有人竭力地去辨析,近年來質疑者居多,認為孫中山這種借助心懷叵測的國外組織來反對本國政府的行為是不妥的。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孫中山當時的國家觀念確實存在缺陷,但是我們作為後人以此來指責孫中山好像也並不太公允,應該說在當時的中國人中,現代國家的觀念並未形成,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上,國家從來就是一姓一家的天下,所謂家天下的傳統是直到共和革命進行了數十年之後逐漸消除的,正是因為這個歷史的局限性,在後來的故事當中孫中山還有過更為出格的動作。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7-31 14:52

孫中山簽署《中日盟約》 後世學界斥其賣國

解說: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中國政局陷入一團亂麻之中,清廷與革命黨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起義發生8天后,著名的南北和談開始了。

傅國涌:南北和談不是某一個方面,單方面的這個推動,它是多方面推動的結果,正因為革命派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把清廷掀翻,北洋派也沒有能力一口把革命派吞下去,同時北洋派的靈魂人物,北洋派的領袖袁世凱還有私心,要借革命黨人起事來要挾清廷。

再加上第三方面還有一個立憲派從中斡旋。這種多方的政治勢力之間的一種平衡最終就會推到大家坐下來,用和談的方式來談出一個新的政治結構。

解說:和談是大勢所趨,但是其中還夾雜著一股激烈反對和談的力量,正是頭山滿、犬養毅、內田良平、北一輝等,與中國革命派密切相關的日本人。

赫連勃勃:對於日本人來講,袁世凱手底下幾十萬的北洋軍,只要是袁世凱一上臺,中國很快就可以實現統一,馬上一個強大的、嶄新的、現代化的中國就屹立在東方,日本人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一個中國出現在東亞。

解說:關於南北議和,人們以往的觀點往往強調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這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但在另一方面惟其妥協和不徹底才能夠容納國內多數派別的意願,使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得以大體維持,避免了國家分裂和民族仇殺的巨大災難。

傅國涌:我們從今天來看孫中山也顯示了他的人格當中的一種高超的地方,因為他也可以拼死搏,也可以拼一拼,但他沒有這樣拼。

解說: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人們在想像孫中山風光一時的同時,可能很少有人理解他的苦衷。因為當時各省獨立,中央政府財政空虛的連公務員的薪水都發不出。

赫連勃勃:胡漢民日後回憶,有一次安徽特使來向南京臨時政府要錢,孫中山呢大筆一揮,中山先生向來是這樣,一下就給了20萬,結果胡漢民當帶著安徽特使去國庫一看,整個這麼大的國庫只有10塊光洋。你就可以想像到當時的革命軍方面經濟拮據到什麼地步,結果當時在南京政府最需要錢的時候日本人就出來了,就伸出了誘人的橄欖枝,橄欖枝上就挂滿了金錢。

解說:在此期間孫中山多次向英、美銀行協商借款,但一筆錢也沒有借到,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孫中山委派盛宣懷向日本借款,以漢冶萍鐵礦作為抵押,向日本三井株式會社借款500萬元,對外則稱該礦集股2600萬股中日各半,由公司轉借500萬給臨時政府。

赫連勃勃:條約都簽了,簽了之後全國譁然,包括張謇就給孫中山寫信,就說你跟誰簽都行,尤其不能跟日本人簽。黎元洪也勃然大怒,就是說你這個清朝的時候和日本人簽訂的時候,都不敢把這個漢冶萍公司大張旗鼓地交給日本人,現在民國初建了,反而堂堂正正的跟日本人做這種交易,所以說滿清餘孽也當笑話我們,因此當時就是說黎元洪就說這個人簽訂這個什麼應該槍斃,但當時黎元洪指的是盛宣懷,實際上他就是暗指的孫中山。

解說:迫於各種壓力,孫中山最後還是終止了對日本的借款,他當了兩個月臨時總統後讓位與袁世凱,自己則退政治舞臺的幕後過了不到一年的清凈日子。一直到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這一次孫中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淒涼。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有一個事實最能說明問題的冬天很冷,很多人衣服都不夠,因為你是這個失敗者嘛,沒人支援了嘛,就是經費不夠連衣服都沒得穿,最嚴重的一個烤火,就是冬天烤火沒有辦法,烤火應該是用炭來烤的,但是當時連炭都沒有,是拿一張紙一張紙這樣燒了來烤火。

解說:政治家的失敗結果往往是樹倒猢孫散,孫中山當時的處境大致就是這樣,不過讓他欣慰的是自己還有一些朋友,一些與政治、權利、利益沒有關係的人,正是這些人給了孫中山最適合的溫暖。

梅屋荘吉,這是孫中山十多年前就結識的老友,從1895年孫中山第一次策劃廣州起義開始,梅屋荘吉就開始資助,在隨後的十幾年中梅屋荘吉傾盡家財,按照現在的演算法一共出資高達10億日元,這一次又是他接納了孫中山這個落魄的革命家。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孫中山經常到梅屋荘吉家裏去做客,應該是很好的朋友了。

林家有(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在錢這個問題上給孫中山的支援還是比較大的,經常給他提供一些經費,因為這樣子他也成為好朋友,所以孫中山死以後,他就認為沒有辦法看採取什麼辦法紀念他,那就弄了幾尊銅像,包括現在我們學校這個銅像,就是這個銅像也是梅屋荘吉捐贈的。

解說:在與朋友療傷的同時,孫中山並沒有隔斷與日本政界的往來,19152月,為了爭取更大的支援,孫中山與日本人之間簽訂了一份給他帶來巨大爭議的條約《中日盟約》。

這是《中日盟約》的部分條款,第二條、為便於中日協同作戰,中華所用之海陸軍兵器、彈藥、兵具等,宜採用與日本同式;第三條、若中華海軍聘用外國軍人時,宜主要用日本軍人;第四條、使中國政治上提攜之確實,中華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人;第六條、中華經營礦山鐵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國資本或合辦之,必要時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應辦可商他外國。

王傑(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系研究員):台灣有些學者,特別是李敖就說這是賣國的東西,大陸的學者,為這個是不是賣國的問題廣東的學者還專門開過一次學術研討會,專門為這個《中日盟約》有沒有這個事情。那我的理解,我現在是撇開它有沒有的問題,我不講有沒有,但是孫中山跟日本人的關係,希望日本人幫助他完成他的革命,我覺得這點是無疑的。

陳曉楠:關於孫中山在二次革命之後流亡日本的那段經歷,史家向來諱莫如深。中國歷史上向來有為最尊者諱的習慣,大凡中國歷史上重量級的歷史人物,好像總有某一段經歷會被史家有意無意地忽略。

中國的史書造了很多的神,也造了很多的魔,卻很少用人的眼光去看問題,可能也正因為這樣,才會出現孫中山、袁世凱等人在歷史評價上的巨大落差。

實際上對於一個政治人物,本來就有很難用道德標準去衡量的,在這個以命相搏的舞臺上,恐怕只有那些敢於摒棄道德標準的人,才有更大的生存的可能。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多面性,因此也需要給出一個多面的評價,一個普通人的尚且有複雜的性格,更何況是那些縱橫馳騁的歷史人物呢?
作者: antoine90    時間: 2011-7-31 23:07

國內有些學者提到:袁世凱吃了孫中山一隻最大的死貓.....宋教仁案。
歷史從來都是有趣的,因為久不久,就會發現另一面...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8-1 12:23

孫中山係咪漢奸有待進一步考證, 不過佢係澳門有大婆屋、二奶屋, 阿扁都未有佢咁揚, D 錢究竟喺邊處嚟???

似乎我地認賊作父足足一世紀!!!
作者: antoine90    時間: 2011-8-2 22:44

在討論孫中山與革命時,不妨認識帶孫中山去檀香山的孫眉(孫文之兄),悲涼淒壯......

孫眉(1854年12月6日-1915年),譜名德彰,號壽屏中國廣東香山人(今中山市)。革命家孫文的兄長,襄助孫文事業,不遺餘力。
1854年12月6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孫達成的長子。體格健壯,1869年在鄰鄉南朗程家打工。
1871年僑居檀香山,在茂宜島有土地6000英畝等牲畜數萬頭、僱工100多人,成為大牧場主,號稱「茂宜王」。資助孫中山的中學、大學教育學費。
1894年加入興中會,孫中山革命初期的一部分經費由孫眉負擔,竭盡財力,以至傾家蕩產。1915年逝世於澳門1935年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撥款厚葬於翠亨村。
孫振興。1917年11月20日,孫振興乘『泰山』輪運送新兵從黃埔經過,誤闖程璧光部海軍警戒線,遭遇海軍開槍射擊,當場飲彈而亡
(摘自維基)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3 14:23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11-8-1 12:23 發表

孫中山係咪漢奸有待進一步考證, 不過佢係澳門有大婆屋、二奶屋,  D 錢究竟喺邊處嚟???
Lee兄提起孫大炮嘅始亂終棄與及涉嫌斂財臭史,亦令我想起緬甸嗰位所謂民主女神昂山女士,佢屋企咁有米,當年又有錢俾佢去英倫讀書,大家知唔知佢軍佬老豆會否一如現時我哋共和祖家啲高官咁款,啲錢係咪乜嘢咁得番嚟吖嗱?

又講起南非嗰個曼乜鬼嘢達拉,側聞呢位仁兄都幾風流吓,做咗黑版陳世美,搞到佢老婆有辱冇榮,莫非真個「自古(中外)英雄皆好色」?

所以奉勸各位女士千祈咪揀英雄嚟嫁呀!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3 17:22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3 14:23 發表


Lee兄提起孫大炮嘅始亂終棄與及涉嫌斂財臭史,亦令我想起緬甸嗰位所謂民主女神昂山女士,佢屋企咁有米,當年又有錢俾佢去英倫讀書,大家知唔知佢軍佬老豆會否一如現時我哋共和祖家啲高官 ...
如果真是如 筆兄所言, 我更加 佩服昂山女士,出于污泥而不染, 無同 班軍佬埋堆, 殘民自肥...

孫科 既 2 奶, 賣出既樓, 共和祖家都收番比佢, "物歸原主"...

筆兄不妨 search 下, 共和祖家啲國家及黨領導人既 第 2 代...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3 17:30

引用:
原帖由 antoine90 於 2011-8-2 22:44 發表
在討論孫中山與革命時,不妨認識帶孫中山去檀香山的孫眉(孫文之兄),悲涼淒壯......

孫眉(1854年12月6日-1915年),譜名德彰,號壽屏,中國廣東香山人(今中山市)。革命家孫文的兄長,襄助孫文事業,不遺餘力。 ...
革命成功後, 孫眉要求一官半職, 孫文拒絕...
作者: antoine90    時間: 2011-8-3 22:26

孫文是一個很好玩的人,不同時候,不同人/黨的解說,會發現截然不同的孫文。
例如虔誠的基督徒會有不少的女人;明明手下無兵又會自稱為大元帥......
btw,最離譜是老共強說的"新三民主義",不知所謂!
作者: LouisLee    時間: 2011-8-3 23:06

引用:
原帖由 antoine90 於 2011-8-3 22:26 發表
孫文是一個很好玩的人,不同時候,不同人/黨的解說,會發現截然不同的孫文。
例如虔誠的基督徒會有不少的女人;明明手下無兵又會自稱為大元帥......
btw,最離譜是老共強說的"新三民主義",不知所謂!
「虔誠基督徒」係影音使團班神棍老吹, 揸住孫中山喺香港洗過禮呢點嚟大造文章, 無中生有, 借名人效應收𡃁, 孫大炮係革命家, 唔係宗教家, 孫文著作從不提基督教信仰, 葬禮冇任何宗教儀式, 遺體甚至安放過喺佛寺!!!

[ 本帖最後由 LouisLee 於 2011-8-3 23:38 編輯 ]
作者: antoine90    時間: 2011-8-4 06:54

哈,又有心水清的人士了。不過唔關影音使團事,留意老蔣亦自詡基督徒。
國民黨強調虔誠基督徒身份,乃標明老孫與無神論的共產主義劃清界線,而老孫晚年因政途多番失意,己漸與蘇俄走近,什至希望國民黨有布爾雪維克般的紀律;反之老蔣基督徒身份,可標示自己為老孫的真正傳承!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4 07:55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8-3 17:22 發表


.. 我更加 佩服昂山女士,出于污泥而不染, 無同 班軍佬埋堆, 殘民自肥.....
吓?乜唔係臭罌出臭草咩?

出污泥而不染?咁重手隻仰光猪受唔受得起呀?

哦!共和祖家嘅高幹子弟有錢就十惡不赦,佢軍佬老豆興嗰家嘢擸埋擸埋買豪宅送個女去放洋湊鬼就得!大細超呀?

妳點知祖家啲富二代第日唔會學佢咁番嚟搞屎棍呀?
作者: liao_marco    時間: 2011-8-4 10:05

   今年為革命一百年, 中華民國一百年, 自滿清被推翻以來,其實中國無一日安寧, 先有列強,軍閥,後有蔣宋孔禍國,最勁係後來共產主義的三反五反,大躍進,人民公社,死既人連納粹黨都比唔上. 革命當年唔係袁世凱見滿清國運已盡,先倒來支持革命, 唔係滿清咁快被推翻?  民國軍閥其實咪係滿清的將領, 深明槍桿子出政權, 唔擁兵自重點得, 一失勢,錢從何來? 同埋當日列強最緊要保住在華利益, 一個有自由民主既中國, 列強仲有顏面响租界立足? 水清則無魚嘛.   

日後孫中山既聯俄容共係最大錯誤, 如以時局論, 剿共係絕對正確決定, 因為共產主義破壞力比帝國主義更大, 本身國民黨太多派系,本身鬼打鬼都打唔切, 做就共產黨的興起, 中國人私心太重,小事精,大事愚, 民族性,解決不了, 如果當年袁世凱夠胆交出兵權, 做番個庶民,佢今時今日就係中國偉人, 但係有幾多中國人會明白歷史大潮, 知所進退?

今天的俄羅斯國旗,是當年的沙俄旗, 今天的德國旗是當年短命的魏瑪共和國旗, 响該國人民心目中,國旗代表不只是政權,而係認同國旗代表的歷史及文化 ,唔係代表政權既本身. 西班牙,葡萄牙革命推翻軍人政府都唔見佢哋會換掉自己的國旗, 原因可見.

响中國人本身,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共趕走老蔣,就立即換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黨大於國,給外國說成兩個中國既口實, 你看現在大陸抗戰電視劇每每有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不是滅亡嗎? 現在中央人民政府每每封殺國民政府,好簡單,自由地區經過六十年經營,已經有相對自由民主政治. 最少你响台灣數馬英九不是,是沒有問題的, 反觀大陸呢? 只怪中國人對國家,政權觀念不清,做成今天的亂局!

SUE姐,你見老何兄都下注台灣農業, 已預見自由地區前途一定比大陸地區光明. 如果如香港民主黨嗰啲傻仔咁支持咩咩民主回歸, 支持強大祖國, 根本同法西斯分子毫無分別, 你睇人哋北歐佬會唔會日講夜講要做天下霸主, 男人三妻四妾玩女人,總好過三反五反禍國殘害百姓, 小錯大錯都分唔清, 不配做大事之流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7:26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4 07:55 發表


妳點知祖家啲富二代第日唔會學佢咁番嚟搞屎棍呀 ...
好早前既帖, 就說過 - 希望祖家啲官二代第日...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4 17:37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8-4 17:26 發表


好早前既帖, 就說過 - 希望祖家啲官二代第日...
我愈來愈覺得好多香港人患有反政權/反政府症候群呢個世紀絕症!

逢親有乜人反當權派/建制派,理得係發生响香港/大陸/世界任何地方,呢班病人都封那人為好人,忠嘅!理得佢係咪為一己私利之陰謀家或亂黨。反之,任何人等一同情/同意政府做法,即被打成為壞人,奸嘅!

可能港英當局當時冇俾政府由民主產生,壓抑得太甚,條件反射,以致產生一大班呢亭可憐燒壞腦病人!

唉!成也英國,敗也英國!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7:47

引用:
原帖由 liao_marco 於 2011-8-4 10:05 發表
SUE姐,你見老何兄都下注台灣農業, 已預見自由地區前途一定比大陸地區光明. 如果如香港民主黨嗰啲傻仔咁支持咩咩民主回歸, 支持強大祖國, 根本同法西斯分子毫無分別, 你睇人哋北歐佬會唔會日講夜講要做天下霸主, 男人三妻四妾玩女人,總好過三反五反禍國殘害百姓, 小錯大錯都分唔清, 不配做大事之流 ...
台灣都經過民主的陣痛, 只希望天佑吾民...

如果唔 支持強大祖國/ 回歸.  中國人的質素, 一人一票行民主, 會否衰過菲律賓/泰國 ?

建制派 vs 泛民區議員的數目, 我試過由中環, 一路數到 chai wan,  一路節節上升.  訪問街坊 - 有奶便是娘...

中半山/太古城 的人口, 和 chai wan, shau kei wan 比...
作者: suewong    時間: 2011-8-4 17:57

引用:
原帖由 mtpen 於 2011-8-4 17:37 發表


我愈來愈覺得好多香港人患有反政權/反政府症候群呢個世紀絕症!

逢親有乜人反當權派/建制派,理得係發生响香港/大陸/世界任何地方,呢班病人都封那人為好人,忠嘅!理得佢係咪為一己 ...
how about those in U.S.A / European Countries ? how do we name them ?  

希臘人民該覺醒 不能活在過去  國際焦點  全球觀察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6449123.shtml

希臘數萬人示威警震撼彈驅趕 - 東方日報

http://210.177.167.201/cnt/china_world/20110630/00180_008.html
作者: mtpen    時間: 2011-8-4 21:24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8-4 17:57 發表


how about those in U.S.A / European Countries ?希臘人民該覺醒 不能活在過去   ...
歐美嗰啲巴黎大種乞兒我唔講,我講番我哋香港犯民班好食懶飛伸手牌大鱷,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唔怪得俾人王咩亞明寸,話你哋港人未夠班治港!冇公務員?你班犯民食屎啦!吹水掟蕉掟紙飛機就叻!

人哋英國政黨落咗台做反對派都 maintain番班影子內閣,有影子首相、影子財相、影子外相…以備隨時上台又或响國會對等身份隻揪互片。

香港班犯民乃烏合之眾,政治演員,最叻開空頭支票,又冇全盤治港政綱、班底,又唔知自己稅基窄,食稅者眾,納稅者寡,只識煽動群眾攞着數!搞唔惦就拍吓籮柚走頭!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