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人们享有完全的迁徙自由权。在国土范围内,无论你出身哪里,都可以迁徙到任何地方生活。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无主的土地上居住10 年,脚下的这块土地就会划归居住者所有。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印度农民开始在城市里划地而居。许多不属于私人仅属于国家的土地,都成了穷人们争先占领 的“风水宝地”,贫民窟随之成型。图为孟买达拉维贫民窟,一名女孩在搬运行李。
贫民窟通常是卫生情况差、基础设施落后的代名词。实际上,与世界其他贫民窟比起来,达拉维每天24小时供应自来水和电,居民生活并不太差。图为几名露天沐浴的男子。
达拉维方圆约1.8平方公里,却聚集了100万人。在这样拥挤的空间里,人们不得不尽可能压缩生活空间。图为市政府为贫民窟修建的“洗涤区”。人们在半封闭的“格子”里,既洗澡又洗衣物。一名研究城市空间的西方学者称,这样的区域给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社交空间。
贫民窟里最重要的商业活动是垃圾再循环。任何塑料,金属都被从垃圾堆里挑选出来,分类出售。在达拉维,孟买80%的塑料品在此被回收利用,逾25万人以循环垃圾为生。图为一名男子在回收油漆。
达拉维的民房十分狭小,通常几平方米的空间要住下一家子十余口人。 尽管如此,人们总是将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收拾得很干净。
达拉维有1万5千家家庭手工业作坊。早年间进入达拉维的人们经过原始积累,大多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并招收新来的居民为工人。有的地方以生产皮革闻名,有的 地方以生产陶器闻名,逐渐发展出了具有贫民窟特色的产业区,这些企业每年为孟买贡献的GDP逾6亿美元,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在达拉维,几乎人人都有 工作。
如果不想给人打工,人们还可以沿街摆摊做小买卖。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举办前,新德里市政府因“驱赶小贩”被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告上最高法院。最 高法院在判决书中写道:“街头叫卖是人们谋生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需要贯彻一项成文法来规范街头小贩,而非打压。”根据判决要求,印度政府必须在2011 年通过一部相关法律,以规范摊贩及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图为德里,一名小贩利用警察局招牌挡雨。
达拉维产生了大批出租车司机。出租行业门槛很低,任何人只需要一次性缴纳一笔约150元人民币的费用即可获得三轮车的运营证,不再收取任何税费;缴纳约 300元人民币即可获得小汽车的运营证,愿意从事出租车业的人还可从政府获得优惠贷款。贫民窟为孟买提供廉价的保姆、司机等日常服务人员,没有贫民窟孟买 就无法运转。图为一名贫民窟出租司机。
如果卖掉脚下的地,贫民窟的人们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拆迁补偿成本巨大,导致印度大城市房价很高,高房价则使获得拆迁补偿的贫民成为受益者。图为一名贫民窟的私营业主在打电话联系生意,图中的高楼是孟买帝国大厦。
达拉维分为不同的教区。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区而治,各不冲突。在伊斯兰教区,商业街同时也是伊斯兰教徒们每天朝拜的固定场所。每天早上一到固定时间,熙熙攘攘的街道“自动”腾空,仪式结束后又恢复热闹。
在印度,贫民窟的孩子们可以在当地城市得到义务教育,大学一年的学费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低费用的教育体制为贫民窟主立足城市提供了便利。而孩子们只要满18岁,并在城市居住满5年,就可以申请一张新的选民证,在政治上融入当地社会。图为印度街头的“街头补习班”。
图为在印度Siliguri市贫民窟附近的警察局里,一名警察在给贫民窟的孩子讲故事。在Siliguri市,有9名警察开办了一所贫民窟小学,招收了120名孩子。
然而,另一部分贫民窟居民则觉得电影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印度时报》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并未反映当下孟买的现实生活。不少来自印度国内的声音也说, 达拉维未必有那么穷,而外面的世界也未必有那么美好。图为人们在进行“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活动,标语上写着 “贫民窟居民是人,不是狗!”
2007年,孟买市制定计划,同意地产商收回地皮来修建办公楼和中产阶级的公寓,并规定一些满足条件的贫民窟住户可以住进新公寓。此举在贫民窟激起轩然大 波,众多达拉维住户却反对此项计划,人们认为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守住自己的产业。而政治家们也不敢得罪这些手握选票的穷人,因为无论是谁上台,都要讨好 数量众多的穷人。图为2007年6月18日,达拉维居民在抗议行动中大喊反政府口号。
目前为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媒体报导不利和居民的抗议,重置计划暂时搁浅下来了。一位贫民窟居民说:“我们才是这里的主人。不是政府,不是富人,也不是慈善机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度的贫民窟还将在继续存在和发展。他们面目丑陋,却以独特的方式推动着印度城市化进程。
印度政府计划在2020年内改造所有的贫民窟。印度中央政府计划修建1200万套低价住房,并鼓励各邦政府为低价房提供土地。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邦政府已宣布计划修建100万套保障房,德里政府则准备通过摇号方式提供5000套住宅。
编辑:徐松
原帖由 飛毛腿 於 2011-11-7 22:03 發表
上個月英國佬 "經濟學人" 又攞中印嚟比較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dailychart/2011/10/comparing-india-and-china
其中一項係 " 15歲以上成人識字率 "
中國係 94%﹐印度係 63%
但點界定 ...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