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抗日德械師 3 [打印本頁]

作者: Tom11211    時間: 2014-2-16 22:50     標題: 抗日德械師 3

二、反登陸作戰/守勢作戰期(八月二十二至十月二十七日)

  八月二三日,敵軍增援部隊自吳淞口、寶山一帶登陸,國軍也北調應戰,戰局從市區街道移轉到野戰,除了第八七/八八/三六三個師外,並加入「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一部參戰,同時其他接受過德制訓練,頭帶德制鋼盔的第一/二/一八/七四軍也趕到戰場,國軍在羅店、月浦、師子林等地激戰。但是日軍有海軍艦上巨炮與空中戰機直接火力支持,國軍傷亡漸增攻擊失利,於是改採以陣地戰為主的守勢作戰。
  自九月六日起,日軍再增援兵力,國軍退守瀏河鎮-蘊藻濱-洋涇一線,在這長約五十公裡的連續戰線上,國軍配置了來自全國各地七十個師的兵力,中日雙方共有近一百萬的兵力在此進行著慘烈的陣地戰,國軍在戰線上布署數十萬的部隊,構成兵員密度非常高的防禦線,面對日軍優勢的海空炮火,國軍承受很高的傷亡數字,雙方反復拉鋸爭奪陣地,日軍稱此為「血肉磨坊」,可見戰況慘烈之程度。德國顧問群也親臨前線,協助國軍策劃布署作戰,所以有外國人稱此役為「德國戰爭(The German War)」。

三、全面撤退(十一月五日至十一月二十六日)

  為突破淞滬戰場的僵局,日軍於十一月五日清晨登陸杭州灣金山衛一帶,展開一場大奇襲,計畫直取國軍後背,配合國軍當前的日軍,準備前後合圍一舉來場殲滅戰。國軍雖然立即調動部隊反擊,但當時國軍的裝備、訓練、戰術觀念還無法進行這種「機動性的攻勢作戰」,在反攻無效後,國軍只得迅速下令全線撤退,以避免被日軍內外包夾。
  在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中國投入約四○%的全國總兵力,新建的德制陸軍精銳盡出投入戰場,消耗損失的程度相當嚴重,中國方面的傷亡有多種估計數字,大致上是從十八萬到三十萬人不等,但無論何種演算法,中國新生的國防力量的確是遭到相當大的折損。此役的評價日後在國共雙方有不同之觀點;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政治時期也有不同的褒貶,要見到更宏觀、更公允的評論,恐怕要留待未來作更進一步的辯論評析了。現引用一段當時外國新聞通訊來見證此戰之一端:「(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倫敦海外通訊社——……(上海)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的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
  與此同時,正當淞滬會戰在前線進行激戰時,國民政府也盡速將全國重要的工業設施遷移到內地,中德合作的兵工廠當然也包含在其中,日後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又重建起來並擴大產能,基本上已能自立供應爾後國軍所需的輕兵器彈藥,使得中國得以進行持久抗戰。

為補充「淞滬會戰」後國軍武力損失,國民政府於一九三八年初派專人在香港與德方議定緊急採購武器,內容包括:
  步槍三十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
  手槍三萬支(每支配彈一千發)
  機槍兩萬挺(每支配彈一萬發)
  三七厘戰防砲五百門(每門配彈一千發)
  迫擊砲五百門(每門配彈二千發)
  同年三月,蔣中正先生電再令駐德專員在採購武器一批:
  迫擊砲三百門(每門配彈三千發)
  駁殼槍二萬支(每支配彈二千發)
  高射機關砲三百門(每門配彈五千發)
  一五公分重砲彈六千發各式砲彈一萬八千發
  步、機槍彈三千七百萬發
  水雷一批
  不久後,大部份訂購的德制軍火,經由德籍貨船陸續運到香港,隨即交付給國民政府配發到部隊;依據戰史推斷,以上這些採購的德制武器應是重整國軍軍備,在當年稍後發生的「武漢會戰」中發揮了重要的效果。

希特勒對華政策的改變
前述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准與支持,尤其是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八年這五年,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這與當時德國執政的希特勒有極大的關係。
  希特勒於一九三三年一月當選德國總理取得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於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而德國軍火出口對德國經濟也甚有幫助,這與中國抗日建軍的需要剛好契合,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軍事/ 經濟合作的關係,德國的國防部、外交部、工業界也都非常支持;基本上,希特勒當時對中國、日本分別保持等距的外交關係,尚未因日本而影響對中國的往來。
  一九三七年希特勒進軍萊茵河沿岸,與英法兩國衝突的態勢已現,歐洲的局勢開始緊張。同年中日開戰,德國希望中日爭端能和平解決,故令駐華大使陶德曼調解中日衝突,但斡旋並未成功,德國內閣對是否調整對華政策也有爭論,不過還是以贊成繼續軍售的一方占上風,德國武器仍然供應中國,軍事顧問也繼續在華服務。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德、義、日三國簽立反共協議,結合成三國軸心的政治聯盟,希特勒的態度已明顯轉變,為實現其侵略計畫,決定犧牲與中國的關係改採「聯日政策」,期使日本牽制蘇俄在遠東的力量,以利德國將來在歐洲戰線打擊蘇俄。一九三八年二月,德國內閣改組,原先對華友善的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去職,新任外交部長李賓特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為親日派,外交政策也隨之修改不利於中國。
  一九三八年二月,希特勒宣佈承認東北的偽「滿州國」,並停止中國學生赴德接受相關軍事訓練,戈林元帥並指示禁止武器銷往中國。不過實際上,儘管官方宣布禁售政策,德方還是暗中運交了許多武器、原料、兵工生產機具給中國,有些武器以分解方式出口到中國再行組裝,或假稱輸往第三國再轉運至中國交貨等方式,繼續進行著對華軍火銷售。後德國政府嚴令在華軍事顧問一律返國,否則視同抗命叛國,法肯豪森等顧問於六月底離華,行前向蔣中正先生表示絕不洩露所知的中國國防事務,中德間的軍事關係至此結束。

  一九三九年九月,希特勒揮軍波蘭,歐洲大戰一觸即發。一九四○年九月,德意日三國締結為期十年的軍事經濟同盟,德國承認日本在亞洲建立勢力範圍的領導地位,三個法西斯國家相互結合在全球進行侵略戰爭。一九四一年七月一日,德國承認南京汪精衛偽政權,中國宣布與德國斷絕邦交。一九四一年底,中美英蘇聯合對軸心國宣戰,中德成為敵對國家直至二戰結束。

結語
  一九三六年底,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陳誠將軍,對當時新建的德制陸軍有下列評語:「抗日戰爭越晚爆發對中國就越有利,因我方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目前發動,我方一定是處於被動局面,如再遲一年,最低限度我方可有半主動的機會,如遲兩年爆發,則我方可以完全掌握主動局面……」。
  「如果中日戰爭晚兩年爆發,國軍就能取得主動地位」——這種論點或許有些過度樂觀,但經由德國顧問的指導與德制武器的換裝,再經兩年的充實,中國軍隊的戰力將會更強大,這一點絕對是毫無疑問的。
  從另一角度而言,如果沒有戰前德國的軍事指導與協助,很可能發生的狀況是:
  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沒有新式德制陸軍的投入,這場戰爭可能不到三個月中國就戰敗了,國軍軍力損失也會更嚴重;日軍的損失會較少,所以乘勝沿長江西進追擊的速度會更快,將加速對內地省份的攻勢。
  沒有德國在一九三七年持續供應中國軍火,「淞滬會戰」時國軍無法保持足夠旺盛的火力與日軍對抗三個月,此戰後如無德國在一九三八年繼續向中國運補武器,以中國自產的軍火量(受兵工廠向內地遷移等因素影響),是不足以支應當年戰爭消耗的。
  如無德國在戰前協助中國建立軍火生產體制、提供貸款、進口機具、建立新型兵工廠與產能,中國將無法自立生產足夠的輕兵器與彈藥,抗戰也就無法堅持八年之久;缺少自產的基本彈藥供應,中國的抗戰事業很快就無以為繼了。
  如果中國在一九四一年底前戰敗,被迫與日本和談,失去了苦撐待變的機會,那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也不會與美、英、蘇並肩作戰,也不會獲得二戰最後的勝利,進而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國民政府當時處境艱難社會貧弱,面臨必不可免的反侵略戰,只能忍辱負重建設國家、爭取時間培養國力,多少戰士以血肉之軀抵擋敵人優勢砲火,犧牲在戰場殺戮之中,而中國之所以能建立八年持久抗戰的軍事基礎,德國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回憶這段七十年前的歷史,再對照今天的世界,可以發現——「無科技力即無經濟力,無經濟力即無國力,無國力就無國家安全」;憶古思今,令人欷噓也當為吾人之警惕。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