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網頁寄存 | 網頁設計 | 開網店 | 電郵申請 | Wordpress Hosting | 外賣平台 | 英語課程推薦 | 風水屋 | 房間風水懷孕 | Timway Testimonial | Wedding Planner | Wedding MC |

發新話題
打印

[原創] 舊照片的疑惑

舊照片的疑惑

舊照一
下圖是一張香港電車的照片﹕




我有幾個疑問﹕
1. 拍攝的年代﹖
2. 拍攝的地點﹖
3. 在圖中央背景有樹木的地方在那裡﹖
4. 在電車旁的路軌的黑影是甚麼﹖

請各位師兄指教。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7-12-31 18:39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hk3dman 於 2008-1-1 21:40 發表
總覺得是銅鑼灣 ( 斷估),那條分叉去右邊的是去跑馬地的路線吧 ( 又是斷估),
Base on 這答案的話,向照片方向駛的電車顯示以屈地街為終站也合理,

至於樹木,看不到圖片中實際上有多遠,不過那時代,不是屋就 ...
有關拍攝的地點﹐我和你一樣從車的目的站出發﹐由於它顯示目的為屈地街﹐所以它應是屈地街以東的地方。我在地圖看過一遍﹐向南轉入的﹐只有是波斯富街或天樂里﹐但離波斯富街不遠(約50-100尺)的利園山道有一彎位(看以下六十年代的圖片)並不能在圖中看到﹐我想拍攝地點是天樂里的位置。不知hk3dman兄同意否﹖



在拍攝年代方面﹐很多網上看到的都說在六十年代電車才開始有車身廣告﹐但我被較過六十年代的電車款式﹐似乎這一架電車是早期一點的﹐而且在圖中的建築物和招牌﹐我亦估計是近於五十年代多一點。可能是五十年代中期甚至更早。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2 09:05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廣告 建築

TOP

引用:
原帖由 hk3dman 於 2008-1-1 22:33 發表

我想問,圖中彎入去的分叉軋,是由東行方向( 拍攝者坐的車) 的路軋伸延。
天樂里的路軋,有沒有連接東行方向路軋?

因為印象中,天樂里是單行的 (沒有入),電車只能由天樂里轉 ...
Good point. 最少現在沒有需要由軒尼思道轉入天樂里。在1963年的相片(下圖)﹐從路軌的痕跡﹐我亦只看到天樂里只是出軒尼斯道的。

TOP

剛從電車的網站找到下面的資料﹕
-----------------
1953年        北角至屈地街線投入服務,以紓緩筲箕灣線的擠迫。
-----------------
此資料幫助不大﹐因沒有說明之前有沒有由筲箕灣至屈地街的路線﹐我們不能否定圖中一定是位於北角至屈地街之內﹐亦不可肯定圖片是在五三年後拍攝的。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2 00:46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1-2 02:41 發表
讓我試答



我想這是波斯富街。

在電車廠未拆前, 波斯富街車軌是有一個波口讓電車回廠時可由波斯富街右轉入羅素街車廠正門入口。 看地圖:

ht ...
我想應不是波斯富街﹐原因有二﹕

利舞台是在1925年建成﹐在圖中我們看不到利舞台的尖塔。

由於霎東街是車廠﹐有機會在一段的波斯富街會是雙軌用來方便從車廠出入不同方向的東西行車﹐但只會從霎東街至軒尼斯道雙軌﹐不需雙軌至禮頓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加燦 於 2008-1-2 08:48 發表
波斯富街 is also quite narrow - you could fit 2 lanes of traffic in either direction (in the pic) ...my guess is somewhere in North Point?
我都有想過有這可能﹐現在我正從這方向找資料。
從背景的樹木﹐我覺得波斯富街或天樂里的機會不大﹐因兩個地方向東望在五十年代都不可能見到樹木﹐看下圖是1955年軒尼斯道﹐左方大街口為利園山道(A)﹐右方大街口為堅拿道(B)。波斯富街可望到利舞台的塔。亦可望到霎東街的電車廠。




另外下列資料取於 hk-place.com.
------------------
霎 東 街 , 北 角 車 廠

在 1932 年 , 由 於 電 車 數 目 不 斷 增 加 , 羅 素 街 的 車 廠 不 敷 應 用 ,
於 是 電 車 公 司 在 北 角 英 皇 道 另 覓 廠 址 , 以 供 停 泊 之 用 。

1951 年 , 為 了 統 一 運 作 及 集 中 維 修 , 電 車 公 司 決 定 擴 建 羅 素 街 車 廠 , 同 時 關 閉 英 皇 道 車 廠 。 擴 建 工 程 至 50 年 代 為 止 , 而 羅 素 街 車 廠 亦 正 式 命 名 為 霎 東 街 車 廠 。
--------------------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2 09:38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1-2 12:37 發表
查電車1903年建造時的圖則,下圖

可見跑馬地一段不是今天的模樣由波斯富街轉入, 一個大環迴又天樂里出。而是由天樂里入, 天樂里出,(看圖的位置估計是, 不確定) ...
在電車的模樣上﹐我覺得是五十年代的。它亦不能早過1933﹐詳情見下﹕
-------------------
黑人牙膏 (DARLIE),是台湾好来化工的品牌产品,始创自1933年于上海。在1949年,公司基地移往台湾台北市康定路,成立有限公司。在1957年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在1985年与美国高露洁棕榄公司合作,改良黑人牙膏的产品包装及市场策略。

黑人牙膏在台湾电视广告历史上,出现的黑白电视广告年代。

好来化工除了生产黑人牙膏之外,还有其他个人卫生护理产品,包括有牙刷、沐浴露、药品、化妆品、洗发精。 现时的黑人牙膏厂房在台湾杨梅幼狮工业区,及在中国广东中山西区沙朗都有。

其英文原名为“DARKIE”,后因该词对黑人具侮辱性而于1990年改为“DARLIE”。
Source : Wikipedia
--------------------

我找到最近五十年代的電車地圖(1953)是下面一張﹕



天樂里接軌的只是軒尼詩道向西行的線(由天樂里出)。電車廠的車可以從堅拿道東經禮頓道接天樂里。
軒尼詩道東行或西行可以入波斯富街﹐波斯富街憶亦入東行的軒尼詩道(波斯富街看來只是單軌﹖﹖)。我們同時不要忘記電車是可以向前或向後走的﹐波斯富街憶亦入東行的軒尼詩道可能是軒尼詩用尾入波斯富街的。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2 14:00 編輯 ]

TOP

(看過一些資料, (暫未找回來源)說電車車身賣廣告不是始於60年間, 20-30年間也曾有過。)
---------------------------------
電車公司網站有如下資料﹕

第三代電車,首次以橫額廣告形式出現。(1930年代)
1961        戰後,經濟復甦,更多的車身廣告出現,令車隊顯得更悅目繽紛。


相關搜索目錄: 廣告

TOP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1-2 13:58 發表



不同意

戰後的電車全是墨綠色, 單色。窗框鬆上白色的是戰前的事。
對於電車的年份﹐我是持開放的態度(其他各點亦然)﹐否則就不必開帖討論了﹐但約你能夠提供有關資料的來源﹐可以更有討論的價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asia.miles 於 2008-1-2 22:57 發表


从图中看,要是当年电车行驶还是下(南)轨西行,而上(北)轨东行的话,那麼图中好像显示只可以从波斯富街出軒尼詩道?在軒尼詩道用尾入可能造成交通混乱, 我记得小时,电车转弯事由一个坐在路旁小塔上(约交通灯高)的人控制, 要跟司机有沟通。加上如果司机要从车头跑到车尾才可转弯,是否有点不切實際?

我亦記得有兩個綠色小塔的物體﹐一個在當時中國國貨公司門前﹐一個在對角的位置﹐可像電車入波斯富街時﹐是需要人手操作的。現在這些東西都消失了﹐不知是否由於科技的進步。以前亦有售票員和稽查﹐現在因司機兼顧錢箱及百達通﹐這兩個職位亦沒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8-1-2 23:48 發表
車款與戰前的大致相若, 只是鬆上淨墨綠色
車身有些白邊的地方 (窗框, 司機窗上方的檔雨罩)也給蓋上墨綠色


(4)60年初

電車公司自行造車身, 車身款色比舊的流線型
上層前方的大窗改細了。
這是我們開始熟悉的電車

之後, 車身又再賣廣告, 拖卡, 。。。等等
這是我們的年代, 不用多說。
我較早貼出關於"黑人牙膏"在1933年才有﹐我們可集中30年代中期之後的年份討論。

關於你提出白邊和大窗屬於戰前的說法﹐我這裡有兩張相片﹐一張是 cooolman 在“我們的舊灣仔貼的﹐一張是我附上的大佛口相片。在兩張相片的電車都是大窗口並有車窗白邊的。cooolman 的一張﹐從服飾和招牌都應該是戰後的(二三十年代仍有很多布質的招牌)。在大佛口那張﹐皇后戲院的廣告是'Raw Deal',這套戲是1948年制作的﹐我估計照片是攝於1948-50年。由此看到白邊的電車在戰後仍有使用。我估計這些大窗電車至到50年代中期才被小窗的取代。




引用:
再者
電車路牌是寫著『街地屈』 (中文右寫)
戰前是這樣寫中文的。
戰後中文招牌, 路牌開始由左至右的了。

因此, 你貼的那幅電車相是拍於30年代。
關於電車牌左右寫法﹐你附上的五十年代莊士頓道電車照的路牌'側魚涌'是右向左的。在下面八十年代的電車照﹐我們看到'屈地街'仍然是右向左寫的。


所以﹐我仍然維持我對相片年代的看法﹐是介于戰後至五十年代中期的十年間。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1-3 09:13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廣告

TOP

引用:
原帖由 master_bates 於 2008-1-2 23:55 發表
The tracks to enter the tram depot was changed sometime in the 1950's as seen on the 2 attached maps.  First it entered from Hennessy Road to Canal Road East and later changed from Hennessy Road to ...
多謝 master_bates 提供的地圖﹐我亦同意相片的地方在軒尼詩道轉入堅拿道東的機會最大﹐在高空的圖片﹐SOGO 至紐約戲院一段是新樓或未興建﹐看到在渣典倉(今SOGO左右)的樹木亦有可能。五十年代的年份方面亦吻合。

TOP

引用:
原帖由 hk3dman 於 2008-1-4 10:08 發表
pashwawa , 幾時有其他相比我地玩?好正!
繼續有來﹐我都是有疑問才找來大家討論﹐希望經過討論對舊日的香港多一點認識。

TOP

再找到1950年的一單港聞﹐文中提到在1950年12月前電車是可以由軒尼詩道轉入堅拿道東入電車廠的。這可解釋疑問的相片中向右轉的路軌。


TOP

引用:
原帖由 busman 於 2008-1-4 22:25 發表


拍攝的年代應該是1925年至1949年這段時間, 因為照片中的的電車款式是1925年後的款式, 這款車在1949年更換現時電車120那款的外殼, 所以時間是1925年至1949年, 而其他的網友說黑人牙膏的廣告是1933年後的事, 那 ...
多謝busman 的參與討論並提出的資料﹐我想很多人都同意地點是天樂里的﹐就是找不到關於天樂里可以從軒尼詩道轉入的文獻或相片。在距離方面﹐相片中樹木是堅拿道亦較為可信。在年代的斷定﹐我同意定于1933-1949. 請問 busman 兄有沒有關於天樂里的路線更多的描述﹖那是的跑馬地線是怎樣走的呢﹖


相關搜索目錄: 廣告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