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UGG | baby product | MD skinical | 環保袋訂造 | PROTOP | 鈙利亞阿勒頗手工古皂 | UGG Boots | Sheepskin Boots |

發新話題
打印

我們的舊灣仔

下圖隱約見到和玉在灣仔道/巴路士街交界。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19 11:40 發表


對!和玉燒臘在電車路那邊的一列屋,是同區中最早拆去重建。當它還是地盤的時候,我和其他小孩,不知死活,時常在這裡的石樁上,玩跳梅花椿遊戲。和玉就是正如pashwawa說,搬了去灣仔道近巴路士街口,即高華酒 ...
為甚麼和尚和賣藥有關係﹖  賣的又是甚麼藥﹖ 是否真是和尚﹖

TOP

引用:
原帖由 pigone 於 2008-5-19 22:16 發表
B Goal,
『梁國英藥房』是否就是那間呈長方型的店子, 早幾年還有, 上兩星期路過, 已經變了..
不知是搬了還是沒做?

大三元反而沒有印象, 可能距家較遠...
梁國英﹐在灣仔經營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因屬租來的鋪位﹐抵不住加租的壓力﹐於2007年8月結業。下圖是我在2003年攝的相片。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5-19 22:46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19 22:52 發表

同是大三元,那是大三元酒家,是不是同主,我不清楚。

看到這兩張相片,不禁想起pashwawa兄的一個有關灣仔、鵝頸的電車軌的迷圖,倘若有時間,我真的好想補充一下。

http://i30.photobucket.com/albums/c ...
圖2被標籤為莊士敦道是錯的﹐應是天樂里/軒尼詩道交界。

TOP

引用:
原帖由 hkf 於 2008-5-20 10:52 發表


請問此梁國英照片鋪位置是-------,我猜不到, 請指正.
灣仔道/莊士敦道交界。

TOP

請問 B-Goal 兄﹐怎樣可互聯網以找到歷史檔案館的相片﹖

TOP

上面莊士敦道的相片亦看到東區理髮廳﹐我在它結業前亦幫襯過一次﹐當時亦不知它有這麼長的歷史。

TOP

我對足球不熟﹐下面的資料是網上找來的
----------------------------------------------------------

球隊「五一七」名字的由來
原來球隊「五一七」名字的由來是來自著名億萬探長「呂樂」長租的一間酒店房間編號:

白宮酒店517

 談及灣仔白宮酒店,有段頗有趣味的掌故。

 白宮酒店位於灣仔道與莊士敦道交界,電車路沿莊士敦道向東伸延至菲林明道路口分岔,一線為莊士敦道,另一線為灣仔道。灣仔道為曲尺形,因而,菲林明道路口轉右也是灣仔道。

 上世紀50年代,白宮酒店建於此灣仔道與莊士敦道交界之地盤。這地盤在太平洋戰爭時,曾遭美軍軍機地氈式轟炸,成為廢墟。其後地盤進行重建,曾掘出人骨。

 白宮酒店落成,為一幢五層高樓宇,正門左邊有一檔生果檔,每日凌晨二時過後,我喜與已故《星島日報》體育版編輯黎振兄,幫襯食生果。

 間中,當時之「大馬主」——昌利建築老總張華倫兄亦前來吃生果,談天說地。

 談及昌利建築,1953年聖誕,石硤尾大火後,港府為安置災民及山邊木屋居民,推行徙置區計劃,交由昌利在石硤尾興建十二幢七層高平房為第一批徙置區公屋,安置災民上樓。

 白宮酒店只是一間普通旅館,為何這麼出名﹖

 緣於上世紀60年代,本港各區探長,不喜在警署內會見「線人」諸色人等,而是在外另租用地方闢室「打躉」,方便接見傾談。

 呂樂為探長時,在白宮酒店517號房「打躉」,其後升任總華探長,認為白宮517好風水,仍長駐於此,各人若在白天有事找「老總」,懂門路者往白宮517號房,多數也能會晤。

 呂樂與足球圈人士相熟,有興趣搞波,初期組「517」球隊,參加足總賽事。

 「樂哥」的球隊「517」,為何以數目字為名,相信很多人也不知甚麼原因。卻原來,這靈感來自呂樂在白宮酒店租用的517號房,以房號為球隊名稱。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酒店

TOP

我和白宮都有一些淵源。我在七十年代中期都常到白宮打桌球﹐好像2﹐3﹐4樓是桌球室(年代太久﹐可能記錯)﹐再上就是白宮酒店。當年好奇心不大﹐並無再上一探。最近行過該區﹐亦沒有留意白宮的變化了。那座大廈亦應拆掉了吧。


相關搜索目錄: 酒店

TOP

真是無用﹐我連樓數都記錯了。如你在73-78年間在白宮做過 marker, 可以肯定我見過你了。對﹐七十年代初早上是$2.4一個鐘﹐晚上是$3.6。 當年的波樓都比較狹窄﹐頂Q為常事﹐所以有些特製的短Q作不時之需。當年的$3.6不是便宜的了﹐但到七十年代末期﹐桌球在全港流行﹐波鐘更升至$12﹐$18﹐$24....,而灣仔的白宮﹐快樂﹐娛樂﹐傑志等舊派波樓亦慢慢式微。


相關搜索目錄: 娛樂

TOP

未加入討論前﹐我認為1925年的堅拿道的相片是左右反了﹐不知B-Goal 兄可否調回圖片﹖




原因有二﹕

那條水溝旁的泥路是用作將摩利臣山的泥土運往海旁作填海之用﹐在右邊較合地理環境。
下圖是堅拿道西﹐後面的山形與上圖吻合。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5-23 09:06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23 10:45 發表

再以電車路,兩邊屋形,及數目比較:
倘若是天樂里,右邊的一列屋,應該看到志成里的缺口,但是似乎是看不到。
而左邊的一列屋,試比較以下的相片,由大三元至馬師道口的屋,又似乎是太少了。少的原因,當然是 ...
志成里是一消失了的街道﹐可否指出在今天的位置﹖

TOP

1965年馬師道向東望﹐可見寶靈頓街﹐堅拿道。






1965年軒尼詩道﹐右邊凹位(永興X食品)是今東亞銀行隔鄰之籃球場。



[ 本帖最後由 pashwawa 於 2008-5-23 14:00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銀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24 06:07 發表

目不暇給,兩張相片都無得頂!
首先當然講返電車果張先!我把相片劃上黃色方格,以比較舊電車相片,電車頂上的光暗面和空位。該空隙應該是燈籠街曲尺形從堅拿道東通出軒尼詩道位置。是否在共通處嗎?
第二點, ...
B-Goal 兄﹐

樓上兩圖我已對照數次﹐但仍找不到在堅拿道東至登龍街那一段有肯定同一建築物之處。但你較早前提出兩點卻是十分有說服力的。

1. 並不看到天樂里給寶靈頓街之間的志成里。
2. 堅拿道東不是和軒尼詩道成織角﹐與電車的圖吻合。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25 12:19 發表
要找回當年電車流向的回憶,而又能清楚交代的,真不容易!先來一張pashwawa曾經發出過的一張能見到燈籠街口的舊相片,以作參考。
補充﹕此圖是1955年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hkf 於 2008-5-30 22:30 發表
B-goal,  這一列屋見到鋪與鋪之間的凹入位是在圖中二輛三輪車之處是安樂里? 路口有一唱片檔.对嗎.
你列出的理據合羅輯.剪報是有力証明,那是堅拿道東.
那年代西行電車是没有跑馬地線的.筲箕灣開出的 ...
安樂里現今仍在﹐但只是一條小巷。請看下圖。




我有一疑問﹐現今東亞銀行隔鄰的籃球場﹐在五十年代是甚麼來的﹖ B-Goal 記不記得﹖


相關搜索目錄: 銀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31 11:28 發表

記得,當時是市政局圍了鐵絲網的廢物收集地點。明顯記得的是舊輪胎,和廢鐵雜物等。
在永興隆食品這一邊,貼牆身的,當然是那一條分為兩段窄窄的石階,一直通上灣仔道,而在廢物場和石階之間,曾經有一段時間是 ...
東亞後面的建築物(面向灣仔道那邊)﹐在六十年代初之前是香港殯儀館﹐對不對﹖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5-31 12:19 發表


對,不過在我的印象,應該是早在五十年代也是,這裡應該是灣仔道最高的一處,在四、五十年間,十分偏僻。

灣仔道以南是摩利臣山,當年真的是山,香港殯儀館對面,記得曾經有一個很高的石台,石台之上,有一 ...
在1953年的灣仔地圖﹐在今愛琴閣的位置﹐有一間叫夏愨療診所﹐不知是否這一間﹖

TOP

引用:
原帖由 hkf 於 2008-6-2 11:26 發表


似是一輛單車卧在電車軌上.

馬島就是該医院的名字.
馬島是戰前日本人在活道開設的醫院﹐我以為在戰後已結束﹐不各位知否它在那年代才消失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B-goal 於 2008-6-2 12:30 發表


若然是單車,應該是在電車的陰影內,是嗎?
那未,你怎樣解釋,那三點白光?
我認為是相片的污點﹐在圖中央的天空都有類似的污點﹐不過沒有那麼大。
如是實物﹐電車不可能行駛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kk正 於 2008-6-14 21:20 發表
同各位街坊打個招呼先!灣仔好!大家好!

因為正尋找大道東舊貌而發現呢度個topic,實在太精彩!知道大家正討論其它,如有打擾各位雅興的話,多多包涵!

先奉上一張東方戲院嘅戲橋做見面禮,收埋響床 ...
好東西﹐差不多五十年的戲橋﹗

TOP

剛找到張分域街碼頭相片。

TOP

引用:
原帖由 victorcrown 於 2008-6-27 14:49 發表

睇下我地特區政府o既文物保育做得幾好呀,掛住發展,分域碼頭就可以唔理
Please click here:分域碼頭面臨清拆
圖中分域舊碼頭就在現今分域街向海的位置。所以船員一落地就是灣仔的酒吧區。這個位置之利直到現在還是(分域街盧押道的一段落克道)。若搬離碼頭﹐這區特色可能慢慢消失。

TOP

前右方看來是活道和灣仔道交界﹐有無前輩可證實﹖

TOP

引用:
原帖由 hkf 於 2008-7-19 14:43 發表
前方是活道和灣仔道交界,右上方圓拱頂窗的建築物
是位於活道 灣仔道交界的馬島医院.
多謝資料﹐原來這間就是日本人醫院﹐馬島。

我想出殯行列應和附近的殯儀行業有關係。香港殯儀館應就在前左方。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