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说不准确 尧舜之前还有帝王
在上古,是尧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禅位于禹,禹的儿子启即位后,“父殁子继”的夏代开始了。然而,尧的上一代帝王是谁?中国人的祖先黄帝与尧又是什么关系?对此,司马迁在《史记》里给出了一个说法:轩辕氏(黄帝号)传位于孙子颛顼,颛顼传位于黄帝曾孙帝喾,帝喾崩后,其子尧即位。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帝”。
然而,司马迁的记载很可能是“偷工减料”了的。因为,上海学者郭永秉最近破译了战国时期楚国竹简《容成氏》的一些内容,他在竹简中发现上古的帝王,包括神农氏(炎帝号)、轩辕氏(黄帝号)、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在内,共20位左右。这些帝王都传位于贤而不传子。政权在这些部落联盟中辗转传授,直到传到一位帝王“有虞”手上。
根据《容成氏》记载:“禽兽朝,鱼鳖献,又吴,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郭永秉认为这是一位帝王的故事。“又吴”应读作“有虞”,并且是个名词。他经过拼凑对比《容成氏》其他竹简,发现“以让于有虞”而“王天下”等句,而且有“虞辞世后尧被推选为君主。”这样的内容。
郭永秉认为司马迁那时,战国中期的不少文献资料早已失传,司马迁“五帝说”所依据的史料,不会早于战国晚期,而楚简《容成氏》写于战国中期偏晚,记述的上古史应较司马迁得到的史料更为可靠。
如此看来,尧舜之前可能还有帝王“有虞”存在?甚至根据很多战国文献中,将虞和夏、商、周三代并举,会不会在“夏代之前有虞代?”,学界目前对于这一推断仍然存有争议。只是《容成氏》相关内容的“破译”,倒是让这一观点得到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