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腳
前面講開德國二戰 <看高> 虎式坦克的生產過程,現在再討論一下令它可以隨意走動的腳,就是車輪和履帶.
第一架虎式坦克在 1942 年 8 月面世,到 1944 年 8 月合共生產了 1,347 架.由於期間不斷為老虎更新和改良配件,所以老虎基本上可以分為前中後三期產品.而現在要討論的老虎腳,在三期產品中是沒多大分別,唯一的分別就是前中期老虎的路輪是有橡膠邊,後期老虎就取消了膠圈只用光身鐵轆,當中主要原因在於物資缺乏,正是非不為也蓋不能也!
老虎腳的履帶原來設計是分為運輸帶和作戰帶兩種不同闊度的履帶,即是每架老虎都一出世就配給兩套履帶,都可謂矜貴架勢.不過履帶打孖上呢支歌仔好快又同膠邊路輪一樣冇得唱要收皮,原因又係資源問題啦!
下面先了解一下老虎兩款履帶的規格,每條履帶由 96 節 (link) 連成 .
運輸帶 : 闊 521mm / 每節重 21.09kg / 接地壓力 1.43kg/cm2
作戰帶 : 闊 725mm / 每節重 30.11kg / 接地壓力 1.04kg/cm2
其實德國佬都唔想响老虎腳上搞咁多花臣,不過由於老虎出廠送貨係要坐平板火車,而如果老虎裝好作戰帶就會比平板卡車更闊,咁樣火車行駛時就會出現一定的風險.為左迎合平板車既闊度,只好將老虎每邊拆去兩行路輪,而又因為考慮老虎到站要落地,同埋可能要即刻同敵人隻抽,於是就只好又整條窄 d 既履帶出黎頂檔,咁就形成老虎有孖履帶既來由勒.
下面呢張老虎坐响平板車上既正面照,可以見到右便既運輸帶已經緊貼車邊,而响車底就放左兩條作戰帶,一眼就睇得出兩種履帶响闊度上既差異.
[
本帖最後由 jj2jr 於 2010-12-25 13:26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運輸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