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号 横须贺海军船厂建造 开工 1936年7月8日 下水 1937年11月16日 竣工 1939年7月5日 1942年6月5日沉没
技术参数
全长 732.6英尺 230米
水线长 700英尺 216米
型深 70-72英尺 22米
吃水 24.5英尺 8.5米
飞行甲板长 743.9英尺 234米
飞行甲板宽 85.5英尺 26米
标准排水量 16000吨
满载排水量 23200吨
动力
8座Kanpon(舰本式?)燃油锅炉
4台蒸汽轮机
151000马力
4轴4桨
最大航速 34节
装甲防护
侧装甲带 2.0-3.4英寸 51-90毫米
甲板装甲 0.5-2.3 12.7-60毫米
飞行甲板 1.5英寸 38毫米
武器
8座127毫米40倍径高射炮
26门 25毫米机关炮
15挺13.2毫米机枪
载机
正常 60架
最多 73架
舰员 1050-1250人
作为“苍龙”号的后继型,“飞龙”号的基本结构和“苍龙”型差别不大。主要是加大了燃油舱,舰桥挪到飞行甲板左侧中部,外形尺寸稍有不同。“飞龙”的舰桥之所以被布置在左侧是出于日本人这样的考虑:每2艘大型航空母舰编为1个战队,并列航行。这样在飞机着舰作业时,一艘的飞机从左接近,另一艘从右接近,互不干扰。“赤城”和“加贺”编为第1战队,“赤城”舰桥在左边,“苍龙”和“飞龙”编为第2战队,“飞龙”的舰桥在左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人有向左转的习惯。日军飞行员在练习着饯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会下意识的左转。这样,舰桥在左边的航母因为驾驶员左转撞击舰桥造成的事故比舰桥在右边的母舰多了将近一倍。
左侧舰桥的设计遭到了大家的一致恶评。从“飞龙”号后,日本变不再建造左侧舰桥的航空母舰了。具体战斗情况请看大事记
“飞龙”号大事记
1941年4月10日,编入第1航空舰队第2航空母舰战队,舰长 加来止男海军大佐
1941年7月10日,编入FU警戒舰队,10日-30日和“苍龙”号SORYU离开横须贺执行FU作战。
1941年7月16日,抵达Sama
1941年7月25日,离开Sama
1941年7月29-30日,在Condor和 St. James短暂停留
1941年8月1日,返回Sama
1941年8月7日,抵达Sasebo,随后进干坞
1941年9月10日,离开Sasebo干坞
1941年9月15日,离开Sasebo前往Kagoshima(什么岛?)
1941年9月22日,成为第2航空母舰战队旗舰,在Kagoshima(柱岛?)一直逗留到10月底
1941年10月26日,第2航空母舰战队的司令旗又移回“苍龙”号
1941年11月18日,离开Kyushu前往丹冠湾
1941年11月22日,和“苍龙”号一起到达丹冠湾
1941年11月26日,第2航空母舰战队加入南云的珍珠港偷袭部队
1941年9月27日,离开丹冠湾,前往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攻击珍珠港。
1941年12月16日,日军第一次攻击威克岛失利后,“飞龙”和“苍龙”前往支援。
1941年12月21-23日,攻击威克岛,日军损失2架97舰攻
1941年12月29日,返回吴港
1942年1月8日,编入日本海军南方部队第2打击部队。
1942年1月12日,和“苍龙”一道离开吴港驶向作战海域
1942年1月17日,到达

alau.
1942年1月21日,离开

alau.
1942年1月23-24日,舰载机攻击Ambon
1942年1月25日,驶抵Davao,27日离开Davao开往Palau.
1942年1月28日,到达

alau.
1942年2月10日,编入南方打击部队
1942年2月16日,离开

alau.
1942年2月19日,攻击澳大利亚达尔文港Port Darwin
1942年2月21日,和“苍龙”号驶抵Staring湾
1942年2月25日,离开Staring湾攻击爪哇JAVA群岛
1942年3月1日,攻击试图从Sunda海峡逃跑的盟军舰艇
1942年3月5日,攻击停泊在Tjilatjap的盟军船舶.
1942年3月7日,攻击圣诞岛Christmas,舰载机击沉荷兰货船POELAU BRAS号
1942年3月11日,返回Staring 湾
1942年3月26日,和除“加贺”号以外全部偷袭珍珠港的航空母舰一道,“飞龙”号在第3战列舰战队、第8重巡洋舰战队以及第1驱逐舰战队的护航下,驶入印度洋,开始C作战。
1942年4月3日,驶入印度洋
1942年4月5日,攻击位于Ceylon的皇家海军基地,英军的“康沃尔”号CORNWALL 和“多塞特郡”号DORSETSHIRE 重巡洋舰被击沉。
1942年4月9日,攻击Trincomalee。皇家海军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和VAMPIRE驱逐舰被击沉。
1942年4月18日,回到Mako
1942年4月22日,返回Hashirajima
1942年5月25日,加入中途岛打击部队,
1942年6月4日,4:30起飞舰载机攻击中途岛,队长就是“飞龙”号的友永丈市大尉。在战斗中,97鱼雷机分队长菊池六郎大尉被击落。10:25,“赤城”、“加贺”和“苍龙”中弹起火。“飞龙”号先后于10:50和12:45先后起飞2个攻击波(第1波1小林道雄大尉的18架99舰爆和重松康弘大尉的6架“零战”,第2波友永大尉的10架97鱼雷机,和森繁大尉的6架“零”战)攻击美国“约克城”号航母。17:03正当“飞龙”号准备趁夜色再次攻击美国航母时(只有5架鱼雷机和5架轰炸机,战斗机全部用来掩护“飞龙”号),24架美军SBD突然从太阳方向来袭,日军掩护的6架“零”战拼死奋战,击落了3架美机。“飞龙”号拼命闪避躲开了前3枚炸弹,但很快被命中4弹。前3枚炸弹把前部飞行甲板炸得稀烂,第4枚命中前部升降机,把升降机炸飞正好挡在舰桥前面。“飞龙”号全舰起火,开始仍然以28节的航速向西撤退,但仅有1条消防水管管用,随着主机停车,唯一的一条水管也失去了动力。21:23分,“飞龙”号开始进水,“风云”号KAZAGUMO 和“卷云”号MAKIGUMO在一边无助的打转。 次日01:58,一次大爆炸让所有拯救“飞龙”号的希望化为泡影。舰长加来止男大佐Kaku Tomeo被迫下达弃舰令。加来和第2航空母舰战队司令山口多闻Yamaguchi Tamon 少将先后讲话。“飞龙”号副长鹿江隆中佐和山口的司令部幕僚参谋也要求留下,但被山口和加来严厉的拒绝了。随后,山口和加来用清水和部下告别,山口还把自己的飞行帽交给部下做纪念。在“风云”号和“卷云”号接走幸存者后,第5驱逐舰分队阿部弘毅大佐的“卷云”号于05:10向“飞龙”发射2条鱼雷,1条失的,另1条命中舰桥正对面的右舷。“卷云”号在没有看到“飞龙”号沉没的情况下报告“飞龙”沉没,位置北纬31-38', 西经178-51。次日06:30,从山本主力舰队“祥凤”号起飞的一架飞机发现了仍然漂浮在水面上的“飞龙”号。从“飞龙”号机舱里逃出的部分人员也看见了这架飞机。山本得知情况后,命令驱逐舰“谷风”TANIKAZE 号前去营救幸存者并击沉“飞龙”号。实际上,“飞龙”号于09:12舰首向下沉没,沉没位置距中途岛西方200海里左右。最后爬上来的70个“飞龙”号轮机人员游到了1条大舢板上。他们先后被美巡逻机发现,最后还活着的35人(包括她的轮机长相曾国三中佐)被美水上飞机供应舰“巴拉德”号Ballard (救起。日本人统计共有418人丧生,但由于美军救起了一部分“飞龙”号人员,确切死亡人数应该是3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