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确保爱国爱港 学者称香港不应存在执政党
一连两天的《基本法回顾与前瞻研讨会》5月31日闭幕,各讲者就落实行政主导和政党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激烈讨论。有讲者指出,虽然基本法没有提及政党发展,但由于有议会及选举制度,因此政党的存在是必然的事。不过对于香港应否存在执政党,讲者则持反对意见,因为不能确定执政党一定是“爱国爱港”的政党。
《大公报》消息,研讨会31日进入第二天议程,出席会议的讲者包括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振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席胡汉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访问学者邵善波等。邵善波会后召开记者会时表示,会议讨论气氛热烈,讨论得最热烈的四个范畴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人大授予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香港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以及行政主导与政党角色的关系。
基本法列明行政主导
据了解,讲者就“行政主导与政党角色的关系”作出了热烈的讨论。有讲者指出,虽然基本法没有明言香港的政党发展方向,但香港有政党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不过,对于香港能否存在“执政党”,多名讲者均持否定态度,原因除了是基本法已清楚列明“行政主导”而非“立法主导”外,更重要的是在香港的议会在最终落实后,未能确保取得大多数议席的“执政党”就是“爱国爱港”的政党。也有讲者提出,香港需要发展政党政治,并建议政府与政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令政策能顺利推行。
除了政党角色,会上也有讲者谈到人大授予香港法院对基本法的解释权后,人大应否继续保留监督权力;以及应否检讨香港法院所拥有的“违宪审查权”等。各讲者就上述议题发表意见,并无最终结论。
林瑞麟分享三项观察
另外,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致闭幕辞时,分享了他对基本法的三项观察,第一是在“一国两制”下,因为有两制的分别,需要创造和设计一些独特的安排;第二是北京对香港的长远方针政策不变。但基本法赋予香港有新的发展空间;第三是“五十年不变”并不代表一成不变。他特别提到,政府有信心处理好普选问题,因为社会上已作出广泛讨论,并在年中发表《政制发展绿皮书》,为香港民主掀开新一页。
邵善波则为研讨会作出总结。他说,由于此次研讨会取得成果良好,因此有讲者建议每一年最少举办一次同类型的研讨会,借以提高年轻人对基本法的认识和兴趣,并形成一种风气。而这次研讨会的记录将会提交北京及香港有关部门参考。此外,有讲者建议就基本法的不同范畴分别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www.singtao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