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驻军 水波不兴
“中国驻军比当年的英国士兵更守纪律——甚至连一张超速行驶的罚单都没有。”
高盛集团亚洲区副主席蒂姆·弗雷什沃特从68楼的窗户越过香港的天空,凝视着一座长方形的建筑——那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营。
“还记得当年有关解放军进驻的种种杞人忧天之谈吗?”回想起1997年7月1日破晓时分的情景,62岁的弗雷什沃特说。在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国,结束156年殖民统治数小时后,四千名中国士兵乘车越过边界。
一晃10年过去了,当初的种种担忧已被证明没有根据。解放军驻军的活动主要局限在军营里,他们被一个由银行家、基金经理、律师和会计师所组成的日益壮大的大军包围着。新来的人们以一平方英尺(约合0.09平方米)每月17.5美元的价格,租赁着用玻璃和钢建造的办公大楼,它们现在已高过了那米色的、象征中国军事力量的28层建筑。
当中国领导人7月1日从北京飞抵香港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时,他们将会发现珠江三角洲上这块1165平方公里的繁荣土地,如今比它在殖民时代更具资本主义活力。
香港现在是全球第六大股票市场(1997年位居第8),去年它力压纽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首次公开招股市场。
当然,并非移交之后所有的变化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座城市如今正饱受污染之苦。它还面临着来自上海这样地区的日益激烈的竞争。贫富差距也在加剧。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这座城市于1997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北京保证香港对自己的事务(国防和外交除外)享有五十年的自主权。
但在1984∼1997年,有54.5万香港人(占香港人口的1/12)陆续移民他国。美国《财富》杂志当年刊登了一篇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报道。已故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当时预测,香港移交后不出两年,北京将加强对香港的资本控制并且取消港币。
“中国信守了承诺。”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克里斯·普拉特说,这家英国公司于137年前在香港开办了它的首个办事处,“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就香港所说的话不是空头支票。”
在高盛,自2005年以来,从亚洲所获利润超过了欧洲,达到了40.2亿美元。高盛公司在香港的员工已由2003年的800人,增到如今的1300人。“自移交十年来,高盛亚洲区已从原来的边缘角色,成长为全球业务真正的第三大支柱。”高盛亚洲区副主席弗雷什沃特说。
过去四十年,这个英国人有三十年在香港度过。他在1984年作为这座城市的法律协会会长,亲眼见证了英中两国领导人签署有关香港移交的协定。
对于香港特首曾荫权来说,建设香港所面临的挑战不少。不过,他声称自己不用担心解放军。他说中国驻军比当年的英国士兵更守纪律,后者以在湾仔酒吧区过喧闹的夜生活而闻名。“我们从未听说他们惹事——甚至连一张超速行驶的罚单都没有。”曾说,“他们的行为无可非议。”
尽管终日都在鸟瞰解放军的驻地,弗雷什沃特和他的高盛同事们说,他们从没见过军事行动。这座军营就是如今香港惟一水波不兴的地方了。(作者 William Mel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