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調解員課程 | Makeup Course | Hypnosis course | English course | NLP training | cissp cisa cism | 營養學課程 |

 39 12
發新話題
打印

那些戲院最令你懷念?

引用:
原帖由 tiutiu111 於 2009-9-14 22:43 發表




我記憶中確係在旺角麗聲戲院睇 My Fair Lady  同  The Sound of Music  喎      ,  尤其係前者 。有否其他大哥大姐可以印証一下    。 等我又問下 當年書友仔先   , 再在此匯報 ...
應該是搜兄所說的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維圓阿伯 於 2009-9-16 17:59 發表
謝帖圖追憶當年兒時景象
五六十年代九龍城[辨館]鋪似今7-11
梗有一問係左在右
七十年代新浦崗空空如也
估不到 周生生 五十年代己在龍崗道至今
其他老鋪己灰飛煙滅
難得
呢張可清楚看到周生生(60年代初)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olman 於 2009-9-17 12:25 發表



initial DW 兄,
附圖會否清晰一點?
cooolman兄,此圖是阿伯兄貼上來的(見60#帖),我想他可能也是從網上下載的,要請教阿伯才知道。
兄台也是九龍城舊街坊?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9-17 14:13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搜 於 2009-9-17 18:02 發表


這幀圖片很有親切感, 須未知實際年份, 記憶中, 當時50年未, 圖周生生左側位置有間陳更換百貨, 而斜對面 較杯石 電站是中電交電費處. 另有印象的是太子道/城南道當年有間金殿酒樓, 內裡有很重烟味的冷氣.
搜兄你好,此照片真的很有親切感,圖中的空地,我是在那裡從小玩到大照片的年份大約是60年代初期(或50年代後期)。陳更換百貨是在南角道的另一邊,當年我讀小學的教科書,都是在那裡買的(唔講都唔知,那裡有教科書賣)。金殿酒樓我仲記得。
那時我經常去淘大買
豉油,不像現在一樽樽咁買,而係要自己帶一個空樽去,D伙記用一個斗勺將豉油豉油缸裡"不"出來,用漏斗倒落你個空樽內,買多少隨意;品種:老抽、生抽、金標、銀標、珠油.....任選擇。搜兄你一定知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搜 於 2009-9-19 07:05 發表
當年堆填飛機跑道的另一景况.
搜兄,呢張就係由城南道出太子道(天橋跨過太子道)。圖的右邊可見到西南木園。

TOP

引用:
原帖由 tiutiu111 於 2009-9-19 10:05 發表
   陳更換的廣告你記得嗎 ? ..............   「更換陳衣, 到陳更換」, 好 o耶 嗎  ?
1哥,你記性真好!
你唔講我都唔記得晒。


相關搜索目錄: 廣告

TOP

中、上環的中央和高陞都是我甚懷念的戲院。小時候姨母常常帶我到這兩間戲院睇大戲(粵劇),最記得有一輪是羅艷卿領銜(好像在高陞),姨母常帶著我去捧場。散場後仲入後臺探班。


中央戲院






高陞戲院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9-21 17:32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搜 於 2009-9-21 20:33 發表


記唔記得當年戲院門口有冇和味龍同桂花蟬賣呢 !
梗係有啦!果個年代,好多戲院門口周不時都有得賣。搜記你唔提起,我差D都唔記得添。

TOP

引用:
原帖由 dynmv 於 2009-9-21 22:46 發表


和味龍=甴曱
非也!和味龍唔係甴曱,係水甴曱。出水能飛,入水能游既水甴曱。

TOP

引用:
原帖由 dynmv 於 2009-9-21 22:46 發表


和味龍=甴曱
和味龍的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E%8D%E8%9D%A8

TOP

非人所為,人性何在?慘不忍睹!



【轉貼】上環高陞戲院雞人傳說

動亂的年代,人命並不值錢。生長在那個年代的人,都命賤。尤其是小孩子,給吃掉的吃掉、煮掉的煮掉,都是平常的事。不給煮掉的,就只有行乞。 滿街滿巷的小孩子,伸手的伸手,死纏爛打地拉著人定衫尾,為了乞那一毫半分。

話說香港在三十年代末葉四十年代初期,滿街滿巷都是大陸難民,夾雜在當中的小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一個一個行乞去。當你初次看到這情景,你會心酸心軟。但當你接觸得多了,便會開始麻木。乞憐的目光誰沒有,雙手伸呀伸,兩眼眨呀眨,你見得多了,便會覺得這種賺錢方法委實太易。但無論你心腸多硬,只要你看見那帳幕內的景象,你的惻隱之心必定會忍不住流露出來。你會驚異,動亂的時候,人命真賤......

在高陞戲院外的後巷,每晚都會搭一個帳幕。高陞戲院每晚所公演的大戲,捧場的觀眾很多,大家隨著戲曲和應拍子,歡歡樂樂的消磨一個半個晚上。而那帳幕,和高陞戲院一樣,吸引魚貫的人龍,排隊付錢進去看個究竟。但那氣氛,就和高陞戲院內的相差很遠。屏息靜氣地看著,看過後就異樣地心酸。但心酸歸心酸,每夜排隊看的人依然很多,看過再看的人一樣不少。大概是消遣太少,又或是,動亂時期的人心會自自然然的變得殘忍起來。你殺人,人殺你,互相殘殺,人命是一文不值的。請排隊,若要看那東西的話。大家魚貫進場,但看完之後,都說值回票價。帳幕之內,燈光是暗淡的,更映出那東西楚楚可憐之相。大家都看得瞠目結舌,啊呀──究竟是雞還是人?細小彎曲的身驅,瘦小的雙腳,沒有臂膀,身上滿是硬硬的雞毛,那張臉,根本分不出眼耳口鼻來,稀爛的堆在頭上。用鎖鏈鎖著那個所謂的人,人稱之為「雞人」,他們說,那是人與雞的混種,在這亂世,卻是由冤孽而生。既然是冤孽,那就不必可憐他呀,雖然他的眼在苦苦流淚,雖然那沒有舌頭的口在張大哀叫。活該的,下賤的混種。大家指指點點,藉此消磨一個晚上。

街上總有孩子失蹤......給煮掉給吃掉,也有給拐到帳幕之中。拐到帳幕內,當然不是當觀眾,更加不是當收錢的,那麼,被拐去的小孩子,是給當表演者了。表演者?表演甚麼?雜耍?唱歌還是跳舞!不,表演那些東西可賺多少錢。小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走進帳幕之後,就化作雞人去。雞人到底是怎樣來的?原來那些人把拐來的小孩子,用有齒的捧毒打,打得皮開肉破。這還不算,皮穿肉破那又怎樣,流血流膿的身體哪個沒有看過?於是,孩子們在給毒打之後,那些人便把一支支雞毛,一條一條插進尚未縫合的腐肉中,待數天後血流乾了,肉縫合了,那雞毛便會像自然而生那樣。但這還不夠,雞那裡是這樣子的。沒有死去的孩子在號啕哭叫,哭聲震天。他們惱怒了,吵甚麼,吵死人。小孩子仍舊是哭,大人們怒火難平,一手抓向孩子的口,拿起剪刀,把舌頭割下來。滿口鮮血的小孩子可能因而死去。但總有活命的,死不去的。他們圍著孩子來看,要像雞的話還差一點。於是,瞪著眼的孩子又看見斧頭向他們一揮,他們只好張開那已說不出話、沒有舌頭的口,看著自己的雙手隨斧墜地。沒有雙臂的身軀才像雞。還有那張臉,雞怎可以有人樣。於是,拿刀在孩子的臉上割呀割。命真硬,還死不去。但也不可讓他們活得太久,留在帳幕內三數天,便要換上新的孩子。但新的舊的有甚麼分別,全都是雞不是雞,人不是人的雞人。沒有人再知道孩子的原本面目,甚至他的父母他不可能知曉。他們可能也排隊觀看,指指點點。

終於,秘密給發現。在高後巷處的這個帳幕,因一個逃脫了的孩子揭發開來,但可憐這孩子已經被打得皮肉稀爛。帳幕拆了以後,人家談論得更多。大家都說,死掉的雞人,他們在半夜裡,瞪著乞憐的眼睛,像雞一樣拍動斷了的雙臂,依啊依啊的在呼叫。那哀叫聲傳得很高、傳得很遠,聽到的人可以想像得到,那去掉舌頭的口在張叫的模樣,簡直可怖之極。他們像在控訴:「怎麼你們一點惻隱之心也沒有,一個一個每夜排隊 去看我們這群可憐的孩子。」那是三十年代初期的香港。後來,日軍攻佔香港,死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傳說,漸漸,人們就掉了雞人這個故事。但到了現在,在高陞戲院的舊址,你還可以聽到那欲語無話的空洞大口的悲鳴,真令人有點不寒而慄。雞人的事是從上一代聽來的,那是真有其事??恐怖的鬼故事有許多,這一個未必是最恐怖的;但肯定是最殘忍的。




相關搜索目錄: 跳舞

TOP

大約四、五歲就開始跟父母親或姨母去睇大戲,好享受好欣賞那種熱鬧的氣氛。看到臺上老倌穿著的戲服釘上閃亮生輝的七彩膠片,覺得漂亮極了,也非常羨慕。年紀漸長,發覺那些曲辭原來非常優美文雅旋律也非常悅耳動聽。耳濡目染之下,自不然便成了粵劇愛好者了。


覺先聲劇照(高陞戲院)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9-22 15:57 編輯 ]

TOP

當年其中一條粵語片院線


TOP

搜兄,國寶戲院的照片極其稀少。很難才搵到這一張。國寶的招牌後面再過少許是大磡村大觀園的位置。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09-10-1 13:30 編輯 ]

TOP

 39 12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