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血的教訓:校舍易倒塌
【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中,各縣市多所中小學校舍倒塌,令數以萬計師生慘被活埋。原來早於1999年曾遭遇大地震災禍的台灣,其地震研究中心事後已總結指出,校舍的長走廊及廣設玻璃窗等建築設計均不利抗震,須及早加固。有本地工程師認為,校舍聚集無數學生,和醫院同應列作抗震度最高的城市建築。
須及早加固 提高抗震度
1999年9月21日台灣南投發生7.3級大地震,造成逾2400人死亡,台灣「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事後總結指出,全台有1958間校舍受破壞,是受破壞最嚴重的建築物之一。台灣當局後來分析校舍耐震能力,認為校舍有多項建築設計不利抗震,其中校舍多以長型設計,二樓以外設長型走廊供學生休憩出入,外側無柱支撐,造成沿走廊耐震力嚴重不足;另外,校舍因加強採光而廣設玻璃窗,令支柱長度縮短,亦減低抗震能力。校舍柱內埋藏多種水電、污水等不同管道,亦使支柱之有效面積大幅降低。「9.12」地震後,台灣已對全台校舍展開加固工程。
在今次四川大地震中,在重慶、都江堰等重災區都有中小學校舍完全倒塌;研究災害防災工作的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認為,一般校舍和平房建築設計同樣安全,但因校舍是小朋友聚集之地,其抗震度值得高度關注,在美、日等發達國家,學校和醫院均列為城市的關鍵建築,抗震水平均須高於一般平房。
但李焯芬指出,他曾走訪四川山區等較落後地區,「就算打風落雨也會令校舍倒塌」,憂慮當地乏資源建優質校舍。資深工程師陳延年不同意台灣研究指校舍抗震力較低。他認為,四川有大量校舍在地震中倒塌,主要是當地建築質量太低。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中心總監、前土力工程處長麥隆禮博士指出,在高空圖片可見汶川最少有7處山泥傾瀉,他估計汶川上游還有更大規模山泥傾瀉,災情更為嚴重。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