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調解員課程 | Makeup Course | Hypnosis course | English course | NLP training | cissp cisa cism | 營養學課程 |

發新話題
打印

[疑難] 關於"馮強樹膠厰"的一切

回復 1# 的帖子

Hi!你好,
我試試就我兒時所見和家母些少回憶,描述50's~60's的"馮強樹膠厰",希望可以幫到你。

工廠座落在今日的筲箕灣道與工廠街交界,卽今日的筲箕灣中心/廣場(?),正門開在筲箕灣道那邊,對正聖馬可中學。開辨年份不詳,不過戰前就已經有了。樓高六層(外加一層潛建,當時很普遍丫),已製做各式布面膠(生/熟)底運動鞋和水鞋為主,外銷、內銷都有。惟60年代中,在大陸貨的衝擊下(當時佷流行一款黑色布面薄塑膠底,俗稱較脚鞋的,就是大陸貨的佼佼者),業務已大走下坡,其後更改變生產方式,以塑膠取代樹膠,轉為生產各類塑膠容器(含水桶、塑料袋等),但都不多見起色。當時紅A(亦是在筲箕灣起家的企業)起步在先,飲咗頭啖湯(大制水),亦搶佔了大部份市場佔有率。

女工則多在三、四樓工作,工種可分為車鞋面(長工/外發)、成品包裝、啤鞋帶、上鞋底(很費力又要接觸化學品的工序,只有少數為賺多三個仙一對鞋的女工做)和什工等。

家母是個車鞋面女工(未有我之前是長工,我出世之後轉為外發工),就她的口述、講講當時女工的收入:
多數的工種都是按件計薪,以車鞋皮面為例,50s'時由六涸仙至一亳子一對不等,視乎鞋款同尺碼而定(外發工比長工多二個仙至三個仙,因為要自置工具,長工則有優先開工權)。如果够野做、長工可以揾五、六拾蚊一個月。60s'件票已加至八個仙至亳三子不等。

該相片應攝於60s;早期,從望隆街向聖馬可中學方向影的


相關搜索目錄: 運動
何苦來由

TOP

老兄,言重了,只是些兒時見聞,記得幾多就寫幾多吧了,錯就唔會錯得去邊,不過遺漏就在所難免(不竟這是半個世紀之前的事物了)。
寫到那兒,諗起當年幫家母托架衣車(工業用)去維修,個車頭成廾斤重、三尖八角、由筲箕灣坐電車到上環,再托著個車頭行上嚤囉街,少D功夫、氣力都唔掂謘C修理好..........再托多一次lor。

ccooww兄,地標就唔講得係,不過就字号老,係筲箕灣冇人唔識咁解啫。
何苦來由

TOP

"馬有記"

"馬有記"
一个好熟悉的名字,五、六拾年代已存在,原本開在西灣河舊街市對面馬路,唔知幾時搬咗落冠男果頭。"BUTTERFLY"的分銷之一,亦做其它牌子衣車二手買賣,兼出售各樣衣車配件(註;唔係零件丫)及制做各式縫紉机專用附件。

家母用的是架"SINGER",如果去"馬有記"修理,起碼四日后方可取回個車頭(卽係要停工五日,攞命咋),就算係"BUTTERFLY"都要三日(問你死未),原來"馬有記"只係幫你拎返代理度整。如果自已托去代理度修理,一般都可以卽日有取,頂多都是第二日下晝就得。

當年家母對呢間野就印象麻麻:「買包針都貴人地幾亳子」
何苦來由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