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珍貴照片展覽
中央圖書館展粵港澳珍貴照片 展現不同時期居民生活和城市風貌
*****************************
長衫馬掛及旗袍、古老的尖沙咀火車站、最早期的中環街市、廣州中山大學、黃包車、荔灣艇仔粥、臘味舖、古老銀行、教育學府、女學生生活、花舫、西關大屋、花轎、深圳火車站與機場、大亞灣嶺澳核電站、澳門製衣廠、三輪車、舊式學樓……一幅幅攝於上世紀不同年代的照片,將百多年來粵港澳的市容風貌、發展軌跡和居民生活再次呈現眼前。
「『歲月的回憶』三地四館照片聯展」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深圳圖書館、香港公共圖書館及澳門中央圖書館合辦,於明日(十二月九日)至十二月十六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圖書館及發展)李玉文今日(十二月八日)在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粵港澳三地地緣相鄰,語言相通,習俗相近,人民生活習慣接近,既互相影響,又各自形成獨特的地區文化。二○○二年舉行首次的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正是為三地在文化事務上增進彼此的溝通和瞭解,為三地讀者提供更廣闊的資訊空間。
他說是次聯展印證著粵港澳三地的文化合作成果。三地四館透過展出多張上世紀不同時期的照片,展示上世紀的民生面貌、社會變遷及城市改變。
是次展覽以「歲月的回憶」為題,從人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及城市發展幾個領域出發,回顧一個多世紀以來粵港澳的變化,展現三地在過去百多年的人物情景,加強三地市民對不同地域和文化風貌的認識。
廣州無論街市景觀,還是民生世相,都與一個世紀甚至半個世紀前大不相同。今次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精選了一批反映廣州風貌的珍貴老照片,以期點點滴滴勾劃出老廣州的面貌。這部分大致可分為街市景觀、經濟掠影、教育概況、社會生活、民生習俗幾個環節,詳細介紹廣州由上世紀至今在不同範疇的發展經過。
精選的相片有五十年代的珠江景觀、多間水廠與電廠外觀、清朝時代的銀行、一九二○年代的幼兒園、教育學府及女學生生活照、黃包車、二十年代的流動圖書館及公共汽車、清末的女裝、西關大屋及竹筒屋、市集、花轎、集體婚禮、羊城勝景、廣州城內商業和文化匯集的永漢路及惠愛路、電信局、郵政局、廣州的老人、廣州的飲食業等。
深圳是一座特別年輕的新型城市,亦是首批經濟特區。深圳圖書館特別選取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的一些場景與往事的照片,回溯這個現代城市的打造過程,讓觀眾重新認識深圳。當中很多相片以新舊對照形式展示,增加閱讀的趣味。精選的相片
包括深圳的舊街景、南頭古城、東門老街、大盤菜、客家民居、深圳火車站、人民醫院、大亞灣嶺澳核電站、深圳的股市及節慶等。
香港地處廣東一隅,社會的風俗、居民的生活習慣均屬南粵文化,自十九世紀中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香港公共圖書館今次展示一批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照片,反映香港百年在衣、食、住、行的變遷。藉此回顧百年的變化,使觀眾體驗中西文化交流和本土文化生生不息的動力。精選相片包含了港九街道舊貌、傳統服飾、人力車、舊式茶樓酒家和食肆、新舊街市、早期的公共屋村、唐樓、曾大屋、第一個私人屋苑、尖沙咀火車站、昔日的天星碼頭、大澳水鄉、露天市場、重要道路、九龍城啟德機場等。
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的澳門,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幾百年來,該處東西文化一直都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澳門中央圖書館便精選多幀描寫當地人衣食住行的照片與觀眾分享。其中記錄當地獨特的工業如製衣、搾油、製蠔油最為特別。還有縫衣店、綢緞莊外貌的包裝紙盒、三輪車、巴士等老相片亦會同場展出。
香港中央圖書館的展覽結束後,「歲月的回憶」聯展將移師其他香港公共圖書館分批進行巡迴展覽,讓更多香港市民有機會欣賞這批珍貴圖片。此外,三地圖書館亦會於同期舉行「歲月的回憶」展覽;分別是十二月二至三十一日於深圳圖書館;十二月九日至二○○九年一月八日於澳門中央圖書館及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九年一月二十三日於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行。
相關搜索目錄: 茶 飲食 銀行 汽車 語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