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修理頂蓬布 | Mediator course | Hypnosis course | Dream Interpretation | NLP | English course |

發新話題
打印

[疑難] 小西湖的最新情況

小西湖的最新情況

有年輕力壯的青年能夠繼續報告嗎?最好能先上載到維基百科全書及把影像上傳到 youtube 甚或共匪的土豆,讓公眾人士能參考。畢竟80多歲的老人快要報到了 ,沒有能力再做甚麼!

from 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A5%BF%E6%B9%96_(%E9%A6%99%E6%B8%AF)

小西湖(英文:Siu Sai Wu)位於九龍的九龍塘之筆架山的筆架山道、歌和老街和龍翔道之間。

    * 小西湖是香港的水務署所建築的人造蓄水池,水深約20英尺,它的儲水主要供九龍塘區淋花及沖廁之用,並開設了一條地下水道連通尖沙嘴火車站。它共有高低等兩個湖泊,驟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景緻,因而得名。

    * 九龍的童軍在1939年8月25至27日,連續三天在此處舉行「九龍童子軍第一次大露營」,有18團參加。

    * 20世紀60年代的暑假,由於天氣炎熱,吸引許多貧家小童到此處嬉水,部分冒失的泳客常在此地喪命,直至1961年己累計超過百人溺斃,港英政府在1961年7月在四周築起高約8英尺的鐵絲網圍牆,杜絕遊客進入參觀。

    * 20世紀60年代前,此地是香港的中學及小學舉辦學生集體旅行的熱門選擇之一。

    * 小西湖亦指20世紀70年代前期,上述蓄水池附近的貧民窟,當年被稱為「小西湖寮屋」(Siu Sai Wu Huts)。目前,於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的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裡,仍保存有70年代,港英政府把那些寮屋居民遷徒到觀塘的秀茂坪徙置區(現在的秀茂坪邨)的書信函件,供香港市民借閱參考。

小西湖位於港鐵東鐵綫路軌(前稱九廣東鐵)(筆架山隧道)的西部,具體位置為筆架山道、哥和老街和龍翔道之間的峽谷裡。目前大部分地區被香港水務署所架設的鐵絲網圍欄阻隔,四周遍布茂密叢林包圍,一般民眾只能在哥和老街的下遊入口遠觀滿溢的小西湖濺出堤壩造成小瀑布。

    * 1940年5月20日的香港 大公報,第七版,作者:新亞。
          o 第一湖之右邊是平原;第二湖的湖後為平坦的小丘,可供結下帳幕。

    * 1941年)2月24日的《香港國民日報之「木刻與詩」刊登由廣東省的詩人梁儼然(梁松生,1916年- )先生的「小西湖之旅」。
          o 『初春的小湖,單調而幽鬱,只有朦朧斷續的水聲,墜落荒涼的石隙旁。枯寂的斜橋,跨腳在死水的池上,柔風浴浸著松陰的淡影,心靈像殘葉而飄蕩。年青的詩人,放下一刻的安息,跑上海外的高原,把種子撒下山岡,使烽火裡的詩群底旗幟,展開了新生的光芒。』
          o 跟據該首新詩的內容,小西湖有斷續的水流,有斜橋橫跨在兩個蓄水池間,周邊有茂密的松樹叢林。

    * 《最新香港指南》第104頁,湯建勛先生編輯,香港民華出版社在1950年2月初版。
          o 在山谷之中,有著青松綠水,小橋幽徑。

    * 《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第28頁,吳灞陵先生編撰,香港華僑日報在1950年8月初版。
          o 小西湖有一泓綠水,萬樹古松、小橋及幽谷。遊客可以游泳、野餐、遊戲及唱歌。

    * 2009年1月27日的香港之《東方日報》(Oriental Daily),港聞一,A11頁,記者:甘銘添。
          o 水務署則表示:小西湖內兩個蓄水池自1972年起停用,該片土地屬於未撥用及未批租的政府土地,已不屬於其管轄範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則表示鄰近已有不少休憩用地,未有計劃發展為公園。

有年輕力壯的青年能夠繼續報告嗎?最好能先上載到維基百科全書及把影像上傳到 youtube 甚或共匪的土豆,讓公眾人士能參考。畢竟80多歲的老人快要報到了 ,沒有能力再做甚麼!

from 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A5%BF%E6%B9%96_(%E9%A6%99%E6%B8%AF)

小西湖(英文:Siu Sai Wu)位於九龍的九龍塘之筆架山的筆架山道、歌和老街和龍翔道之間。

    * 小西湖是香港的水務署所建築的人造蓄水池,水深約20英尺,它的儲水主要供九龍塘區淋花及沖廁之用,並開設了一條地下水道連通尖沙嘴火車站。它共有高低等兩個湖泊,驟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景緻,因而得名。

    * 九龍的童軍在1939年8月25至27日,連續三天在此處舉行「九龍童子軍第一次大露營」,有18團參加。

    * 20世紀60年代的暑假,由於天氣炎熱,吸引許多貧家小童到此處嬉水,部分冒失的泳客常在此地喪命,直至1961年己累計超過百人溺斃,港英政府在1961年7月在四周築起高約8英尺的鐵絲網圍牆,杜絕遊客進入參觀。

    * 20世紀60年代前,此地是香港的中學及小學舉辦學生集體旅行的熱門選擇之一。

    * 小西湖亦指20世紀70年代前期,上述蓄水池附近的貧民窟,當年被稱為「小西湖寮屋」(Siu Sai Wu Huts)。目前,於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的香港歷史檔案大樓裡,仍保存有70年代,港英政府把那些寮屋居民遷徒到觀塘的秀茂坪徙置區(現在的秀茂坪邨) 的書信函件,供香港市民借閱參考。

小西湖位於港鐵東鐵綫路軌(前稱九廣東鐵)(筆架山隧道)的西部,具體位置為筆架山道、哥和老街和龍翔道之間的峽谷裡。目前大部分地區被香港水務署所架設的鐵絲網圍欄阻隔,四周遍布茂密叢林包圍,一般民眾只能在哥和老街的下遊入口遠觀滿溢的小西湖濺出堤壩造成小瀑布。

    * 1940年5月20日的香港 大公報,第七版,作者:新亞。
          o 第一湖之右邊是平原;第二湖的湖後為平坦的小丘,可供結下帳幕。

    * 1941年)2月24日的《香港國民日報之「木刻與詩」刊登由廣東省的詩人梁儼然(梁松生,1916年- )先生的「小西湖之旅」。
          o 『初春的小湖,單調而幽鬱,只有朦朧斷續的水聲,墜落荒涼的石隙旁。枯寂的斜橋,跨腳在死水的池上,柔風浴浸著松陰的淡影,心靈像殘葉而飄蕩。年青的詩人,放下一刻的安息,跑上海外的高原,把種子撒下山岡,使烽火裡的詩群底旗幟,展開了新生的光芒。』
          o 跟據該首新詩的內容,小西湖有斷續的水流,有斜橋橫跨在兩個蓄水池間,周邊有茂密的松樹叢林。

    * 《最新香港指南》第104頁,湯建勛先生編輯,香港民華出版社在1950年2月初版。
          o 在山谷之中,有著青松綠水,小橋幽徑。

    * 《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第28頁,吳灞陵先生編撰,香港華僑日報在1950年8月初版。
          o 小西湖有一泓綠水,萬樹古松、小橋及幽谷。遊客可以游泳、野餐、遊戲及唱歌。

    * 2009年1月27日的香港之《東方日報》(Oriental Daily),港聞一,A11頁,記者:甘銘添。
          o 水務署則表示:小西湖內兩個蓄水池自1972年起停用,該片土地屬於未撥用及未批租的政府土地,已不屬於其管轄範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則表示鄰近已有不少休憩用地,未有計劃發展為公園。

1) 2008年9月的小西湖之影像,只能看周圍環境。


2) 2008年10月的小西湖之影像,從歌和老街從下看下游蓄水池的堤壩。


3) 2009年7月的小西湖之影像,終於可以較近距從上看上游蓄水池。


年青力壯的少年郎能提供上游蓄水池的影像及圖片嗎?應當由連接豐力樓與「龍翔道觀景臺」之間的天橋旁往下走,83歲的老人骨脆無力完成,有青年壯丁嗎?

[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7-30 14:04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此 83歲老人擔心那無良其共匪政府把它像大埔頭桃源洞的「摩囉潭」(摸螺潭,玉泉別墅)般下場,先把它在地圖上消失,圍以鐵網,讓茂密樹叢把它的美麗蓋著,十數年後當人民忘記它後,就發憲報表示發展,然後建成「羅定邦中學」這個怪胎。

自從 2008年開始,地圖已不再顯示那裡有兩個蓄水池,當然連『小西湖 Siu Sai Wu』這個戰前舊名亦無復再見。老人已快要報到,只希望諸位年青人能監督這無良共匪政府,嚴防把這一代觀光勝地變成私人樓房,目前已被加油站、畢架山峰私人住宅及城市理工佔據了不少腹地,尤幸兩個蓄水池應當尚在,只是被淤泥阻塞,長滿茂密叢,蓋著它原有的美艷。此外,鼠輩及蚊橫行,應當會吸引蛇類!?那天拍攝,黃臉婆及番婆不願陪老人內進,只站在路口等候,老人孤身探險,不時聽到黃臉婆從後叫罵:「死老鬼!你已不是18歲的小伙子了!難道要在此發生意外嗎?………」由於黃臉婆的音波功實在可怕,老人想到年事已高,只好輕輕拍了外圍,無法一睹全相,但那斜橋好像已被移除了?

它的下場如何就有勞諸位年青人了!老人在有生之年已盡量把我所知道的以文字、影像及圖片留存給下一代。今早與黃臉婆去老人中心看平安鐘,黃臉婆對我說老人院的生活倒不錯,我冷冷地回應要她要不在睡夢裡仙遊;要不在醫院裡走;萬萬不能在老人院裡走,因為香港的公立老人院是不接收我們這群自食其力建設香港、又沒有教出寄生蟲兒女的老人。我們只能住進私人老人院…!!!?

在又一城的酒樓,老人喝普洱茶;黃臉婆喝龍井茶;番婆喝香片茶。品茗後才坐地鐵回跑馬地午睡。老人的一天就這樣去

[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7-31 04:32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TOP

暑期已到,各位同學應當已完成暑期作業及找到中六學位吧?何不拿出數碼照片機,拍拍殘存的「小西湖」照片,用實際行動來通識科吧!

TOP

現在應當有兩條路徑進入「小西湖」探險:

1) 老人常用的:從九龍塘站經哥和老街公園,到達「畢架山峰私人住宅」和汽油站之間的一段哥和老術,從樹叢邊下走即已是下蓄水池的黑色堤壩,可見滿溢的水流形成的小瀑布及下遊被淤泥塞滿,長出植物的情況,老人無膽及力向滿布叢林的上遊。依老人觀察池水還在,只是成了半「沼澤」狀態。

2) 從龍翔道的豐力樓,「龍翔道觀景臺公園」旁的行人天橋旁的水溪就是附圖所見上蓄水池頂端棕色60數字的水溪,沿著此水溪向下走應當就是上蓄水池了,老人跟黃臉婆及那位番婆曾經走了一段,到了樹叢旁,她們就嚷著要退!

建議年青的朋友結伴去拍,曾用防蚊水及拿木棍開路。

[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8-5 10:11 編輯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TOP

您們真的誤中副車! aV8s所拍的並非戰前30年代已聞名的『小西湖』,是它東部的水池。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