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0-9-12 00:10 發表
非也,在紅勘。 1
不如講哩單黎聽下。2
有朋友幫何生打工,佢都話何生會成立私人公司,低價收地,高價買比信得。完全益唔到股東。 3
香港地產商富可敵國, 有兩大因素 : a. 歷史時空 b. 制度因由。在這a+b情況下, 個人視界便判定成敗。
a. 歷史時空 : 1945/1978, 主要問題, 獨孤一味, 中共會收回香港嗎?
全港市民都在這問題下計算自己的得失, 由此產生的悲歡離合人世漪漣, 各人當有體會。
地產業在香港舊世家眼中, 是二世祖行業, 條例所限, 利润來自收租, 並無發展潛能, 再者眼睛釘在界限街南北問題之上,
舊思想追不上形勢, 戰後新一代便有機可乘了, 雙十暴動, 67文革震波, old money 棄港他遷, 形成財富大轉移, 新一代
具e色及眼光的從而打下財富基礎, 這過程千奇百怪, 說之不盡, 香港大地產商發達的根本一條, 是押中中共不會茪F香港
這生金蛋的肥鵝, 至今未變。
b. 制度因由 : 地產業天文數字利潤來自 1. Letter B(乙類換地權益書) 2. 改契。
1. Letter B: 基本財技等如差不多
無結算日的看好期權 call option, 若一如所料, 賠率以百千倍計, 若係在70s年代便收集
Letter B 如SHK, Uncle4等人, 富可敵國是自然的事, 有如各位70s買太古城, 回報雖然雲泥, 10/20x亦可落袋。
2. 改契, 改契之道, 妙在人和, 而人和的後果是此中有我, 我中有你, 係咁多.
拼樓, 拆樓, 起樓, 賣樓皆有數得計, 賺得幾多?紗廠,制衣, 玩具等業更好得多, 但1+2則非同小可了!
答ah Sue
1. 紅磡, 李氏翻身之處, 妙在改契, 但大內離宮是硬打硬的。
2. ne單如妳所說 : 巧立名目, 貼切點則是度身定做, 招標文件, 只一家能明, 最滑稽是指明係起超市, 不媽聲四起才怪。
3. 行之有時, 勿少見多怪, 固買股票, 兩燈一氣, 最為清楚, 免得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