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許補充從維基網: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秦朝時齊地人,為一方士。其家鄉現還不太明確,一般認為是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徐福鎮人,一說今山東省龍口市人,一說青島膠南市人。
徐福的事跡,最早見於《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和「淮南衡山列傳」(在秦始皇本紀中稱「徐」,在淮南衡山列傳中稱「徐福」)。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希望長生不老,公元前219年,徐巿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於是秦始皇派徐市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但徐市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至琅岈,徐市推托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應允,派遣射手射殺了一頭大魚。後徐福再度率眾出海,來到「平原廣澤」,便停下來自立為王,不回來了。
後來各史書對徐福出海一事都有所記載,只是對所到達的地方說法不一。《三國志》「吳書•吳主權傳」、《後漢書》「東夷列傳」、《括地誌》等書記載為直洲,但具體方位不詳。到了五代的後周時,僧人義楚在《義楚六貼》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確提到徐福最終到達的是日本,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來豪族。)為其後代,並說徐福到達後,將富士山稱為蓬萊。
關於徐福的去向有幾種說法:
來到日本,是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成為日本人的祖先。日本現有徐福墓。就神武天皇說、或是成為日本人祖先而言,無論就史學或考古學觀之,其時代皆大相逕庭。而徐福墓,一者成立年代頗晚,當是後世徐福來日傳說傳入日本(『楚義六帖』為中國首次認為徐福到日本之書籍,卻沒有稱王的說法。史記本文中並無確實記載,註釋亦語焉不詳。就《三國志》魏書倭人傳察知,至少到東漢為止尚無徐福來到日本的傳說形成。)復會所建。又,徐福墓數量過多,如楊貴妃墓,前前後後有數十座,徒增疑點。
據『日本國史略』提到:「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或雲,徐福率童男女千人,齎三墳五典來聘。福求藥不得,遂留而不歸。或雲,止富士山。或雲,熊野山,有徐福祠。】」說徐福帶童男童女來日本修好,貢上三墳五典而尋求仙藥,然而不得仙藥,只等定居下來。在『富士文書』中則提道徐福來到日本,協助當地農民耕種,帶來一些新的技術。然而『富士文書』一般被學界認為是偽書。
到了琉球群島
只是到了渤海灣中的一個小島
於大海上遇到風暴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