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Make Friends | 交友 | 婚姻介紹 | 網上交友 | 幽默 | 趣味網頁 | 娛樂 | 魔術 | 精品 | 玩具 |

發新話題
打印

請教街道名兩個

引用:
原帖由 CEO8888 於 2007-4-3 09:08 發表
小弟巳離港數十年. 現有需要知道兩條街道的英文名及大概位置, 希望有綱友可幫忙:

(一)擺花街 (細嗰時有聽過)



(ニ)卅間街 (呢條街可能已經無咗, 有啲老人家或歴史學家或者 ...
擺花街仲響度, 英文名叫"LYNDHURST TERRACE"
centamap一定會搵到你想知大概位置

卅間街正確黎講係叫士丹頓街, 因為以前有間尼姑庵叫「卅間」所以又叫卅間街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平凡人 於 2007-4-3 15:31 發表

將軍大大...
你咩都知既???
我都係上網搵先知

TOP

引用:
原帖由 CEO8888 於 2007-4-4 11:45 發表


多謝指引...


據說卅間街的來由,是因有人向政府買地以每英尺一兩白銀之廉宜價格向當局申領大量土地在擺花街興建數十幢房屋又在卅間街建卅幢樓宇(卅間街因此得名).
時為一ハ五六年左右.

不 ...
士丹頓街位於中區荷李活道與堅道之間,東接奧卑利街,西接必列士街,是本港早期建成的街道.從街道的發展,亦可見它的歷史悠久.

士丹頓(G.Staunton)是英國下議院一位關心香港事務的議員,當卑利任英國首相時,於1843年2月17日下議院辯論香港制度,士丹頓發表意見,認為香港作為一個商港,外國人居住於香港,肯定比香港人為多,因此應確定司法制度,使居民有所適從.除訂立適合地形的法例外,亦應確立三級制的司法機構.即初級法庭、高級法庭和上訴法庭.當時首相卑利亦認為合理,因此於同年4月5日頒發《香港授命狀》,授權香港總督成立行政及立法兩局,及確立三級司法機構,樹立司法獨立精神.

因此,早期本港法律界人士相信香港的司法制度是由士丹頓促成的,是以將這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

早期的士丹頓街近奧卑利街的一段是洋行及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行區.是以孫中山先生亦在士丹頓街上開設一間「乾亨行」作為革命機關,以經營進出口貿易掩飾革命黨人.當1903年中區填海完成後,德輔道中和干諾道中建成大量樓宇,士丹頓街的商行紛紛遷到新填海區去,一批佛教徒遷入士丹頓街居住.遷入的都是女尼,她們在街上設立庵堂.由於俗稱尼姑為師姑,街上多尼姑庵,因此把這條街稱為「師姑街」.現時士丹頓街一間庵堂,經考證為昔日孫中山先生所設的「乾亨行」,門前有紀念碑.


相關搜索目錄: 法律界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