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羅亞斯德教教義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存在著代表光明的善神
阿胡拉·瑪茲達和代表黑暗的惡神
安格拉·曼紐。
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
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
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
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
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
看着還真是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瑣羅亞斯德教背景資料
瑣羅亞斯德教(
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
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西亞最有影響的
宗教,古代
波斯帝國的
國教。曾被
伊斯蘭教徒貶稱為「
拜火教」,在
中國稱為「
祆教」(祆音同「仙」xian,意為天意所授之教,這是專門創造的一個漢字,注意不要把「祆」誤作「祅」)。
瑣羅亞斯德教是
二元論的宗教,有些學者認為它對
猶太教以及後來的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有很大的影響,瑣羅亞斯德教的神「
密特拉」也進入到
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在
伊朗偏僻山區和
印度孟買一帶的
帕西人(又譯作
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是
瑣羅亞斯德(
前628年-
前551年),他出身於
安息帝國的一個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
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也有人
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拜火教也並非其首創,他只是一個集大成者。
轉至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90%E7%BD%97%E4%BA%9A%E6%96%AF%E5%BE%B7%E6%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