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2-6-19 16:25 發表 
先母曾說, 關氏只是養母/繼母, 但芳艷芬侍奉至孝...
btw, 她差不多 30 歲才結婚, 當時社會是剩女...
不錯,但她養母不是姓關的,她結婚時已接近40歲。我查到的資料如下:
芳艷芬,原名周仕東, 恩平 歇馬鄉 (今東成鎮 )南坑壟村人,出身於農民家庭。
芳艷芬3歲時,父親把她送給了同鄉梁簪姑撫養,易名梁燕芳。 梁簪姑是梁元桂的孫女,梁元桂是清咸豐年間進士,朝廷副欽差大臣,以及台(灣)澎(湖)兵備道兼提督學政 。 她自幼學粵劇,10歲進國聲劇院,11歲與紅線女同時進勝壽年劇團,16歲升為省港大班的正印花旦 ,40年代在廣州大龍鳳劇團以演《白蛇傳》 、唱《夜祭雷峰塔》一曲成名。
1925年,梁燕芳隨母移居廣州。 簪姑喜愛粵劇,燕芳經常陪伴觀看,耳濡目染,久而之久也愛上了粵劇,喜歡唱唱跳跳。 卻巧,鄰居是粵劇老師傅王九,見她聲音甜潤,舞姿不俗,頗為喜歡,就教她唱功,並帶她上舞台表演,初露藝術天賦。 從此,她走上粵劇藝壇,取藝名為“芳艷芬”。1932年,剛滿10歲的小芳,就進入當時著名的國聲劇院。 不久,在壽勝年粵劇團與小燕紅 ( 紅線女 )一起從藝,被譽為該團一對美麗“小宮燈”。 接著,她在花錦繡粵劇班隨馬師曾 、衛少芳等名伶邊學邊演,這就為她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使她在藝術上有長足的進步,聲色藝俱全。 她從16歲開始,便擔當了省港名班正印花旦,成為粵劇新秀。
抗戰期間,廣州淪陷,她所在劇團經常到珠江三角洲城鄉演出,曾多次回恩平為鄉親們獻藝。 一次在江洲鎮與陳露薇合演,另一次在聖堂墟與羅家權演出,她在《 木蘭從軍 》飾演花木蘭 ,女扮男裝,子喉平喉,運腔自如,引吭高歌,正氣凜然,同仇敵愾,借木蘭之口抒發愛國豪情,令人振奮,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抗戰勝利後,她在廣州與梁醒波、白玉堂、 薛覺先 、 新馬師曾等名伶同台演出《 梁山伯與祝英台 》等許多著名劇目,場場爆滿,盛況空前。 在《白蛇傳》她唱“夜祭雷峰塔”一曲,以鼻顎發聲,圓潤淡雅,餘音裊裊,如珍珠落盤,水銀瀉地,創造了“芳腔”,形成了獨特流派,令聽者著迷,譽滿羊城 。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2-7-7 15:0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