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網頁寄存 | 網頁設計 | 開網店 | 電郵申請 | Wordpress Hosting | 外賣平台 | 英語課程推薦 | 風水屋 | 房間風水懷孕 | Timway Testimonial | Wedding Planner | Wedding MC |

 54 123
發新話題
打印

九龍仔街坊惨痛回憶 1954-07-22 日之火災

回復 21# 的帖子

能夠見到飛機向獅子山方向起飛,只有大磡村,很多人將延文禮士道九龍仔泳池當作九龍仔木屋區,九龍仔泳池下面的木屋區是模範村,東寶庭道民生書院後面近聯合道也有規模較小的木屋區,舊跑道就是今天的浦崗道,那條明渠該是伍華書院隔離健康院側的明渠,另外,城寨(西頭村)的木屋區也是見到飛機升降,但見到跑道只有衙前圍村和大磡村,1964年之後,飛機升降也向海方向,靠海面升降的小型飛機也不見了。

TOP

1972年6.18水災後,九龍仔木屋區開始清拆,合資格居民大部份遷往石梨貝14及15座 (恩恤徙置),該兩座亦於1994年拆御重建,朱牯仔居民亦陸陸續續遷往秀茂坪,自始九龍仔木屋區亦開始淡退。

TOP

回復 46# 的帖子

照睇好似由大坑東14座五樓以上望過去,左下角那較大的建築物估計係一間木屋酒樓的二樓,救世軍該是圖的右上角(沒有攝入鏡中)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回復 254# 的帖子

各位大哥大姐,讓我搭訕幾句:印象中,大坑西是單層平房石屋,九龍仔是單層木屋,大坑東一般是指七層大廈,九龍仔一詞,亦因1972年6月18日香港特大豪雨而遷徙而失去,大部份去秀茂坪35至38座,小部份去石梨貝14,15,及16座,而石梨貝於1994年清拆而各散東西,當年親歷其境的成年街坊大部份早就百年歸老,所餘老街坊亦耳聾眼矇,除資料檔案外,街坊口述真的很珍貴。
題外話:當年(1972年)另一單更慘新聞,觀塘雞寮一夜之間,半邊山被雨水沖崩,到底有多少災民?無從溪考,(因當年山上木屋沒有實數)因為天熱,加上掘出遺體大都殘缺,現場臭氣勳天,最後決定打齋後用泥土掩蓋,就是今日的觀塘泳池,雞寮七層大廈亦拆御。

TOP

回復 383# 的帖子

六十年代,飲完喜酒,搭白牌、紅牌甚至的士,單講九龍仔,他們便意會到木屋區,會問瑪利諾定救世軍?斷不會走去九龍仔泳池用那邊,地下鐵路在八十年代才開通,地鐵開通前,九龍仔木屋早已蕩然無存。

TOP

回復 394# 的帖子

六十年代木屋居民大都沒有私人照相機,遇著大時大節,就家爺仔拿去映樓來個全家福大合照,一張大相加幾張細相,細相都寄回鄉間給姨媽姑姐留念,剩下的大相,不久亦變黃發霉,如果有些照片還可以留到今時今日,肯定難能可貴。

TOP

回復 403# 的帖子

佢門口有個2D巴士站,當年窩仔街還未開通,對外交通除4A外就只有2D,4A由大坑東開往佐敦道碼頭,2D則由蘇屋開往牛頭角,六十年代巴士班次疏落,加上失準,大都寧願坐白牌、 紅牌(當年小巴還未合法 )非法白牌去九龍城或黃大仙收三毫至五毫,視乎繁忙或非繁忙。

TOP

回復 439# 的帖子

我都試過,執些爛銅爛鐵,有時用亳子或斗零,被火車輾過後,形成長條形,可惜,搬過幾次搬屋後,很多童年珍藏也遺失了。


相關搜索目錄: 搬屋

TOP

回復 483# 的帖子

印象中,六七年暴動前,從牛池灣坐白牌車(公共小巴前身)到九龍仔落車,司機去到美麗宮戲院就大聲叫九龍仔到啦,而一般人心目中九龍仔就指救世軍後面,香島中學下面,另一邊由萬香園(大坑西平房區隔離),沿大坑渠直去到山邊,三面環山的大山谷,六十年代,居住環境比七層大廈還要好,初期大家守望相助,屋前有些少地方乘涼,所擔憂就是祝蛹光臨,因早期住客皆曾受其苦,漸漸地,原住客遷離,新住客除把原來木屋一分二出售之外,更把門前土地搭建新屋出售,到七十年代初,己演變成龍蛇混雜,除山寨工廠和老人外,其餘都是新居民。

TOP

回復 623# 的帖子

我淨係知道達之路盡頭有商業電台,其他印象模湖

TOP

回復 718# 的帖子

我覺得,當年香港市民普遍都較窮困 ,每年,教堂都有罐頭,衣物等等派發,每次教堂都說是美國公民捐贈,漸漸地對美國有好感。

TOP

回復 766# 的帖子

瑪利諾神父學校後面到九龍塘整段都是明渠,無圍欄,很奇怪?為何現在公共設施有圍欄, 有安全設備,也常有意外發生,反而當年袒蕩蕩的,都無意外。

TOP

回復 770# 的帖子

記憶中 ,圖中達之路的盡頭照片中右邊白衫男子右邊(照片外)就是當年商業電台所在,在六七十年代,很多人都圍著字花檔聽商業電台的大丈夫日記,因為大丈夫日記播完,字花檔就開出當日尾場字花。

TOP

回復 755# 的帖子

照片中,像是蕉園所在地,背景的建築物左手邊(照片外)該是香島中學正校。


相關搜索目錄: 建築

TOP

回復 773# 的帖子

"榮華文具店"那青年壯男面部好像有些豆皮,(只是勾起回憶,沒有其他用意 )對嗎?因為進入木屋區前有大榕樹,相信就此稱該段路為榕樹道(一味靠估)路口那麵檔,小弟也曾光顧。

TOP

回復 775# 的帖子

榕樹道往前走,到榕生巷向萬山里方向去到大坑渠邊有幾檔崩沙工場,當年,經過買一毫斗零碎崩沙,用報紙包著一大包,有排食。現在其中一家崩沙少東住屯門。


相關搜索目錄: 報紙

TOP

回復 799# 的帖子

對呀!現在有很多事物真的新不如舊,就比如大排檔食碗麵,連湯汁都飲盡,可是,現在飲那麵湯恐怕要口渴一整天,因為當年大排檔用牛骨蝦殼平價魚做湯底,現在用味精就可以,最值得緬懷還是當年那份"人情味"雖然大家環境不相伯仲,可是,那份守望相助出於真誠,發自內心的感情,現在回味起來,還是津津樂道。

TOP

回復 809# 的帖子

當年12座及13座旁邊泊有教會醫療車及牙醫車,每日晚上八時前都有醫生,豁免診費只收掛號費1元,木屋區居民大部分都靠他,很少到政府診所。


相關搜索目錄: 牙醫

TOP

回復 812# 的帖子

照片是由協同中學望過對面,花圃盡頭就是協同中學教堂。

TOP

回復 856# 的帖子

瑪利諾神父學校後面個洗樽工埸規模很大,洗樽水成個水池咁,果陣時好多人只係用井水洗衫抹地,食水就去14座擔水,如果怕辛苦,有人專擔水收人工,每擔(8加侖)毫半子,通常只有D阿公阿婆幫襯。

TOP

回復 859# 的帖子

住木屋區的人,最易取水就是井水,可是,年紀老邁就不方便,只有靠人代勞,既然有人擔水自然要求水喉水,因為打井水比取水喉水更辛苦,而最接近木屋區就是14座(A 座),所以14座是最多人取水的地方,水龍頭被人用繩縛住水長流,
有些甚至被人做手腳,日日都水長流。
井水通常都無人飲用,一來衛生無信心,二來很多口井都有人失足浸死,只有新居民不知情下才飲用。

TOP

回復 897# 的帖子

有排至退休,即係好後生啦,我都住過九龍仔,而家變左城市大學,當年住木屋的成年人,全都退休了,我是其中一個,人又老,錢就無,最慘連記性都一曰差過一日,而家做緊香港三等公民....................等食,等屙,等去(果頭近)。

TOP

回復 899# 的帖子

其實我並不灰,相反,正努力面對未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有很多老人機構都不時安排有興趣老人前往參觀及試四塊半,有很多試過都話舒服,這就是時代進步的現象,要是幾拾年前,老人家聽到這玩意兒,肯定啋啋啋個不停。

TOP

回復 904# 的帖子

mtpen 兄,看來閣下對此很感興趣,莫非...............................預感.........?
不過,在此討論,未免離題太遠,跟老何兄的原意相差太遠,不如兄台另開題目再作詳細研究研究,好嗎?

TOP

回復 1041# 的帖子

天稱架位置就是當年洗玻璃樽工埸,曾經有段時期(暴動前)洗玻璃樽工埸傍邊有挖薑工埸,圖片左手邊救世軍傍是出入東坑里,萬山里,榕光里通道。

TOP

 54 123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