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英語課程 | Causeway Bay order food | 職業英語 | 化妝課程 | Wedding Photography | 天窗卷布更換維修 |

發新話題
打印

屋企舊野專區如舊書....舊物品....請貼上吧 !

引用:
原帖由 大隻西 於 2009-12-22 21:38 發表


這小東西保證最舊。


1208809
琥珀 或 松香.

若是琥珀, 年代應更久遠!

TOP

回復 1# 的帖子

在此貼上 50-70 年代 的 "Brighter Grammer" 與 meijik622 兄分享.

此套教材在香港已流行了超過半世紀, 適合小學會考至初中的程度, 小弟以前也用過. 此套教材在其他的地區也很受歡迎, 亦在很多地方都曾印製過, 我在90 年代後期仍看到有新的版本, 年禧年後是否仍被採用則不得而知.

註: 圖片已壓縮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隻西 於 2009-12-23 20:22 發表


來自內蒙赤峰市 烏蘭察布右前旗  新石器時期的箭鏃 是當地朋友送的  長2cm  經長年風沙洗擦而變鈍滑  算不算舊?
簡直是古董文物啊!

看樣子有點像硬玉石 (玉器), 而不似礫石或燧石.

多謝分享! 確是難得不易看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jik622 於 2009-12-23 21:46 發表
本書正
請問北書時間...............................?
是否指 書時間 ?

其實是一套共四冊, 在我上載的四幀照片中, 各檔案的名稱已標明.

例如 第三冊為: book 3, 朗文出版社, 1957年在英國印刊, 屬第二版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jik622 於 2009-12-23 21:48 發表
tonychankamtong 師兄
可否內容.看一看
當然沒問題, 遲些我再素描書中一些漫畫插圖, 然後上載與 師兄 分享!

TOP

回復 36# 的帖子

很別緻!
是組合尺? 一格代表一英寸. 師兄, 有否試過放錯數字次序?

TOP

講開舊文具,貼上一個供分享!

那時有日本貨及德國貨發售,家中的是德國的,你仍記得怎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隻西 於 2009-12-26 18:52 發表



謝東尼哥評賞  是瑪瑙的  再來多一枚難得完美的秦代鐵鋋銅鏃。

1212903
1212904
大隻西兄,你那里來這麼多古董? 再多謝分享!
是弩箭還是弓箭?
我猜是弩箭,若是弓箭鋋身可能是木製!
另外,鏃頭現在仍否鋒利?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jik622 於 2009-12-26 13:18 發表
塭到1把...1970年  時間39年
師兄,你把的用法好似不同!

我貼的是計算尺,除了計四則運算,亦可計開方及平方等.用時要拉動尺子.你貼的是不是比例尺的一種? 還是另有用途?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09-12-27 15:40 發表


Tong 兄, 計算尺是不是 science 尺 ?
Sue姐:
計算尺是 Slide Rule. 雖云尺,但不是用於量度,是計算用 (四則,平方,開方等). 70年代電子計算機流行後,Slide Rule開始被淘汰!

TOP

[quote]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09-12-27 16:12 發表
八十年前線裝書 (1930年發行)

八十年前的書,很珍貴啊! 而且是由蔡校長所編的.

想起線裝書,小時候時常在學期完結後,將數本部分使用過的線裝簿拆開, 然後將各仍未使用的頁合併再重新札線成 "新" 簿.

TOP

家中仍存有一些70年代的舊雜誌,這里貼兩個與大家一同懷緬:

1. 75年國慶日出版之 "求知",半月刊,
售$1.5,由韋基舜先生出版
2. 76年婦女節出版之 "益智",半月刊,
售$1.5,內有王司馬先生的漫畫 (但不是"牛仔")及魏力先生的連載故事 "女黑俠木蘭花"


相關搜索目錄: 雜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隻西 於 2009-12-27 23:38 發表


東尼兄  有些買的 也有朋友送贈的。個人認為這枚是弓箭  鐵鋋還要駁上木制箭身  此鏃的木已朽腐了  但銅箭頭仍保持鋒利沒變。 我已拍了些楚國弩箭  木箭身完好  表面酥漆紋飾  年代也較早些  請你細看。

1213 ...

再次多謝師兄分享,令各位版友可以大開眼界!

這些文物我以前只能在博物館隔箸玻璃看到,想不到現在可以接近看到 (以前很難看清箭頭是四菱的)!

難怪 meijik622 兄稱你為兵器之王!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jik622 於 2009-12-28 22:00 發表
兵器之王
對..是....太平山...海灣一角

打過....評語嘛

我又貼兩個作比較!

1. 師兄的油畫那幅,太平山下建筑物不多,海面無大浪,但風很大,估計是吹西風,中國式帆船與起重機躉船並排 (師兄,我只看到這些,其他畫功不懂欣賞,請指點!)
2. 明信片的那幅,那時最高的建筑物仍是 "康樂大廈",往澳門的船仍使用舊港澳碼頭,維港仍有舢舨穿梭游弋
3. 現在之太平山照片,從八號幹線拍攝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09-12-28 23:26 發表


三句不離本行.

心理分析 - Tong 兄好喜歡自己的職業, 當中取得樂趣. 敬業樂業.
多謝Sue姐的分析!, 工作既已選定, 唯有全心做好.

Sue姐, 你亦好像很樂於教育事業啊!

TOP

回復 107# 的帖子

大隻西師兄:
#106 及 #107 的魚勾形狀好似不同.

#106 (商至漢朝) 的勾幹是扁的. 而#107 (??朝) 的好似是圓的 (即與現代的相同).

是生產的工藝不同 ?!


[ 本帖最後由 tonychankamtong 於 2009-12-29 18:21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09-12-29 17:24 發表


非也! 非也!

見過鬼怕黑. 我 d 舊同事都話, 唔係冇飯開, 唔會教書.

唔係講笑, 係 相關 trade 做過既同事, 都係撈唔掂, 先至黎教書.
Sue姐謙虛了,今之香港,若非精英,豈能留在大學講課? 蒙混過關的亦早已被淘汰罷!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隻西 於 2009-12-29 22:26 發表


一堆廢銅
B哥:
你眼中的所謂 "廢銅",很多專家都視為 "寶物" 啊!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