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調解員課程 | Makeup Course | Hypnosis course | English course | NLP training | cissp cisa cism | 營養學課程 |

發新話題
打印

芬芳國粹耀環球


石濤作品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1 01:52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1 01:52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1 01:52

TOP


石濤作品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3 02:32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3 02:32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3 02:32

TOP


石濤作品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1 01:52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1 01:52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1 01:52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8-28 11:43 發表


thanks...

除了粵/京劇, ah Sue 對彈詞, 有一份愛好. (吳儂軟語, 辭意深永).

any sharing later, PLEASE...
我對溫文儒雅的蘇州評彈亦甚喜愛,與你分享以下一首


蘇州評彈  杜十娘   趙志剛 反串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TOP

評彈  庵堂認母  蔣月泉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9-11 01:53

TOP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8-29 15:07 發表
評彈  庵堂認母  蔣月泉  
thanks...

我剛在陽明山莊會所, 發現頗多 張大千/齊白石/唐寅/文徵明 的真跡, 用 i-pad 拍攝, 可惜效果不太好...

遲 d 叫 飯票, 再影 給黃兄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dw194711 體力 +11 多謝分享 2011-9-2 14:11
  • dw194711 威望 +11 多謝分享 2011-9-2 14:11
  • dw194711 金錢 +11 多謝分享 2011-9-2 14:11

TOP

中國書法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之一。梁啟超認為:中國寫字有特別的工具,就成為特別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美是線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現個性的美。
中國書法五千年,高峰連綿,群星燦爛。唐以前的書風高古蒼健,南宋以後清雅秀雋,正所謂「古質而今妍」。我國古代書家,芝(張芝)動、繇(鍾繇)靜,羲(王羲之)神、獻(王獻之)韻,旭(張旭)狂、素(懷素)暢,歐(歐陽詢)峻、虞(虞世南)和,顏(顏真卿)筋、柳(柳公權)骨,蘇(蘇東坡)厚、黃(黃庭堅)奇,褚(褚遂良)偉、米(米芾)雋,等等,其風格雖各個不同,其本質則各個相似,唯美而已。
顏魯公出身名門,一生正氣浩然。他的《祭侄季明文》,雄渾之氣、忠義之風佈滿尺幅,寫就了傷親哀思奔湧、憂國情懷激盪的高尚境界。林則徐是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也是有重要影響的書法家。林則徐的人生軌跡與筆墨情懷高度統一。他的字沉靜端莊,剛柔相濟,有正人執法、面折廷爭之風,有君子藏器、忠直博學之氣。林則徐所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名聯,直抒鋼鐵意志、博大胸襟,開拓千古境界,澤被後人,影響深遠。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 13:30 編輯 ]

TOP


               唐 顏真卿  [祭侄季明文稿]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顏真卿50歲時書。計25行,共230字。        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悲憤交加,情不自禁,一氣呵成此稿。

【釋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從父塗去)。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塗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恐塗去)。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塗去)。賊臣不(擁塗去)救。孤城圍逼。父(擒塗去)。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河東近塗去)。泉明(爾之塗去)比者。再陷常山。(提塗去)。攜爾首櫬。及茲同還。(亦自常山塗去)。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塗去二字不辨)。卜(再塗去一字不可辨)。爾幽宅。(撫塗去)。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 13:59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 16:18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 16:18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 16:18

TOP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 14:01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 16:18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 16:18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 16:18

TOP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 14:04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 16:19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 16:19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 16:19

TOP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 14:08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 17:58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 17:58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 17:58

TOP

[轉貼]


《祭侄文稿》有三大特色:        一、圓轉遒勁的篆籀筆法。即以圓筆中鋒為主,藏鋒出之。此稿厚重處渾朴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轉折處,或化繁為簡、遒麗自然,或殺筆狠重,戛然而止;連綿處,筆圓意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瀉千里。
        二、開張自然的結體章法。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變為寬綽、自然疏朗的結體,點畫外拓,弧形相向,顧盼呼應,形散而神斂。字間行氣,隨情而變,不計工拙,無意尤佳,圈點塗改隨處可見。在不衫不履的揮寫中,生動多變。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剛烈耿直的顏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洩。行筆忽慢忽快,時疾時徐,欲行復止。字與字上牽下連,似斷還連,或縈帶嫻熟,或斷筆狠重;或細筋盤行,或鋪毫直下,可謂跌宕多姿,奇趣橫生。集結處不擁擠,疏朗處不空乏,可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深得「計白當黑」之意趣。行與行之間,則左衝右突,欹正相生,或紐結粘連,或戛然而斷,一任真性揮灑。尤為精彩的是末尾幾行,由行變草,迅疾奔放,一瀉而下,大有江河決堤的磅礴氣勢。至十八行「嗚呼哀哉」,前三字連綿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從第十九行至篇末,彷彿再度掀起風暴,其憤難抑,其情難訴。寫到「首櫬」兩字時,前後左右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彷彿置身於情感旋風之中。長歌當哭,泣血哀慟,一直至末行「嗚呼哀哉尚饗」,令人觸目驚心,撼魂震魄。
        三、渴澀生動的墨法。此稿渴筆較多,且墨色濃重而枯澀。這與顏真卿書寫時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禿的硬毫或兼毫筆、濃墨、麻紙)有關。這一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一致。而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
        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通篇波瀾起伏,時而沉鬱痛楚,聲淚俱下;時而低回掩抑,痛徹心肝,堪稱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元代張敬晏題跋云:「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鮮於樞在《書跋》中稱:「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書。」此評為歷代書家公認。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9-1 17:58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9-1 17:58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9-1 17:58

TOP

引用:
原帖由 suewong 於 2011-8-29 19:30 發表


thanks...

我剛在陽明山莊會所, 發現頗多 張大千/齊白石/唐寅/文徵明 的真跡, 用 i-pad 拍攝, 可惜效果不太好...

遲 d 叫 飯票, 再影 給黃兄看...
多謝阿sue,終於看到了所附的扇面,但是下款不甚清楚,不知是何人所畫?

TOP

引用:
原帖由 dw194711 於 2011-9-2 14:10 發表


多謝阿sue,終於看到了所附的扇面,但是下款不甚清楚,不知是何人所畫?
近觀音的, 齊白石...

[ 本帖最後由 suewong 於 2011-9-2 17:32 編輯 ]

TOP

京劇 空城計  馬連良      張學津配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6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6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6

TOP

京劇 秦瓊賣馬 譚富英     譚元壽配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7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7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9-5 01:47

TOP

千載真書罹厄運
無雙國寶幸留痕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huangjian/works/19860401.htm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4 15:27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5 01:24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5 01:24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5 01:24

TOP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領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詞人於中秋前夕,途經洞庭湖,揮筆寫下此名作。


  上闋寫洞庭、青草兩湖的湖光山色,表達其光明磊落,胸懷坦蕩之高尚人格。

  下闋寫洞庭月夜泛舟所感,表明內心之澄澈及豁達的氣概。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2 00:51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2 00:51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2 00:51

TOP

中國書法的寶庫--三希堂法帖

古往今來,有多少騷人墨客傾情於書法,就連至高無上的皇帝也多對書法藝術喜愛備至。唐太宗以「王羲之蘭亭序列葬,號天下以書」,宋徽宋創作瘦金體,乾隆設「三希堂」等無不展現了書法藝術的生命力。
    「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書房,乾隆帝文韜武略、博學多識,能詩詞,尤擅書法。乾隆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帖,他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置於書房,視之為三件稀世珍寶,並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三希堂」。後來他又命人將以上三種法帖的墨色及皇室內府所藏的歷代書法真跡編成一部大型叢帖,名為《三希堂法帖》。成就於清乾隆十二年的《三希堂法帖》由大學士梁詩正等人編刻而成,共計叢帖三十二冊,收錄自魏晉至明代一百三十餘位書法名家的書法名蹟真品。《三希堂法帖》還被石刻於北京瓊島(今北海公園內),以供學者觀摹。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21 03:33 編輯 ]

TOP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王羲之(303-361),祖籍山東,出身仕族世家,西晉末南渡,徙居浙江會稽。曾官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去職,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游。熱衷詩歌、音樂、書法。他學書歷程是由近而古,轉益多師,取資廣博,尤其精研體勢,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筆法,融於真行草體中,形成最佳體勢,故唐人稱他「兼撮眾法,備成一家,為萬世宗師」。

本帖乃行楷書短簡,前後均署名具禮,內容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明代鑑賞家詹景鳳指出,此蹟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對趙孟頫的行書有很深的影響。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平穩勻稱,在優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斂的意韻。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蹟,譽之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9 14:13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9 17:16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9 17:16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9 17:16

TOP

[轉貼網上文章,dw稍作修訂]

晉  王珣  中秋帖

王珣(350—401年)字元琳,東晉著名書法家。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官至尚書令。他是王羲之的族侄,出生於一個精於書法的名門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導均善書,故史稱「三代以能書稱,家范世學,洵之草聖,亦有傳焉」。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伯遠帖》王珣是問候親友疾病的一封信札,墨跡紙本。5行共47字,縱25釐米,橫17釐米。此帖同王羲之《快雪時晴》、王獻之《中秋帖》為清乾隆帝「三希」之一。然《快雪時晴》為摹本,《中秋帖》為臨本,唯此帖為王珣的真跡,是晉人墨跡中最可信、最具有時代特色的法書珍品。 歷來為後世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其紙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更加珍貴。因此,它為研究晉代書法以及該時期筆、墨、紙張提供了可靠資料。

  《伯遠帖》原藏北宋宣和內府,著錄於《宣和書譜》,後流入民間, 明、清兩代由董其昌、吳新宇、安岐等遞藏,明代董其昌於長安見到此帖後,欣喜若狂,題跋說:「珣書瀟灑古淡,長安所逢墨跡,此為尤物。」 《伯遠帖》乾隆十一年(1746年)進入清內府,乾隆皇帝弘曆視其為無上之寶,並繪樹石圖以配。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並藏在養心殿西暖閣內,專設三希堂。卷前引首有乾隆御書:「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筆一璽。並御題:「唐人真跡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余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鈐「乾隆宸翰」、「涵虛朗鑑」二璽。
  《伯遠帖》其書體為成熟的行草,運筆精熟,自然,從結字用筆均可見晉人「尚韻」書風。通篇用筆峭勁秀麗,疏朗飄逸,儒雅風流,天趣盎然。正如董其昌他在《畫禪室隨筆》中評價《伯遠帖》:「王珣瀟灑古澹,東晉風流,宛然在眼。」 的確,《伯遠帖》為我們提供了「直入晉室」,「書追二王」的途徑,它的筆法、結體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過更古逸灑脫,瘦勁開張,有自家面目。清人姚鼐贊云:「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洞」的晉人韻味。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19 15:21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收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讚! 2011-9-19 17:14
  • LouisLee 威望 +59 讚! 2011-9-19 17:14
  • LouisLee 金錢 +59 讚! 2011-9-19 17:14

TOP

[轉貼網上文章,dw稍作修訂]

晉  王獻之  中秋帖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東晉  王獻之 《中秋帖》草書<又名《十二月帖》,尺牘,墨跡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行書3行,共22字。鈐有「宣和」、「紹興」、「御書」等鑑印。無署款。《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中秋帖》為宋代米芾據王獻之《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云:「此跡書法古厚,黑采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據當代書畫鑑定家研究,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曆行書題「至寶」兩字。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卷後有明董其昌、項元汴,清乾隆題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觀鵬繪畫各一段。卷前後及隔水鈐有宋北京「宣和」內府、南宋內府,明項元汴、吳廷,清內府等鑑藏印。此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建國前和王珣《伯遠帖》一起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底,典當期將滿時,國外有人意圖購獲,周恩來總理聞訊,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宋內府《宣和書譜》、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清河見聞表》、《清河秘篋表》、汪砢玉《珊瑚網書跋》,清顧復《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內府《石渠寶笈·初篇》等書著錄《中秋帖》被人稱為「一筆書」之祖,世傳張芝「一筆書」到晉代僅有王獻之獨得其法。暢快淋漓的筆法歎為觀止。此帖筆跡流暢,情馳神縱,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此帖雄渾奔放,氣吞萬里,有如黃河之水,自天上來;又如風行雨散,潤色生花。其筆法上承張芝、右軍之矩度,下啟張旭、懷素之法門,宋米芾是二王的的繼承者和精鑑家,嘆曰:「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 本帖最後由 dw194711 於 2011-9-21 03:27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銀行 收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TOP

晉  王羲之  喪亂帖





【大紀元3月1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珍藏於日本皇宮一千多年的中國書聖王羲之墨寶「喪亂帖」,近日首次回到中國,將在上海博物館展出。上海「新民晚報」今天報導,「喪亂帖」上午在中日專家的呵護下公開懸掛,於下午開幕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展出。
「喪亂帖」包含王羲之的三個帖,都是他寫的書信,分別是「喪亂帖」、「二謝帖」和「得示帖」,被裱成一個立軸。這件墨寶歷經歲月滄桑,看起來品相完好,現場專家嘖嘖稱奇。
據稱,「喪亂帖」是奈良時代於唐朝傳入日本,一直被日本皇室收藏,有專家考證是唐朝大和尚鑒真東渡日本時帶去的,離開中國一千三百多年。
「喪亂帖」為行草墨跡,白麻紙,縱二十八點七公分,橫六十三公分,共八行,全文是「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反映喪亂時期王羲之痛苦不安的情緒。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曾表示,王羲之的字,唐代時還有三千多幅,如今僅存世二十多幅,幾乎都被證明是後人摹本,因為能看到勾描填墨的痕跡,其中「喪亂帖」最有晉時的筆風古意,又因世人絕少得見原件而真摹難辨。如果書聖尚有一幅真跡存世,也許就是「喪亂帖」。
3/12/2006 4:29:32 PM


相關搜索目錄: 收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TOP

唐 歐陽詢  行書張翰帖




釋文: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為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內字殘,現據《晉書》補)

       此段文字見於《晉書•文苑》及《世說新語》等書中,但均屬節錄。張翰是西晉吳郡(今蘇州)人,富于才情,為人舒放不羈,曠達縱酒,當時人將他喻為三國魏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阮籍曾為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稱他“江東步兵”。他追隨賀循至洛陽做了齊王的官,但他並不快樂,時常思念江南故鄉,于是萌生隱退山林、遠離亂世之念,後終棄官回鄉。
    《張翰帖》原屬《史事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跡之一,十分珍貴。此帖的書法特點是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格險峻,精神外露。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鑒之余寫下的心得。他評此帖“筆法險勁,猛銳長驅”,並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面折庭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這段評語對我們欣賞《張翰帖》以及其他歐體書都是極為重要的。
    本幅與題跋鈐宋高宗趙構和清代收藏家安岐的印記。可知此帖曾藏南宋紹興內府,清代由安岐收藏,後入乾隆內府,帖的左邊原有乾隆帝弘曆題詞,被刮去。
    此帖為唐人鉤填本,筆墨厚重,鋒棱稍差。


相關搜索目錄: 收藏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LouisLee 金錢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威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 LouisLee 體力 +59 多謝分享 2011-10-5 01:34

TOP

[轉貼]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歐陽詢一生經歷陳隨及唐初,在隋朝就已名震寰宇,高麗(韓國)都曾派大使前來求書。歐陽詢未曾因盛名而驕,書藝亦未被盛名所絆,反而老來筆健,其傳世的名作如「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 、「溫彥博碑」都是晚年之作,其中「九成宮醴泉銘」更有「楷書極則」之譽。
歐陽詢寫「九成宮醴泉銘」時已是七十六歲老叟,鬚眉皆白,然精神奕奕,眼不花,手不斗,只見二寸方楷字字穩健挺拔,令人難以想像如此筆力雄強的字是出自老人之手。「九成宮醴泉銘」的另一特色是險峻而又嚴密無懈的空間結構,整碑的位置輕重渾然天成,一字一畫不能絲毫移動,完美地呈現他對書法結字的標準:「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衷」。
歐陽詢的楷書對後世影響深遠,在書法藝術活動已經漸趨式微的當代,歐字仍是許多學習楷書的人優先選擇的臨摹範本,其「勁中有險」、 「險歸平正」的書風魅力無窮,可見一斑。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